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对体检客户中存在胃癌风险者 的影响因素 进行 分析 。方法 对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体检中心体检的 2438 名客户进行胃癌风险筛查,并根据筛查结果将存在风险的客户分为低中高风险人群,对该人群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饮酒、饮茶、吃饭口味、腌制食品、上消化道肿瘤史、胃癌家族史均与胃癌高风险有关系( p<0.05);同时 饮酒( P=0.001 )、常吃腌制食品( P=0.038 )吃饭口味( p=0.021 )、上消化道癌肿瘤史( P=0.001 )及 胃癌家族史( p=0.001 ) 5 个变量为影响体检人群胃癌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 结论 : 饮酒、常吃腌制食品 、 吃饭口味 重 、上消化道癌肿瘤史及 胃癌家族史 为影响体检人群胃癌高风险的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评估胃癌术后复查胃镜电动洗胃机洗胃的护理风险,探讨个体化洗胃方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胃癌术后复查给予电动洗胃机洗胃病人124例,按照洗胃预约序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选用DXW-A型电动洗胃机,对照组采用常规洗胃法,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洗胃法,比较两组洗胃时间、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洗胃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病人进行准确的护理风险评估,采用改进的留置胃管方法,实施个体化洗胃操作,提高病人洗胃安全性,降低护理操作风险.
简介:【摘要】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PONV风险评分在指导术后呕吐护理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100例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1在我院胸外科住院病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参与研究,病期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ONV(术后恶心呕吐)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并对评分结果≥2的高危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实验组无呕吐者较多,同时24h内呕吐次数较少,此组患者恶心程度评分也较低,而且患者满意度高,住院天数少,对照组相反,两组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根据PONV(术后恶心呕吐)风险评估量表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降低PONV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能够缩短住院天数,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作用评价及护理安全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重症肺炎患儿62例(2019年7与至2020年10月),随机分为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安全评分高,风险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儿应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能提高护理安全,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中应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对护理安全产生的影响。方法:平均将106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3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安全评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投诉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项护理安全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投诉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对于提高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安全,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率,减少家属对护理的投诉率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在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评估的应用效果及SSA评分观察。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及常规误吸风险评估,研究组40例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估,对两组应用效果及SS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SSA评分(23.21±3.17)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估脑卒中患者并开展分层护理,可预防患者误吸,降低SSA评分,能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
简介:目的: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GCS)评分在预测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的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9例接受急诊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依据溶栓后有无脑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24例和未出血组45例。两组均按照指南予以静脉溶栓,比较两组溶栓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NIHSS评分和GCS评分。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溶栓前相比,溶栓后两组的SBP、DBP、PT、INR及GCS评分均增加,NIHSS评分减少(P〈0.05),而HR及PLT均无显著变化(P〉0.05)。与未出血组相比,出血组患者溶栓前的SBP、DBP及NIHSS评分显著较高,GCS评分显著较低(P〈0.05),而HR,PT,INR及PLT均无显著差异(P〉0.05);出血组患者溶栓后的NIHSS评分较高、GCS评分较低(P〈0.05),但SBP,DBP,HR,PLT,PT及INR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及GCS评分是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IHSS评分及GCS评分能有效预测脑梗死急诊溶栓后出血的危险性,为临床护理提供预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心衰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2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组别划分,将施以对照组60例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干预、观察组60例就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整体护理方案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作为此次观察指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所测分值呈更低显示(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常规护理相比,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凸显出更佳的护理效果,尤其是对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更为明显,值得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9月接收的胸外科患者中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风险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来说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一步融入早期预警风险评分管理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胸外科疾病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融入早期预警风险评分模式,这样可以呈现出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因此这种护理干预模式有退行的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重症患者实施治疗期风险评估,并结合集成式护理措施进一步管控护理成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效地提升生活质量。方法:将本院收治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78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以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成式护理,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对照组为10.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生活质量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得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风险评估的集成式护理方案对于重症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加强护理指导和风险防范,为保障治疗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提供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机芯脑梗塞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筛选医院在2023.1-2023.11期间收治到院接受急性脑梗塞治疗的100名患者,基于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普通组和对照组,每组都有50名患者。在为两组患者行护理干预上,普通组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综合性护理,比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案护理后的MMSE评分、NIHSS评分。结果 对照组的MMSE评分、NIHSS评分改善更显著,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案护理后的MMSE评分、NIHSS评分结果比对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为急性脑梗塞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上,采取综合性护理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MMSE评分、NIHSS评分,为此建议在为急性脑梗塞患者杏行临床护理时,推广和普及综合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