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库管理,在医院的各管理系统中是极重要的一项。并且药库管理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医院药库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药品采购管理、药品储存管理和药品的出入库管理,除此之外还包括药库管理制度的完善、药品“账”“物”信息核对等。本文通过对现行药品管理制度的探讨,分析库房管理的目的、药库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加强药品的出入库管理等加以总结,旨在促进药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更好地保证药品质量。

  • 标签: 药库管理 药品质量 管理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初产妇展开产前门诊对产妇心理状态的有效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检查及基础健康教育,观察组针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妊娠情况实施产前门诊强化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产前门诊满意度、情绪状态、自我效能、分娩方式选择上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产妇满意度大于观察组;观察组产妇经过门诊教育后SAS评分与SDS评分下降程度更大;观察组产妇CBSEI-C32评分、EE-16评分、OE-16评分在产前门诊后提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产前门诊有利于初产妇提升对生产的认知能力,帮助其减轻对分娩的恐惧,从而自主调节心态,提升生产安全性。

  • 标签: 初产妇 产前门诊 情绪状态
  • 简介: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为临床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部门。作为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严格无菌概念,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标准,使管理达到科学化、标准化、确保无菌物品质量达标。

  • 标签: 中心供应室 医院/组织和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自噬是溶酶体参与的降解细胞代谢物质、细胞质蛋白质和细胞器的主要途径。自噬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受损的细胞器或细胞质蛋白质被包裹进单独的膜结构内,并逐步成熟为双层膜小泡即自噬泡。自噬泡与溶酶体融合后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

  • 标签: 自噬 调节通路 肿瘤形成
  • 简介:摘要《中国药典》对药品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提出要求已实施了10多年,但目前它仍是药品生产企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论述了药品微生物限度方法学验证研究的必要性,对比现版与旧版药典相关要求与方法的差异,以帮助药品检验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正确解读、执行2015年版《中国药典》,并开展相关工作。

  • 标签: 药品 微生物限度 方法学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将80例近视性弱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弱视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接受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屈光状态以及视力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28/40),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感知觉疗法联合调节功能训练治疗近视性弱视,可以显著提高近视性弱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视感知觉疗法 调节功能训练 近视性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I与试验组II均32例,试验组I运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试验组II运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患者治疗后的PCT、CRP水平,试验组II比试验组I低,差异均显著(P>0.05);对比试验组I和试验组II患者治疗后的APACHE-II、SOFA评分,试验组II比试验组I低,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组I患者治疗后死亡17例,死亡率为53.1%;实验组II患者治疗后死亡13例,死亡率为40.6%;实验组II的死亡率比实验组I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推行与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严重脓毒症 激素 免疫调节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 ,共纳入研究对象 250 例,均为 进入 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 250例脑室出血 患者, 根据放置脑室引流管先后排序,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25例。 对照组在 手术后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病人床栏上, 观察 组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过度率 2.4% 、引流不畅率 1.6% 、非计划拔管率 0.8% 均低于对照组引流过度率 12.0% 、引流不畅率 13.6% 、非计划拔管率 15.2%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观察组操作人次 129 次、操作时间( 3.25±0.42 ) min 均低于对照组操作人次 163 次、操作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calcium-activatedpotassiumchannels,BKca)是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上有着丰富表达的重要的离子通道,对维持VSMCs的膜电位水平及血管的张力和舒缩状态、调节VSMCs的增殖与凋亡以及表型转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BKCa在调节血管生理与病理状态下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血管平滑肌细胞 离子通道
  • 简介:目的:癌症患者浆和组织浸液凝血酶调节蛋白(TM)的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EMISA法检测188例癌症患者血浆TM和24例癌组织及其邻近正常组织浸液的TM浓度。结果:癌症患者血浆TM水平(33.47±14.2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20.40±7.22μg/L,P<0.01),癌症转移组(41.68±16.9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TM(18.45±9.96μg/L)比术前组TM(28.29±11.74μg/L)明显回落(P<0.01),术后复发转移组TM水平(34.50±12.57μg/L)明显增加。癌的类型中,肺癌、胃癌和胰腺癌三种的转移性癌均明显高于各自的非转移性癌(P<0.05-0.01),而非转移的胃、胰腺癌、食道癌和喉癌比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癌组织浸液TM(647.71±317.51μg/L)显著低于基领近正常组织(1455.63±772.22μg/L,P<0.01),而其血浆TM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癌症患者血浆TM升高与癌组织的TM表达无关,与癌的扩散转移有关,因此可作为病情进展和转移的一个参考指标。

