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牵引加物理因子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研究选取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接受微电脑牵引器和TDP治疗器,微电脑牵引器、TDP治疗器和电脑中频治疗系统,以及单纯的电脑中频治疗,并评定疗效。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B组(85%)和C组(80%)。结论:牵引加物理因子综合治疗方法对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物理治疗 物理因子 颈椎病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的影响.方法70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实验组另外增加中频电体操、面部穴位按摩及面肌辅助操治疗.结果2组House-Brackmann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实验组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表情肌电信号比较,实验组增高更为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物理治疗对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关键词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ClinicalobservationofcomprehensivephysicalfactortherapyforperipheralfacialneuritisBeijingFriendshipHospital,CpitalMedicalUniversity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department100050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mbinationofphysicalfactorstherapyonperipheralneuritisplane.Methods70casesofperipheralfacialneuritiswere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Bothgroupsreceivedconventionalmedicaltherapyandphysicalfactortherapy;theexperimentalgroupanadditionalintermeGdiatefrequencyelectricgymnastics,facialmassageandfacialassistedexercisetherapy.ResultsGroup2House-BrackmanngradingtreatmentsignificantlyimGprovedcompared(P<0.01),andtheexperimentalgroupweremuchhigher(P<0.05).EMGexpressionaftertreatment,theexperimentalgroupincreasedmoresignificantly,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ComprehensivephysicaltherapyforpatientswithperipheralfacialneuritisrecoverasignificantroleinKperyowmoortdinsg.comprehensivephysicalfactor;therapy;peripheralfacialneuritis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91-01

  • 标签:
  • 简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为多种疾病所引起,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双侧肺部浸润性病变。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其病理生理基础是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参与的炎症反应,多种效应细胞和炎症介质是参与ALI/ARDS两个主要因素,对ALI/ARDS的发病机制起关键作用。核因子-κB是一种具有基因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调控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它在ALI/ARDS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近年NF-κB与ALI/ARDS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核因子-ΚB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不稳定斑块的破溃和侵蚀。ACS的重要病理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损伤,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血管的损伤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些病理改变,造成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而处于血栓前状态甚至血栓形成,进而发生再狭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利用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和斑块稳定性生物标志物监测和评估ACS的发生发展、预后以及PCI术后的死亡风险,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治疗作用。本文侧重部分炎性因子的作用及与ACS的关系,为ACS的预防、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性因子 关系
  • 简介:背景:近年多项临床及基础研究显示脂肪因子chemerin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目的:综述脂肪因子chemerin在炎症和肥胖、高血压及糖脂代谢中的作用及机制,概括脂肪因子chemerin与炎症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至2014年PubMed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脂肪因子chemerin相关的文献,并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和分析。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脂肪因子chemerin水平与体脂含量、能量代谢、炎症相关,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脂肪因子chemerin在炎症和代谢中的双重作用,它可能成为连接慢性炎症和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一个关键因子。脂肪因子Chemerin在不同的炎症状态下作用不同,可能与其在不同的炎症环境中裂解方式的不同有关,但并没有明确脂肪因子chemerin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中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水平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脂肪因子 CHEMERIN 炎症 代谢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41例稳定型冠心病(sCAD)(sCAD组)、56例ACS患者(ACS组)、64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IL-6、NT-proBNP和全血hs-CR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L-6、NT-proBNP、hs-CRP水平在ACS患者中分别为22.00(10.80~58.30)ng/L、205.00(107.60~653.40)pmol/L、6.65(2.00~22.47)mg/L;sCAD患者为5.95(1.50~17.65)ng/L、60.00(16.35~307.80)pmol/L、3.40(1.10~9.70)mg/L;健康者为2.97(1.51~4.40)ng/L、3.35(1.23~6.18)pmol/L、1.15(0.50~2.38)mg/L,各组IL-6、NT-proBNP、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S患者和sCAD患者IL-6与NT-proBNP、hs-CRP均呈明显正相关(r=0.542,0.527,P<0.001;r=0.521,0.478,P<0.005).IL-6、NT-proBNP、hs-CRP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7、0.988、0.847;IL-6诊断ACS的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为95.3%,NT-proBNP的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89.7%,hs-CRP的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81.2%.结论IL-6与NT-proBNP、hs-CRP可用于ACS预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血清IL-1、IL-2、IL-4、IL-6、IL-8、TNF-α和IL-10水平变化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献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IL-2、IL-4、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L-1、IL-2、IL-4、IL-6、IL-8、TNF-α高于正常健康人,IL-10低于正常健康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双支及多支病变三个亚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两两比较,多支病变组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较高,抑炎因子水平较低(p<0.01);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患者IL-1、IL-2、IL-4、IL-6、IL-8、TNF-α均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P<0.01);冠脉病变支数和促炎细胞因子IL-1、IL-2、IL-4、IL-6、IL-8、TNF-α成正相关,与抑炎细胞因子IL-10成负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细胞因子水平关系密切,监测细胞因子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促炎细胞因子 抑炎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低中剂量凝血因子Ⅷ(FⅧ)在防治小儿重型血友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2例重型血友病A小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均接受FⅧ治疗,根据给药剂量不同分为低剂量组(FⅧ10U/kg,n=20)、中剂量组(FⅧ15~30U/kg,n=22)及常规组(n=10)。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出血表型、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低、中剂量组患儿的ABR、AJBR、ATJBR等临床表型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另中剂量组各出血表型均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均<0.05)。三组随访后的HJHS评分均较不同程度增加,FISH评分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低、中剂量组患儿的HJHS评分、FISH评分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均<0.05),但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HJHS评分、FISH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剂量凝血因子Ⅷ能有效改善小儿重型血友病患儿的的临床出血表型,能够提高患儿的关节功能及活动能力。

