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国产的2种抗-HIV检验试剂进行质量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本中心的768例血清标本,对其采用ELISA试剂与快速法试剂进行抗-HIV检验,并对其检测质量进行比较。结果ELISA法检测出显示有52份标本为阳性,快速法试剂检测显示有18份标本为阳性,其中有3份快速法试剂检测显示为阳性的ELISA法检测为阴性。ELISA法试剂与快速法试剂检测结果阴性符合率比较(P<0.05)结论国产抗-HIV检测试剂阳性检出率较高,但其采用ELISA试剂对阴性血清样本进行检测,会有假阳性的情况存在,快速法试剂检测抗-HIV的特异性较高。

  • 标签: 抗-HIV ELISA 北京万泰 珠海丽珠
  • 简介:在本校2005、2006、2007年级检验本科班学生临床生化检验教学中,以试剂研发为新的切入点,教学中强调试剂研发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研发意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建立了试剂研发的意识,初步具备试剂研发的能力。教学中以试剂研发为新切入点,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打下坚实基础,提高了临床生化检验教学质量。

  • 标签: 试剂 研发 科研素质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防腐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手背、手指动脉系统支的起止、走行、数量、血液供应、交通支等情况,手背皮肤神经和静脉分布,为手部支血管链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7只防腐手标本,观察、标记、测量手背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感觉神经,并处理数据。结果掌背动脉一共包含4条,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桡动脉腕背支发出第1掌背动脉,其延续而成为食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为(0.67±0.04)mm,末端外径(0.41±0.04)mm,全长行程为(52.36±3.68)mm。掌深弓发出第2~4掌背动脉,其将穿过掌骨基底间隙到达背侧,起点外径分别为(0.82±0.07)mm、(0.66±0.10)mm、(0.54±0.07)mm,末端外径(0.62±0.07)mm、(0.48±0.10)mm、(0.42±0.04)mm,全长行程为(55.71±4.22)mm、(52.22±6.25)mm、(52.77±5.11)mm。结论手背部皮肤和第1掌骨背侧皮肤是第1~4掌背动脉营养。第1掌背动脉、第2掌背动脉、第3掌背动脉、第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成为指背侧动脉。各掌背动脉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解剖学
  • 简介:目的:应用第四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对静脉吸毒及性乱人群、同性恋人群和临床可疑HIV感染患者进行HIV筛查,以了解第四代试剂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分别用第三代和第四代HIV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对静脉吸毒及性乱、同性恋、可疑HIV感染人群的样本进行检测,阳性反应样本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进行确认;第三代试剂检测为阴性而第四代试剂呈阳性反应的标本,除进行WB确认试验外,再加作P24抗原检测和HIV-1RNA检测。结果:第三代和第四代试剂检测HIV感染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则分别为97.99%和96.36%。但在早期感染样本中,第四代试剂的阳性反应较第三代试剂强;在检测静脉吸毒及性乱人群样本中,第四代试剂的特异度为99.37%,假阳性率为0.62%(95%可信区间为0.3%~1.2%);在检测同性恋人群样本中,第三代试剂和第四代试剂的特异度分别为99.03%和98.45%。在可疑HIV感染患者样本中,第三代和第四代试剂筛查呈阳性反应经WB确认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2.86%和89.00%。结论:相对于第三代HIV检测试剂,第四代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诊断HIV感染的灵敏度与之相同,而特异度则稍低。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四代HIV试剂 筛查 HIV高危人群
  • 简介:摘要随着工业不断发展,机器或挤压伤致拇指远端皮肤缺损在手外伤中比较常见,常伴有骨质外露,需瓣修复,满意的修复重建,应注重恢复拇指灵活的功能和完美的外观。我院自2008年12月~2016年12月应用拇指背神经营养血管瓣修复拇指远端软组织缺损4例,其中桡侧缺损15例,尺侧缺损25例,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筛查中第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中心2016年3月15日至2017年7月26日献血人员自愿咨询检测的1456例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第3代艾滋病病毒试剂及第4代艾滋病病毒试剂检测。观察两组检测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第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100.00%、99.93%、99.93%,较第3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敏感度100.00%、特异度99.51%、准确性99.52%更具优势,P值小于0.05。结论在血液筛查中,第4代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应用价值较高,检测阳性概率较高,漏诊及误诊风险小。

  • 标签: 第4代 艾滋病病毒检测试剂 血液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经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经微创经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而言,选择经微创经钢板固定方案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疗效 并发症 经皮钢板固定 微创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黄疽仪在婴儿黄疸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黄疸儿均血测胆红素和经测胆红素。结果:通过血测胆红素与经测胆红素比较,通过t检验,得出P〉0.0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经皮黄疸仪是监测婴儿黄疸的较好方法。

  • 标签: 黄疸 新生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肾取石术与传统经肾取石术对肾皮质的损伤情况。方法研究中观察A组患者接受微创经肾取石术,观察B组患者接受传统经肾取石术;将两组患者的肾皮质损伤情况详细整理后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患者的造瘘道瘢痕体积与肾皮质体积比率、肾造瘘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观察B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微创经肾取石术、传统经肾取石术均可治疗肾结石患者,但微创经肾取石术不会对人的肾皮质造成较大损伤,临床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最佳术式治疗。

