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非瓣膜性房颤是我国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脑卒中是房颤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抗凝治疗极其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强化患者教育探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院外抗凝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门诊随访,干预组采用强化患者教育支持下的随访。比较两组INR监测次数、INR达标次数、INR达标率、抗凝知识问卷得分、出血、停药、死亡等。 结果 干预组1年内INR监测次数、INR达标次数、INR达标率、抗凝知识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抗凝知识问卷得分与INR达标率正相关(r=0.600,P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 PICC 护理中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的应用实践性 。 方法 :取 50 例 本院( 2 01 9 年 2 月 -20 20 年 2 月 )收治的行 PICC 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例,根据 PICC 不同护理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 5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5 例。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 对比 PICC 置管成功率、 PICC 护理技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 结果:观察组 PICC 置管成功率高于 对照组 ( P<0.05 ); 观察组 PICC 护理技能评分高 于对照组 ( P<0.05 );观察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 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在 PICC 护理中,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会诊模式 的应用,对提高护理实践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 ,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践教学法在牙体牙髓专业护士临床培训中的成效。方法:在2023年9月~2023年3月针对50名非口腔护理专业的护理实习生,通过随机分配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临床带教模式(学生观看教师与医师协作操作,实时提问获解答;一周观摩后,学生在教师监督下,于首诊病例尝试操作,重点学习吸唾管使用和专科配合,接受个性化指导;学生熟练后独立执行特定疾病治疗配合,教师旁观确保正确,平衡自主与监督;通过理论测试和实操技能评定,全面评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观察组采纳实践性教学模式(教师讲解牙体牙髓护理基础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及器械材料使用技巧;学生观察教师与医师协作,学习诊疗配合;利用高仿真模拟展示操作,加强直观理解;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实践所学知识;在真实医疗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监督下与医生进行四手操作,提升实践和团队协作技能;实践考试评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对比这两种教学方式对于实习生技能提升的实际效果,通过实习后的考核合格率体现,采用百分制,得分在60~100分之间表示合格。结果:观察组考核合格率为96.00%(24/25),对照组为72.00%(18/25),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通过结合理论教育、操作技能练习和全面素质培养,实践性教学策略力求同步提升学员能力,确保牙体牙髓专科护士能有效应对临床挑战,显著提升了护士考核合格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活动性采取血常规检查的作用。方法:选入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本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共100例,按照其疾病类型分为A组48例(活动期)、B组52例(缓解期),将同期来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设为参考组。对上述三组受检者采取血常规及血沉检查。对比三组检查结果。结果:A组血常规及血沉指标与B组、参考组对比差异明显,其中A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C反应蛋白及血沉均高于B组、参考组(P<0.05)。血小板体积、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B组、参考组(P<0.05)。B组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相比较参考组较高,其他指标对比差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在炎症性肠病活动性采取血常规检查可对患者的病情活动程度予以表达,可有助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康复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实践活动,分析其效果和价值。方法:将 78例我院康复科治疗的患者以平均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对照组)和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组),分析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度 97.44%(护理组)与护理满意度 79.48%(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护理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对康复科的患者给予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使得患者能够对护理服务满意,促进护患关系的发展,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