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质疏松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术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5.4%(P<0.05);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仅有1例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5例(P<0.05)。结论骨质疏松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术方式进行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肩关节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使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骨质疏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人工骨植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锁定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5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早,术后随访1年观察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试验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锁定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骨折康复,改善肩关节功能,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肱骨骨折 锁定接骨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锁定钢板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各项临床指标更优,Neer评分更高,P<0.05。结论锁定钢板、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对加快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进度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锁定钢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对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均为25例,对照组使用锁定钢板疗法,试验组使用锁定钢板、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疗法,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是88.0%,平均骨折愈合时间(95.20±2.96)d;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是64.0%,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17.63±2.91)d,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和骨折愈合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锁定钢板、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比较优秀,能够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锁定钢板结合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优良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给予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锁定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骨质疏松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产前超声是近30~4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胎儿医学、产前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超声胎儿成像不但让学者们了解了以往不知道的胎儿发育变化,纠正了以前的一些错误观点。

  • 标签: 胎儿颅脑中线 超声 畸形 诊断
  • 简介:人是作为群体生活在世上的,为了生存,人必然要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必要的物质和精神的力量,社会群体也必然会赋予他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研究生群体面临较高的社会压力和自身压力也属正常。但是,作为一名研究生如何调适较高的心理压力,则是其必备的心理素质。研究生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保证学习和研究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硕士研究生入学期间,面对来自生活、学习和未来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如果调适失谐,研究生的职业生涯甚至研究生自身的终生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 标签: 研究生 心理压力 调适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后处理技术显示内耳解剖结构中,内耳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六十二例一百二十四个耳耳朵进行TSE、3D-CISS、SE的序列扫描,运用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组、容积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进行处理,观察内听道神经和内耳膜迷路等耳内结构在图像上的显示。结果MPR能够让一百二十二例耳内结构得到清晰展示,相比较MIP,能够较好的显示神经。MIP能够对一百二十例耳膜迷路、内听道等细小部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观察。而MRVR能够对一百二十四例耳的表面形态和其中相互作用的立体解剖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展示。结论在显示内耳、内听道的解剖结构等方面,MRI的效果比较好,在实际运用中有十分优秀的表现。

  • 标签: 核磁共振 内耳,内听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治疗对住抽动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CD-10的抽动患儿18名,年龄7-14周岁,随机分成3组。实行团体治疗,每周1次,总治疗8周。结果应用YGTSS于训练前、后进行评分,以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标准,所有患儿均有效。结论结论式团体治疗对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孕期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在胎儿结构畸形筛查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36例进行早孕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并与中晚孕期超声结果以及出生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早孕期和中晚孕期在诊断情况方面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期和中晚孕期在水肿、四肢异常胎儿畸形结构诊断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在脊柱裂、内脏反位以及室间隔缺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孕期系统超声切面检查应用在胎儿畸形的筛查中,作用巨大,值得推广。

  • 标签: 早孕期 系统超声 切面检查 胎儿结构畸形 筛查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其发病机制不清。其核心症状为情绪问题,但常伴有突出的胃肠道反应。目前,被称为"第二大脑"的肠道及其微生物,在各种心理疾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肠道系统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的脑行为,甚至心理状态。那么,这种人体的"第二大脑"的是否在抑郁症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脑轴又是通过很忙样的机制影响行为的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对早期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分布特点和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为抑郁症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抑郁症
  • 简介: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器官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主要表现为胰岛素促进外周组织(肌肉)摄取、利用及抑制肝糖输出的效应减弱,需机体分泌更多胰岛素才能代偿这种缺陷。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结构变化 动脉功能 评估 超声 外周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与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内耳骨性结构测量数值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材料和方法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由两位医师测量内耳骨性结构(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及耳蜗宽度、高度、窝神经孔宽度)2次,取两侧平均值,分别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测量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两位医师测量的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r>0.89)。实验组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WCN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测量值均小于正常儿童。可能为CT诊断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提供一种量化方法。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内耳 感音神经性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取不同时间给予坎地沙坦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该病患者80例本试验采用随机法,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晨服组)口服在清晨8时口服坎地沙坦4毫克,治疗组(晚服组)在晚间20时口服坎地沙坦酯4毫克,每日1次。此过程不得合用或换用其他降压药物,疗程2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均得到改善,且夜间给药组改善会更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逆转为正常杓型节律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从而推断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与其左心室结构重塑有着密切的关系,夜间给予坎地沙坦酯能够逆转左心室重构可能与其能够逆转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有关。结论夜间口服坎地沙坦酯可明显降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并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结构

  • 标签: 坎地沙坦酯 非杓型高血压 左心室结构
  • 简介:在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的学习一直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主要是生物化学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学习的困难性。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针对生物化学的知识结构特点,结合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介绍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基本结构和发现式学习的一些看法。

  • 标签: 布鲁纳结构理论 生物化学 医学院校 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及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去卵巢大鼠总计60只,按照每组10只分为六组,将其中三组作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剩余三组接受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根据持续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以及观察组-3,通过测定大鼠骨量以及骨微结构分析不同持续时间中等强度炮台运动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1的骨密度与对照组-1进行比较明显明显差异,其余同时期观察组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期观察组中大鼠的骨吸收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形成参数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短期的中等强度炮台运动对大鼠骨量以及骨微结构的影响较小,随着中等强度跑台运动持续时间的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吸收受到明显抑制,从而解决去除卵巢所致的骨密度下降问题。

  • 标签: 中等强度 跑台运动 持续时间 去卵巢大鼠 骨量以及骨微结构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疗效与肾下盏解剖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年 6月~ 2017年 6月间我院收治的 63例肾下盏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按照Ⅰ期碎石是否成功为标准分为 50例碎石成功组(成功组)与 13例碎石失败组(失败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和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按照Ⅰ期碎石是否成功分为 50例成功组和 13例失败组,本研究Ⅰ期结石清除成功率达到 79.37%( 50/63)。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成功组与失败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结石面积以及肾下盏盏颈的长度和宽度等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是在结石最长径、既往输尿管手术史、肾盂肾下盏夹角、输尿管狭窄等资料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石最大径以及肾盂肾下盏夹角是影响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上利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对肾下盏结石进行碎石,效果显著,但是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术 肾下盏结石 疗效 解剖结构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皮功能和左心室结构、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期间30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单纯2型糖尿病、3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正常成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归为高血压组(A组)、糖尿病组(B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C组)、对照组(D组),比较各组的颈动脉WI检查结果。结果四组的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脉搏传导速度(PWVB)等WI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而言C组>A组、B组>D组。结论颈动脉WI检查不仅能评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还能早期发现患者的左心收缩与舒张功能的异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瞬时波强技术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按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 标签: 肝肿瘤 干细胞标志物 细小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