  • 标签: 肾皮质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 传统经皮肾取石术 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对比微创经肾镜和大通道经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55例,进行大通道经肾镜治疗)和B组(55例,进行微创经肾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结石清除率。结果A、B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更好,通过微创经肾镜治疗能够减少肾结石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利于患者的后续恢复,因此可以进行广泛的实际应用。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治疗 大通道经皮肾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对自体片移植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片成活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需进行自体片移植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植皮手术,观察组采用在常规处理上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以14d为一个疗程。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对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值进行比较和片成活的情况。结果治疗28d后,观察组、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片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益气、祛瘀通络,能显著改善植皮术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片的成活。

  • 标签: 自体皮片移植 血液流变学 补阳还五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肾镜取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0例行微创经肾镜取石术病患,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结石一次取净率为86.66%,平均手术时长为95min,住院时间为7~15d,术后无严重出血现象及感染发热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路结石及肾结石的临床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康复快且安全性好,可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肾结石
  • 简介:摘要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占比较高。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肾镜取石术在临床中的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作用手术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有效的麻醉是完成手术的关键步骤。目前国内外关于经肾镜取石术患者的麻醉研究报道较多,但是缺乏系统性的探讨。鉴于此,本文特重点对经肾镜取石术患者麻醉相关研究报道进行总结评述,旨在为此类患者的麻醉操作提供系统化的参考。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麻醉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瓣移植修复手外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手外伤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手外伤修复手术,研究治疗组采用瓣移植修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手功能恢复时间进行调查。结果研究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8.24%和88.24%,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47%和67.6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研究治疗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72.56±10.73天)和住院时间(14.33±5.89天)均远远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时间(93.32±13.95天)和住院时间(19.17±7.37天)。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瓣移植修复应用于手外伤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明显,大幅度缩短了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皮瓣移植 手外伤 组织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管化经肾镜取石术与标准经肾镜取石术在上尿路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至2017年收治的8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作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经肾镜取石术;实验组采用无管化经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中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无管化经肾镜取石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管化经皮肾镜 标准经皮肾镜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游离瓣是否造福于患晚期口腔癌的老年人。材料与方法翻阅病人的住院记录,从生活质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平均生活质量得分分别是77.5±10.4和72.1±10.8。接受游离瓣修复重建的病人反馈咀嚼功能更好(p=0.039),而且他们的外貌和味觉功能也得到更好的恢复。但是,游离瓣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更长的住院时间和更高的手术费用。结论对患晚期口腔癌的老年病人接受游离瓣修复应该谨慎。

  • 标签: 游离皮瓣重建 非游离皮瓣重建 晚期口腔癌 功能性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和神经营养血管瓣逆行转移治疗手和足踝部的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63例严重手足外伤骨外露患者,对感染皮肤缺损先行清创及VSD治疗1~3个疗程,后期应用神经营养岛状瓣逆行移位修复手足部的皮肤缺损骨外露。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感染均得到控制,骨外露创面有部分肉芽生长,其余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触之易出血,行细菌培养均阴性,行神经营养血管瓣移位后,1例瓣远端1/4坏死伤口感染外,其余均无感染发生,瓣均成活,恢复大部分感觉。结论封闭负压吸引可以控制感染,免除换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为神经瓣移植提供良好的条件,神经营养血管瓣能为手足部皮肤缺损提供很好的覆盖,具有良好的修复与感觉作用。

  • 标签: 软组织损伤/外科学 外科皮瓣 指损伤/外科学 踝损伤/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钉外固定联合经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采用经椎弓根钉外固定联合经椎体植骨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8例D级患者于术后3周~3个月均恢复为E级,无压疮发生;术后随访,无断钉、钉道感染病例;确认植骨融合完成后拆除外固定支架并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1个月后,胸腰背部疼痛症状均基本消失,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随访时VAS评分及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经椎弓根钉外固定联合经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之一。

  • 标签: 外固定 椎体植骨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耐药突变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测序法,简称Sanger法)检测试剂进行临床比对,为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研制的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检测415份临床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及30例对照血清样本,并与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计算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总符合率,计算Kappa值,比较2种试剂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与经典的Sanger法检测试剂比对,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9.82%,一致率为99.8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94,两者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论:焦磷酸测序检测试剂适合于临床对HBV样本进行耐药性诊断,其特异度、灵敏度与Sanger测序法一致性较强,且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测序成本低等优点,能更快地对临床乙肝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建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焦磷酸测序法 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 乙型肝炎病者耐药突变位点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儿科门诊输液的细节护理及效果观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方法将某医院2017年2月-11月间收治的284例输液患儿作为观察组,对其临床细节护理及效果进行了分析,还将医院2016年2月-11月收治的310例输液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了对比时,将静脉重注率、医患纠纷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作为观察的指标,对最佳的护理方式进行了总结。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细节护理的效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静脉重注率、护患之间的纠纷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家属对细节护理方式以及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方式,可以提高患儿的健康程度,也可以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可以使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护理的质量以及效果也比较高,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科门诊 输液 细节护理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