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细胞因子的性质,旨在探讨前葡萄膜炎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取20例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患者、20例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和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反应(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IFN-γ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且小柳原田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显著高于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中IFN-γ含量(P〈0.05)。结论:前葡萄膜炎发病机制可能和对自身抗原诱发的Th1型免疫反应过强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分析外周血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20例KDSS患儿建立KDSS组,同期选取40例川崎病(KD)患儿建立KD组。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症状表现并检测患儿的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KDSS组患儿的发热时间相比KD组显著延长,差异显著(P<0.01);KDSS组患儿的外周血细胞因子IL-2、IL-4、IL-6、IL-10以及TNF-ɑ与IFN-γ表达水平对比KD组均有显著升高,存在统计意义(P<0.05);KDSS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外周血WBC、CR、ESR、IgG、IgM、IgA相比于KD组均有显著提升,而血钾、血钠以及Hb水平相比KD组均有显著下降,存在统计意义(P<0.05);KDSS组患儿的白蛋白相比于KD组有显著下降,而血尿素氮、肌酐浓度以及D-二聚体相比于KD组均有显著提升,存在统计意义(P<0.05);KDSS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相比KD组有明显延长,且IVIG抵抗、CALs、ICU住院以及发生脏器损伤的几率相比KD组均有显著提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KDSS患儿的发热时间相比KD患儿有显著延长,但其他的症状表现上未见显著差异,临床通过症状区分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在外周血细胞因子中IL-2、IL-4、IL-6、IL-10以及TNF-ɑ与IFN-γ的表达水平与KDSS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RA患者粪便中菌群种类及分布情况,揭示肠道菌群变化与RA发病的联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111例RA患者粪便标本中的16S rDNA V3区进行分析,与100名健康成人粪便标本中菌群的多样性与丰度统计数据进行比较,使用mothur软件分析Alpha多样性,采用Mann-Whitney检验筛选差异菌群,同时分析肠道菌群和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2组研究对象性别( χ2=0.005,P=0.947)、年龄(t=0.728,P=0.4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A组样品显示物种丰富度的Chao1指数(Z=-2.188,P=0.029)和ACE指数(Z=-2.078,P=0.038)以及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Z=-2.064,P=0.039)和Simpsion指数(Z=-2.064,P=0.039)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在属的水平上,RA组中Bifidobacterium(Z=-2.388,P=0.017)、Lactobacillus(Z=-2.543,P=0.011)、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Z=-3.842,P<0.01)、Blautia(Z=-2.064,P=0.039)、Clostridium Ⅺ(Z=-2.682,P<0.01)、Turicibacter(Z=-2.437,P=0.015)、Phascolarctobacterium (Z=-3.524,P<0.01)、Megasphaera (Z=-2.870,P<0.01)、Veillonella (Z=-2.472,P=0.013)、Citrobacter (Z=-3.263,P<0.01)和Escherichia/Shigella (Z=-4.265,P<0.01)相对丰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Butyricimonas (Z=-3.071,P<0.01)、Odorbacter (Z=-2.257,P=0.024)、Blautia(Z=-2.064,P=0.039)、Clostridium ⅩⅣb (Z=-2.901,P<0.01)、Lachnospiracea incertae sedis(Z=-2.159,P=0.031)、Acetivibrio(Z=-2.995,P<0.01)、Butyricicoccus (Z=-2.162,P=0.031)和Gemmiger(Z=-2.949,P<0.01)相对丰度较健康对照组有所减少。LEfSe分析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Lachnospiraceae在2组间差异最为显著(LDA值>±4)。同时,高水平IL-17和高水平TNF-α患者比低水平患者的Prevotella相对丰度增加。结论RA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水平炎症细胞因子的患者Prevotella丰度增加,提示肠道菌群异常与RA中的炎症反应有关,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参与RA的发生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硬金属肺病(HMLD)进展不同阶段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于2019年03月,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C组)和硬质合金粉染毒组(HM组)各3组。HM组用肺部气管雾化滴注给药套装给予10 mg/只硬质合金粉。染毒4、8和12周取BALF及血清进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C组和HM组大鼠各染毒时间行为活动、饮食和皮毛无异常,两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M组大鼠BALF中MMP-1水平在染毒4、8和12周明显升高(P<0.05),TIMP-1水平在染毒8和12周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血清中MMP-1和TIMP-1水平在各染毒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HM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TNF-α水平在各染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1和TIMP-1的动态变化趋势为筛选HMLD诊断和监测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或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组由各种原因导致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引起全身高炎症反应的临床综合征。细胞因子风暴是该病的关键环节。由于病因复杂、疾病严重程度差异大、临床表现非特异性等原因,该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较为困难。细胞因子在HLH的早期快速诊断、与其他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疾病的鉴别、亚型判别、分层治疗、疗效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HLH相关细胞因子谱类型及其在与各类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HLH的分层治疗和治疗过程监测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进一步提高HLH的精准诊治水平。
