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头颈肿瘤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为肿瘤转移以及重要器官功能丧失,所以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来降低肿瘤转移以及复发的概率,进而保证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循环肿瘤细胞对头颈肿瘤的转移以及预后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可及时检测出现肿瘤转移或者复发患者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本文主要讲述循环肿瘤细胞在头颈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作用。

  • 标签: 循环 肿瘤细胞 头颈部肿瘤 诊断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颈肿瘤患者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对心理不良情绪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月份——2017年1月份收治的头颈肿瘤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8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内比较有差异,组间比较也有差异;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较比对照组26.19%(11/42)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对头颈放疗治疗的患者有效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积极的配合,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心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头颈放疗前后血管弹性检测的相关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2例接受放疗头颈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时间2.5-3周(放射剂量26-30Gy)、放疗结束时(放射剂量50-60Gy)、放疗后3月接受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测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统计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变化率(△D)、血液与颈动脉壁应变率比值(A/B)。分析A/B、IMT、△D变化情况。结果A/B在放疗期间随放疗剂量增加而增加,△D在放疗期间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少,放疗后3月均保持与放疗结束时相对稳定。结论头颈肿瘤放疗患者颈动脉弹性在早期下降,随放射剂量的增加,下降程度越明显,且该变化至术后3月未见明显改善。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头颈部肿瘤 放疗 颈动脉 血管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其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头颈肿瘤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率4.00%,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并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头颈部肿瘤放疗 心理状况 并发症情况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CTA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头颈CTA检查,记录分析诊断结果。结果70例患者中血管轻度狭窄83处,中度狭窄52处,重度狭窄26处,血管闭塞6条。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头颈CTA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率,反映斑块性质和疾病程度。

  • 标签: 头颈部 CTA 脑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的监护及护理。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症病人的措施之一。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并发症,使病人安全渡过危险期,做好术后监护及护理至关重要。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使病室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定时空气消毒,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8例气管切开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抗生素应用,以及其他综合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治疗、监护和护理后,有1例患者因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7例患者均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结论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病人的恢复十分重要,因此要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后 头颈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头颈放疗前后血管弹性检测的相关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42例接受放疗头颈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放疗时间2.5-3周(放射剂量26-30Gy)、放疗结束时(放射剂量50-60Gy)、放疗后3月接受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测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测,统计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总动脉内径变化率(△D)、血液与颈动脉壁应变率比值(A/B)。分析A/B、IMT、△D变化情况。结果A/B在放疗期间随放疗剂量增加而增加,△D在放疗期间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少,放疗后3月均保持与放疗结束时相对稳定。结论头颈肿瘤放疗患者颈动脉弹性在早期下降,随放射剂量的增加,下降程度越明显,且该变化至术后3月未见明显改善。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头颈部肿瘤 放疗 颈动脉 血管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头颈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80例老年晚期头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随机分成两组,40例/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同时使用脂质体紫杉醇和卡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病情稳定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病情稳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较低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头颈肿瘤安全有效。

  • 标签: 脂质体紫杉醇 卡铂 晚期头颈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8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接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以上所选患者均采用头颈CT动脉血管造影进行检查,之后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有25例患者造影结果为阴性,概率为36.76%,4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病变,其中12例患者血管病变超过2处。43例血管病变患者一共有56支血管出现脑动脉狭窄。56值狭窄血管中有25支颅内血管狭窄,31支颅外血管狭窄;非频发率为45.67%(37/81),频发率为54.33%(44/81),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CT动脉血管造影能够将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颅内外血管状况清楚地显示出来,为血管狭窄位置、斑块性质以及狭窄状况的判断提供依据。除此之外,根据CTA检查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方法,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反复发作次数,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头颈部 CT动脉血管造影 短暂性脑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管理对头颈肿瘤患者放疗急性反应及放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头颈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行精细化护理管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放疗依从性率、不良反应(放射性皮炎、放射性口腔炎、吞咽困难)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放疗依从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肿瘤患者予以精细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放疗依从性率。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头颈肿瘤 放疗急性反应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PID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的应用。方法筛选出本院30例盆腔肿瘤病患,所有病患均接受放疗,并用EPID拍摄正位片与侧位片,对照数字化重建图像的验证片,研究EPID的摆位误差。结果30例病患的摆位误差中,前后摆位的误差值最大,其次是头脚摆位,最后是左右摆位;前后摆位的平均误差值明显大于左右、头脚摆位的平均误差值,头脚摆位方向的平均误差值显然比左右摆位方向的平均误差值大,对比各组差异均较大(P<0.05)。前后摆位误差>2mm的发生率是40.0%,明显高于左右摆位的误差发生率(20.0%)与头脚摆位的误差发生率(23.3%),对比差异较大(P<0.05);左右摆位的误差率与头脚摆位的误差率相近,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盆腔肿瘤放疗时具有一定的摆位误差率,前后摆位的误差值与误差发生率最大,其次是头脚摆位与左右摆位,应用EPID进行摆位误差测量,可为放疗摆位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参考,进而确保放疗质量,降低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程度。

