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55例迁延性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布拉酵母菌制剂,实验组服用葡萄糖酸锌+布拉酵母菌制剂,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患儿腹痛、恶心呕吐、饮食减少、腹胀以及食欲减退等伴随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用药后腹痛、恶心呕吐、饮食减少、腹胀以及食欲减退等伴随症状缓解时间更早,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可有效缓解迁延性腹泻患儿伴随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急性腹泻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02月~2018年0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各47例,常规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选择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细胞免疫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细胞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上升,且与常规组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来院治疗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儿。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5.12±1.23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儿秋季腹泻采取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腹泻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布拉氏酵母菌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采用谷氨酰胺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谷氨酰胺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无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轻度便秘,不良反应发生率2.0%,两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联合谷氨酰胺可有效提高整体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小儿肺炎患儿,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全部患儿均予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患儿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予患儿蒙脱石散及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8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4d、7d的大便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持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持续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本次探究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的小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小儿入院时间的奇偶顺序将小儿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小儿90例,对照组小儿单独使用醒脾养儿颗粒进行治疗,实验组小儿在对照组小儿的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小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小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缩短小儿的入院时间,降低小儿的疼痛感,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酪酸梭菌活菌散结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疗效、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临床诊断并进行治疗的104例患儿自由组合后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腹泻的过程中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并结合蒙脱石散。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则是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添加酪酸梭菌活菌散。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观察之后,对两组患儿的治愈率以及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与研究之前,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经过对比后差异并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经过临床专业治疗以及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观察组所采用治疗患儿小儿腹泻的方法在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且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增加较多,这两项比较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结合蒙脱石散对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显著,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生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收诊的 10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 1:1比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 n=51)与研究组(后就诊, n=5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变化。 结果:①肠道菌群变化,治疗后组间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差异显著(P<0.05)。②肠道屏障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DAO、 TNF-a、 D-乳酸水平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不大( P>0.05),但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对菌阳肺结核予以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分析胸腺五肽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菌阳肺结核患者,共存在70例,2017年1月~2017年7月是此次研究的时间选择段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予以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比较组间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存在数据差异的项目有组间患者的痰菌阴转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且上述指标均以研究组更有优势性,即研究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更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更短,P值均<0.05。结论对菌阳肺结核患者予以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能够提高患者的痰菌阴转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沙门菌与志贺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520例肛拭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培养法(2.24±0.53vs4.52±0.71)d、(2.31±0.44vs4.61±0.65)d;实时PCR法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8.63%和97.24%。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沙门菌、志贺菌的时间短,灵敏度、特异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小儿化不良性腹泻症状使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0例存在消化不良性腹泻儿童,利用随机数字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实验观察组使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开展治疗,常规对照组仅使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各类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观察组中治疗效果以及各类症状的恢复时间均显著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两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小儿化不良性腹泻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总体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各类症状恢复时间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检验常见菌耐药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该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60例,将其病原菌进行检测,并对常见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所选取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有14株革兰氏阳性菌,3株真菌,4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且泌尿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等为低度耐药性,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唑啉药物呈中等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呈高度耐药性。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药物较敏感,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及红霉素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对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对病原菌变化及耐药性进行了解,从而有效减少耐药株产生及抗生素滥用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消化酶并双歧三联活菌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22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患者,观察组6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观察组在围手术期给予复方消化酶并双歧三联活菌。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痛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痛次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排便时间、排便次数及腹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复方消化酶并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术后胃肠功能,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并探讨具体诱发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收集其血液、尿液或脓性分泌物等标本,开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全部患者感染部位和科室分布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分布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47例,占比为23.50%,下呼吸道46例,占比为23.00%;医院感染分布科室主要为儿科,妇科,产科室,占比分别为31.50%、20.50%和15.50%。结论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关系密切,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感染分布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进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耐药菌肺炎予以中药治疗的实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耐药菌肺炎患儿,作为主要观察主体。使用抓阄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9例,西药治疗)和观察组(29例,中药治疗),观察治疗价值。结果(1)对照组75.86%的治疗有效率,较比观察组的96.55%,略低一些,有效率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2)对照组的罗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出院时间、临床体征消失时间较比观察组,均略高一些,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结论小儿耐药菌肺炎予以中药治疗,疗效好,可缩短患儿疾病的康复时间,因此,临床应用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检验及检验常见菌耐药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以无菌方式进行检验标本采集,之后将所采集标本在实验室无菌培养,展开药敏试验,对比分析患者病原菌情况。结果在感染菌种分布方面,本次药敏实验,检查出泌尿系统感染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变性杆菌、不动杆菌、粘质沙雷氏菌、枸椽酸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解脲棒状杆菌、膀胱炎棒状杆菌、真菌等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54例,占67.5%,革兰氏阳性杆菌23例,占28.75%,真菌3例,占3.75%;在耐药性方面,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于氨苄西林药物有着非常高的耐药性,在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等药物方面耐药性一般,在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等药物方面耐药性较低,革兰式阳性杆菌在青霉素、红霉素等药物方面有着非常高的耐药性,在万古霉素药物方面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结论临床上针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展开治疗之前,需要先进行药敏实验,结合药敏实验结果对病菌抗药性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降低耐药菌株出现的可能,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地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与蒙脱石散用于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蒙脱石散剂治疗,给予观察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第5d大便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第5d大便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采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与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不仅具有良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推广普及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