  • 标签: 低中剂量 凝血因子Ⅷ 小儿重型血友病 预防治疗 综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疗养因子对促进老年人心梗后功能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住院治疗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性治疗,研究组实施综合疗养因子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血压及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研究组的血压及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治疗后1月均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开展综合疗养因子的应用,能够促进功能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疗养因子 老年心梗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FM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其特征是广泛的慢性疼痛,没有任何明显的病因,并且通常伴有一系列症状,如疲劳,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细胞因子分为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FM与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之间存在关联,故研究细胞因子在FM发展中的影响至关重要。这篇综述文章的目的是简要概述细胞因子与FM之间的联系,为FM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纤维肌痛综合征 细胞因子 治疗 影响 综述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脑瘫的效果研究。 方法: 将我院 2019 年 4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90 例儿童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取单一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治疗有效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脑瘫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各项功能,提高临床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方面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康复训练 鼠神经生长因子 儿童脑瘫
  • 简介:摘要:妊娠期间,母体的生理变化显著,其中血液系统的变化尤为重要。在这复杂的变化中,凝血因子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凝血因子,这一组负责调控血液凝固过程的蛋白质,对于防止孕期出血和保障胎儿健康发育至关重要。然而,它们在妊娠期间如何动态调节,又如何影响母婴健康,是医学领域持续探索的话题。

  • 标签: 小小因子 妊娠 凝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分析外周血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20例KDSS患儿建立KDSS组,同期选取40例川崎病(KD)患儿建立KD组。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症状表现并检测患儿的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KDSS组患儿的发热时间相比KD组显著延长,差异显著(P<0.01);KDSS组患儿的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以及TNF-ɑ与IFN-γ表达水平对比KD组均有显著升高,存在统计意义(P<0.05);KDSS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外周血WBC、CR、ESR、IgG、IgM、IgA相比于KD组均有显著提升,而血钾、血钠以及Hb水平相比KD组均有显著下降,存在统计意义(P<0.05);KDSS组患儿的白蛋白相比于KD组有显著下降,而血尿素氮、肌酐浓度以及D-二聚体相比于KD组均有显著提升,存在统计意义(P<0.05);KDSS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相比KD组有明显延长,且IVIG抵抗、CALs、ICU住院以及发生脏器损伤的几率相比KD组均有显著提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KDSS患儿的发热时间相比KD患儿有显著延长,但其他的症状表现上未见显著差异,临床通过症状区分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在外周血细胞因子中IL-2、IL-4、IL-6、IL-10以及TNF-ɑ与IFN-γ的表达水平与KDSS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 标签: 川崎病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 临床特征 外周血细胞因子 分析
  • 简介:摘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属于胰岛素类激素家族中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素类似的碱性多肽。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解物质代谢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IGF-1与肿瘤、代谢综合征和针灸调节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来研究发现,许多肝脏疾病患者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这些细胞因子在肝脏疾病的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TNF—α、IL-6、IL-18等细胞因子与肝脏损伤的关系,并简要介绍人工肝治疗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标签: 细胞因子 肝损伤 人工肝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对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期间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5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环孢素A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1β、IL-6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1β、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Scr、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LB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UN、Scr、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环孢素A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利妥昔单抗 环孢素A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血清炎症因子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