  • 标签: EPID 盆腔肿瘤 放疗 摆位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误差相关原因。方法本文开展研究的资料来自于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本医院收入并予以精确放疗的30例体部肿瘤患者,对患者拍摄得到的395幅射野图像和其计划系统产生的数字重建放射片DRR开展比对,分析30例体部肿瘤患者左右(x)、前后(y)、头脚(z)的摆位误差情况及摆位误差频数分布状况。结果30例患者胸部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y及z方向,患者的腹部肿瘤及盆腔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x及z方向,患者x、y及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概是近似于正态分布情况。结论胸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偏移的随机误差比系统误差更大,而摆位偏差主要是源自于随机误差。

  • 标签: 体部肿瘤 精确放疗 摆位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放疗患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收取我院108例肿瘤放疗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8日直至2017年3月10日,并将肿瘤放疗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肿瘤放疗患者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85.27±1.18)分、满意度评分(95.15±0.26)分、护理操作评分(88.47±2.16)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肿瘤放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舒适度评分、满意度评分、护理操作评分。

  • 标签: 肿瘤放疗 舒适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近些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放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肿瘤的异质性、易于扩散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放疗的进一步应用。热疗是利用高温将肿瘤细胞杀死,同时有助于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从而提高放疗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热疗联合放疗的恶性肿瘤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

  • 标签: 热疗 放疗 恶性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方法本文选取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大小结果。结果护理组在出院后的日间活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以及安眠药服用情况七项指标大小分别是(0.86±0.17)分、(1.10±0.13)分、(0.49±0.17)分、(1.19±0.07)分、(1.28±1.00)分、(1.19±0.51)分以及(1.09±0.25)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肿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缩短入睡时间,消除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

  • 标签: 肿瘤 放疗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肿瘤介入治疗联合三维立体适形放疗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肝脏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介入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介入治疗联合三维立体适形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肿瘤患者应用介入治疗联合三维立体适形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三维立体适行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同一创腔多处负压引流采用全面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实施头颈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7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全面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及引流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实验组引流时长、住院时长、引流量及拆线时长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咽瘘、活动性出血、乳糜漏及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头颈恶性肿瘤同一创腔多处负压引流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患者临床恢复效果较好,各项引流不良事件发生比例较低,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头颈恶性肿瘤 同一创腔多处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贴敷配合中西医护理改善肿瘤放疗后食欲不振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医的肿瘤放疗后食欲不振患者110例,选取时间在2015年12月20日-2017年1月23日,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2组患者均给予穴位贴敷治疗,之后分别实施普通护理、中西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食欲不振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食欲不振改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评分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比较,较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西医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放疗后食欲不振患者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穴位贴敷 中西医护理 肿瘤 食欲不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应用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将58例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随访1年生存率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受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随访生存率为76.67%(23/30),对照组为53.57%(15/28),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可耐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肺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临床受益率,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复发 三维适形放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效果。方法2015-06月至2017-04月我院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研究组应用调强放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放疗。结果对照组出现1+2级毒性反应几率为49.6%,3级毒性反应为6.3%,而研究组1+2级毒性反应15.2%,未出现3级毒性反应。且研究组患者1年存活率、3年存活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5.9%、38.6%、85.9%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放疗后的指标为60.4%、27.8%、47.8%,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选择应用调强放疗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降低了毒性反应发生率,提高了存活率和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标签: 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