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讯作者邢颜超(1968.12~),男,输血科主任、全军临床检验诊断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临床输血、血细胞保存及干细胞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预储式自体备血在Rh(D)阴性孕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Rh(D)阴性孕产妇在产前3~7d根据孕妇状况分次采集血液400~800ml4℃冰箱储存备用,采血后孕妇口服铁剂同时适当加强营养。结果20例自备血Rh(D)阴性孕产妇中,1例生产时出血较多,输注自备血2U;1例产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经本人同意并依据相关规定按照保密性原则报废处理;1例产妇产出院后,未能与其取得联系,由于未经本人同意将血液无偿捐献,依据相关规定按照保密性原则报废处理;17例产妇均未输注自备血并同意将检测合格的自备血液无偿捐献,科室根据自备血量发放无偿献血证。在征得产妇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后将其列入血站特殊血源应急献血者队伍。结论Rh(D)阴性产妇产前预储式备血能有效缓解稀有血型血源寻找困难的问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17例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行单采深度自体储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分析我科 2020 年 5 月至 2021 年7 月行单采自体储血的心脏大血管手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宣教、心理护理、采血过程中配合、术后病情监测。观察患者术后气管插管平均置管时间、心包纵膈管的平均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17例患者在采血前和采血后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平均气管插管置管时间(16.24±4.15)h、心包纵膈管的平均留置时间(40.01±5.02)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1±1.7)天。 术后发生并发症中感染1例(5.88%),少尿1例(5.88%), 腹胀 2 例(11.76%),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充分做好患者采血前的评估、加强心理护理, 采血过程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的监护,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减少渗血的穿刺技巧及渗血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采取减少渗血的穿刺技巧及渗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渗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实施减少渗血的穿刺技巧及渗血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渗血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探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施治中,减少内瘘穿刺点渗血的护理方法以及穿刺技巧。方法:研究时间段为2023.1~2023.12,在此期间选出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为对象,均等分两组,对照组是在2023.1~2023.6期间治疗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是在2023.7~2023.12期间治疗的患者,针对内瘘穿刺点渗血予以渗血护理,并掌握穿刺技巧,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渗血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内瘘穿刺点渗血采取针对性的渗血护理方法和穿刺技巧,能够降低渗血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中穿刺点渗血的原因及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透析中穿刺点渗血的发生。方法用临床观察累计的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以自体动静脉内漏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5例患者的3250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进行观察,累计渗血发生的次数,算出初始渗血发生率,并对给与护理干预后的2016年3月—2016年5月期间46例透析患者的706次透析过程进行观察,累计护理干预后的渗血发生率。结果初始观察期间的3250次透析中,有378次发生穿刺点渗血,渗血发生率为11.6%,其中过度抗凝导致的有65次,占总透析次数的2%;穿刺不当导致有274次,占透析总数的8.4%;患者配合不良导致的有39次,占总透析次数的1.2%。给与护理干预后观察期间的46例患者的706次血液透析中,有19例发生渗血,其渗血发生率为2.69%。其中抗凝过度的有1次占透析总数的0.14%、穿刺不当的有18次占透析总数的2.55%。给与护理干预后渗血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与医生、患者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及时调整抗凝方案与抗凝剂的用量;改良穿刺技术;提高患者的配和,对预防和减少透析中穿刺点渗血的发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