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瘤之一,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第二位,1943年希腊医生Papanieolaou巴氏发明使用的宫颈细胞学被世界各个国家沿用近50年,为宫颈癌的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假阴性率较高,于2001年TBS分类法及液基细胞学技术法推出,从而代替传统的巴氏分级,现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筛查。阴道镜检查是评估宫颈细胞学的结果异常确定病变位置、大小、及严重程度,对于阴道镜检查不满意应进行宫颈管活检术。宫颈癌病因学研究的突破确立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作为新的生物标记,HPVE6\E7mRNA与细胞病变的相关性更好,相比检测hpvdna,可以更加精准的筛查病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凝四项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与相关注意事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住院肝病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肝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均运用德国BEThrombolyzerCompact全自动血凝仪以及配套试剂对我院住院患者的血凝四项检测,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结果慢性迁延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肝炎后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的PT、APTT及TT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而FIB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P<0.05),而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凝四项检测对于肝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影响血凝四项检测的因素并严格执行检测操作规程,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在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展开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探究健康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68例肺结核病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与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转阳率、理前后的FPG水平、总有效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初治阳转率是98%,复治为90%,X线胸片病变吸收情况明显吸收的患者占85%。两组理前后的FPG水平、总有效率、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结核患者的发现与治愈非常重要,通过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可以为控制结核病流行、提升群众健康水平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贫血患者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降低,血浆与抗凝剂的比例发生变化,研究通过校正采血量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检验工作。方法收集50例大连地区贫血患者(HCT<0.25)进行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检测。严格按照血液与抗凝剂91的比例作为第一管,列为对照组;再根据患者HCT和抗凝剂校正公式抗凝剂量(ml)=(100-HCT)×0.00185×采血量(ml),求出校正采血量(抗凝剂固定0.2ml),按校正采血量进行血样采集作为第二管,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不同程度HCT时,两组凝血四项结果的差异。结果当HCT<0.25时,观察组较对照组PT、APTT、TT时间明显延长,FIB结果减小,校正前后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HCT<0.25),不同采血量会对凝血四项检査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应严格校正采血量以提高凝血四项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红细胞4项参数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接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另从同期体检人群中选取5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4项红细胞参数测定、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染色镜检。结果缺铁性贫血的病例组患者其MCH、MCHC、MCV明显比健康对照组低,但其RDW却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本次研究中54例患者,仅2例为阴性,占3.70%,另52例均为阳性,占96.30%;根据外周血涂片瑞氏-姬姆萨染色结果来看,54例患者中均为阳性,达到了100%。结论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通过对血红细胞4项参数进行检测,可较为准确地判断缺铁性贫血,可作为初步筛选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