  • 标签: 临床意义 血浆 组织浸液 凝血酶调节蛋白 癌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效果及对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9月住院治疗的8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反映术后恢复情况的各项指标及调节性T细胞术前术后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CD4+、CD4+/CD8+水平术后3d、术后7d较术后1d逐渐升高,术后7d接近术前水平,而对照组CD4+、CD4+/CD8+术后3d、术后7d与术后1d基本一致,未见明显变化,且分别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较少,显著少于对照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肛门排气时间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5.0%vs30.0%,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效果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且通过对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证实该手术方法对患者的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调节性T细胞 并发症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调节性T细胞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56例(肺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对照组),均抽取外周血液样本及胸腔积液样本,分析其外周血及胸腔积液T细胞表达情况。结果肺癌TNMI+II期外周血CD4+/CD8+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0.05);肺癌组III期及IV期外周血CD4+、CD4+/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肺癌TNMI+II期、III期及IV期CD25+CD4/CD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肺癌组(合并胸腔积液)外周血及胸腔积液CD3+、CD4+、CD4+/CD8+、CD4+CD25+/CD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CD4+CD25+/CD4+细胞异常高表达与肿瘤细胞病情进展有关。

  • 标签: 肺癌 外周血 胸腔积液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良情绪自我调节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44例,通过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将72例患者纳入其中。两组患者均行眼科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不良情绪自我调节。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眼压水平、住院时间,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17.5±3.3)mmHg,住院时间(3.5±1.1)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83%,比对照组患者更高70.83%(P<0.05)。结论在青光眼患者治疗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配合不良情绪自我调节护理的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疗效可进一步提升。

  • 标签: 不良情绪 自我调节护理 青光眼患者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1型糖尿病患者施予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56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胰岛素泵联合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的28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胰岛素泵联合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糖尿病总体管理软件(Carelink)的28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在运用到对1型糖尿病患者施予治疗后,能够促使患者的血糖获得下降,提升血脂代谢,其是对1型糖尿病患者施予治疗的优良方式。

  • 标签: 实时动态胰岛素泵 运用 1型糖尿病 效果 血糖情况 调节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58(glucose-regulatedprotein58,GRp58)GRp58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GRp58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并分析GRp58表达量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GRp58主要存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胞质中.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GRp58的表达量(0.635±0.361)低于配对癌旁组织(0.899±0.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Rp58的表达量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吸烟情况均无关(P〉0.05)。结论:GRp58表达量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有关.其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可能相关。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葡萄糖调节蛋白58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基于调节气血温阳通气治则毫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选取93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8例,接受调节气血温阳通气治则毫火针治疗,对照组45例,接受普通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78%,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取调节气血温阳通气治则毫火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调节气血温阳通气治则毫火针 中风 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来氟米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调节与炎性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免疫调节指标与炎性应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调节指标与炎性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免疫调节指标与炎性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氨蝶呤的治疗基础上,使用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较单永甲氨蝶呤更为显著,对免疫调节与炎性状态的影响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来氟米特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调节 炎性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孟鲁司特钠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Th17Treg的调节作用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共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TH17、Treg、IL-17、IL-10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TH17、IL-17低于对照组,Treg、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维持患儿Th17/Treg平衡,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TH17 Treg 调节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直肌巩膜缝线后固定术对矫正成人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1~2013-4收治的成人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24-41岁(平均29岁);单眼高度远视+4.75D~+8.00D(平均+6.05D±0.79),矫正视力0.05-0.4(平均0.24),内斜+23Δ~45Δ(平均+32.21Δ±6.05Δ),同视机法测量AC/A除外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行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矫正内斜视。结果23例术后内斜视均明显好转,斜视角(他觉)0Δ~+8Δ(平均+3.65Δ±2.20Δ),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社交能力大为改善。结论对于成人伴有伴有屈光参差的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患眼内直肌巩膜后固定术或联合内直肌后徙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由于高度远视产生的调节性内斜视。

  • 标签: 成人,屈光性调节,屈光参差,内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