简介:目的探讨脑梗死大鼠外周血促炎/抗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建立成年雄性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分为MCAO后6h,12h,24h,48h,72h,1周,2周组和假手术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INF-γ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以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梗死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NF-γ,的水平在MCAO后6h和12h均升高,但自24h起逐渐下降,72h降至最低(P〈0.01),其中血清INF-γ水平至2周仍低于假手术组(P〈0.01);相反,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则在脑卒中后6—12h时有短暂降低,12h起开始回升,在72h升至最高(P〈0.01),至1周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MCAO后大鼠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降低和抗炎细胞因子升高,表明脑卒中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治活动性肺结核(APTB)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迈瑞BC-69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72例APTB患者(病例组)和79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血常规,记录单核细胞计数(MO#)和单核细胞百分率(MO%);测定两组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表达水平,然后进行组间指标比较分析,并对单核细胞参数和细胞因子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诊断APTB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病例组外周血MO%、M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5.135、5.510,P值均<0.05),APTB患者血清IL-1β、IL-6以及TNF-α浓度与正常对照相比,均发生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405.000、P<0.001,U=543.500、P<0.001,U=563.000、P<0.001)。APTB患者外周血MO#与血清IL-6表达水平呈弱负相关(r=-0.247、P<0.05)。项目间诊断性能比较分析显示,指标IL-1β、IL-6以及TNF-α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918和0.887均高于MO%和MO#(AUC分别为0.758、0.735)。当IL-1β临界值取9.017 ng/L时,其诊断APTB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1.2%;当IL-6临界值取3.835 ng/L时,诊断APTB的敏感度为86.1%,特异度为84.4%;当TNF-α临界值取138.545 ng/L时,其诊断APTB的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81.2%,均优于MO%(65.3%、62.0%)和MO#(70.8%、64.6%)。此外,同时测量IL-1β,IL-6和TNF-α可获得的曲线下面积高达0.987,其诊断APTB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8%和92.8%。结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机体引起APTB,外周血单核细胞迁移至肺泡从而衍变为巨噬细胞(Mø),活化Mø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在机体循环池单核细胞数目变化中可能产生了一定影响,可以作为区分APTB和正常人群的理想标志物。
简介: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胞内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研究,探讨尖锐湿疣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三色和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经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C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CDS8~-T细胞内IL-2、IL-4、IL-12、IFN-γ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CA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周血细胞相关形态检验方法应用于临床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进行外周血细胞相关形态检验的100例患者纳入此文研究资料,对100例患者均予以血液分析处理,并予以100例患者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分析和研究,统计和调查100例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100例采取外周血细胞形态相关检验的患者中,血细胞形态呈现异常的患者占据90.00%(90/100),血细胞形态呈现正常的患者占据10.00%(10/100),假阳性率是10.00%,假阴性率是11.11%,血细胞形态呈现异常的患者占据百分比显著高于血细胞形态呈现正常的患者占据百分比。粒细胞的核左移现象占据44.44%(40/90),中毒颗粒现象占据1.11%(1/90),空泡变性现象占据1.11%(1/90),核右移现象占据1.11%,红细胞异常现象占据37.78%(34/90),血小板的形态及数量的异常现象占据14.44%(13/90),粒细胞的核左移现象占据百分比、红细胞异常现象占据百分比显著高于中毒颗粒现象占据百分比、空泡变性现象占据百分比、核右移现象占据百分比、血小板的形态及数量的异常现象占据百分比。结论外周血细胞相关形态检验方法用于临床中呈现良好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记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1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记录并对比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并将研究组患儿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乙组基于甲组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对比甲乙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除RDW之外,研究组Hb、RBC、MCH、MCV、MCHC、铁元素水平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组诊断准确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功血细胞分析仪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联合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区分不同受检者的血液指标水平,在血液疾病检查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诊断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在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4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记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01例,记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记录并对比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并将研究组患儿随机均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乙组基于甲组采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诊断,对比甲乙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 除RDW之外,研究组Hb、RBC、MCH、MCV、MCHC、铁元素水平和铁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组诊断准确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全自功血细胞分析仪针对小儿缺铁性贫血联合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区分不同受检者的血液指标水平,在血液疾病检查中具有较大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