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血流感染是造成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在检测新生儿血流感染的方法中,培养依然是分离和验证微生物病原体的金标准。

  • 标签: 新生儿科 血培养污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从新生儿科培养污染的研究现状污染来源以及培养污染的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建议从无菌采样技术,污染细菌分析、培养标本采集期间的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培养标本污染问题的解决对策等方面降低新生儿科培养污染率。

  • 标签: 新生儿 血培养污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取样方式痰培养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率的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同时继发肺部感染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检查,针对同一患者采取不同取样方式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将A组(常规取样法)、B组(气管内分泌物)及 C组(肺泡灌洗液)对比三组标本痰培养阳性率。结果:在应用的三种取样方式中,标本阳性率最高的是肺泡灌洗液法,该取样方式阳性率占比为75%;阳性率第二高的取样方式为气管内分泌物取样法,其占比为55.43%;三种方式中阳性率最低的为常规取痰的标本,仅占39.13%,对三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肺泡灌洗液取样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另两组,三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取样时能够显著提高痰培养样本的阳性率,在医疗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临床可推广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进行取样。

  • 标签: 肺部感染 细菌培养 取样方式 阳性率
  • 简介:中医认为“脾为土脏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的功能正常,方能维持正常食欲而主动进食,进食以后又必须依赖脾的运化作用,将食物消化吸收,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化生成,从而保证小儿健康成长,健脾生冲剂正是依据这个原理,结合现代有关科技研制成的小儿专用生药。凡是小儿进食不当,饮食失调,如膳食调配不合理以及不良饮食习惯,偏食、挑食、喜食零食等种种原因,损伤了脾的功能常可导致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贫血,而表现食欲不振、厌食甚至拒绝进食,面黄肌瘦,腹胀,多汗烦

  • 标签: 健脾生血冲剂 缺铁性贫血 饮食失调 后天之本 肠道吸收功能 气血不足
  • 简介:摘要:根据我国卫生部门针对采血机构的管理内容,应该全面的掌握各个储点的主要工作状况,充分的落实《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以及《血站管理办法》内容,加强用血的管理质量,提高供的安全性,保证供程序有序的进行。在临床当中用血时可以充足及时的进行供应,针对血站的储点采用网络管理的形式能够提高血站的管理质量,本文以血站储点供网络管理为主要内容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血站 储血点 供血 网络管理
  • 简介:青霉素主要用于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和阴性球菌以及放线菌、螺旋体等引起的感染,其抗菌作用强、疗效高、毒性小且价格低廉,但在临床使用中变态反应发生率较其他抗生素高,且多数发生在用药后几秒到20min内,主要表现为皮疹、血清病型反应、循环衰竭、喉头水肿和肺水肿、过敏性皮炎、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等。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基础护理学》均规定,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前都做皮试,然而在皮试过程中,假阳性率相当高。现就临床青霉素皮试中出现的假阳性情况分析如下。

  • 标签: 青霉素过敏 试验假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原因分 青霉素皮试 变态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维持性透患者,实施高通量透(HFD)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2021年在我院实施维持性透的60例患者,对患者实施普通

  • 标签:
  • 简介:目前,全球HIV感染正以每天1.6万人的速度扩散[1],此类患者烧伤后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康复、控制院内感染,成为治疗和护理中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一特殊群体,传统的护理工作经受着严峻地挑战.我科在2004年8月收治1例HIV阳性的烧伤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已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HIV阳性 护理体会 烧伤患者 HIV感染 制院内感染 特殊群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发病率的日益增加,艾滋病感染者已在各科接诊病人中发现,精神科由于病人精神错乱及行为紊乱的原因,会给防护增加不少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7例HIV感染的精神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HIV阳性 护理 艾滋病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 HI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临床透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70例透室患者。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的透室护理管理服务,研究组(35例)给予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服务。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发应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在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领域广泛使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RBSI是指安置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后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伴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行感染源。虽然CRBSI发生时会出现上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能单以此确诊,需结合血液培养进行确诊。培养标本的阳性结果直接影响了CRBSI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抗生素治疗用药准确强有力的证据,其药敏结果能有效避免临床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疾病负担增加,死亡上升(死亡率14%~16%)等风险。本文主要分析疑似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培养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总结。

  • 标签: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培养标本 最佳证据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在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领域广泛使用,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CRBSI是指安置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后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伴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且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行感染源。虽然CRBSI发生时会出现上述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不能单以此确诊,需结合血液培养进行确诊。培养标本的阳性结果直接影响了CRBSI病原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抗生素治疗用药准确强有力的证据,其药敏结果能有效避免临床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所导致的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疾病负担增加,死亡上升(死亡率14%~16%)等风险。本文主要分析疑似中心静脉通路装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培养标本采集的最佳证据总结。

  • 标签: 中心静脉通路装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血培养标本 最佳证据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预防维持性透患者高磷症的效果观察。方法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比较两组磷、钙水平、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组磷、钙分别为(1.40±0.20)mmol/L、(1.52±0.10)m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1.92±0.23)mmol/L、(2.15±0.1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营养护理 维持性血透 高磷血症
  • 简介:【摘要】在体检中,HBsAg检测是最常规的体检项目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HBsAg的检查方法很多,有琼脂免疫扩散法、对流电泳法、反向被动血凝法(RPHA)、酶联免疫法、固相放射免疫法等,其中以酶联免疫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1]。但在测定中影响其结果的因素很多,可能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观察临床常规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中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原因以及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弱阳性 胶体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