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PLK1在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9株结直肠癌细胞,采用PCR和Western-blot法筛选PLK1高表达细胞株.设计3种RNA干扰片段,转染高表达PLK1的结直肠癌细胞株,利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验证并干扰效果.选择高干扰效果的干扰片段,通过Transwe1l实验来评估转染后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SW1116细胞中PLK1mRNA及蛋白都呈现高表达3种干扰片段转染SW1116细胞后,PLK1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片段1干扰效果最为明显.在迁移实验中,PLK1干扰组穿膜细胞数为(44±14)个,低于阴性对照组[(242±40)个]和空白对照组[(240±38)个]在侵袭实验中,PLK1干扰组穿膜细胞数为(62±3)个,低于阴性对照组[(207±12)个]和空白对照组[(211±15)个]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PLK1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提示PLK1可能在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中具有一定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保罗样激酶1(plk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回顾检测plk1在89例切除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并分析on,1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plk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2.7%(38/89),明显高于邻近非癌组织的13.5%(12/89)(P〈0.01)。plk1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plk1表达阳性患者的预后明显较阴性患者差(P〈0.05)。结论plk1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其过表达程度可作为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及判定预后的新的参考指标。
简介:摘要:韧带样纤维瘤病(DTF)又称为侵袭性纤维瘤病(AF),带样瘤,是一种起源于间充质细胞系的纤维肌肉肿瘤。它们可能发生在几乎所有的软组织间隙。原发性小肠韧带样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给普通外科医生带来了特殊的挑战。我们报告一例42岁男性,因小肠韧带样纤维瘤病继发腹痛3个月。腹部增强CT显示中下腹有一个20厘米长的肿块。患者成功地接受了择期剖腹探查和小肠肿物切除术。最终病理显示肿块是小肠的原发性韧带样纤维瘤病。他的术后恢复过程顺利。至今,他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疾病复发的证据。由于原发性小肠韧带样纤维瘤病的罕见性质,特此报道。
简介:目的对该院健康体检人群血清胸苷激酶1(TK1)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肿瘤及相关疾病的筛查意义。方法对该院6436例健康体检者行TK1检测。采用高灵敏度点印染/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TK1,同时进行常规体检。对TK1检测的阳性率,与年龄的相关性及相关疾病筛查进行分析。结果(1)TK1阴性者(正常组)平均值(0.64±0.52)pmol/L;TK1阳性者(风险组)299例,阳性率(风险率)为4.65%,平均值(3.57±3.12)pmol/L,两组TK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0,P〈0.05)。其中男性阳性率为4.18%,女性阳性率为5.31%,男女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2)TK1正常组和风险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P〈0.05)。(3)TK1表达阳性的299例中,恶性肿瘤8例,占2.68%;良性肿瘤75例,占25.08%;癌前病变15例,占5.02%;其他非肿瘤增殖性疾病117例,占39.13%;病毒感染及炎症性疾病27例,占9.03%;其他疾病57例,占19.06%。TK1表达阴性的6137例中发现1例为晚期肝癌。结论TK1可真实评估体内细胞异常增殖情况,预测可能潜在的肿瘤疾病或细胞异常增殖疾病发生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K1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临床TNM分期,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在前列腺癌的发生、进展中的作用,为前列腺癌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livision)分别检测54例前列腺癌组织和13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中TK1抗体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探讨TK1表达与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与转移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组中TK1抗体阳性表达率为61.11%(33/54),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的5%(1/20)的阳性表达率,TK1抗体随着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提高,其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结论TK1表达水平越高的前列腺癌组织中,病理分级相对越高,成正相关关系(P<0.05),可用于判断术后前列腺患者预后。
简介:患者女,15岁,主因"右侧眼球突出伴视力下降5年"入院。颅底CT平扫:右侧额骨及右侧前颅窝底骨质膨胀性扩大、变薄,伴骨分隔,病变呈不规则低密度,CT值约16HU,边界清楚,累及筛窦、右侧额窦及蝶窦,其内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右侧眼眶受压变形,上壁及内壁骨质变薄,右侧眼外肌、视神经及眼球受压向下移位(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