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妊娠期心脏病心衰的原因及心率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心脏病的患者300例参与研究,对其中的70例心功能处于Ⅲ、Ⅳ级的患者进行心力衰竭的原因分析。并根据分娩前的心率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以100次/min为界限,心率控制良好的39例为观察组,心率控制不良的31例为对照组。结果:妊娠期心脏病心力衰竭70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心衰的患者有39例(55.71%),妊娠期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18例(25.71%),围产期心肌病患者有7例(10%),妊娠期甲亢性心脏病患者有5例(7.14%)。其他不明原因,如心律失常、贫血等1例(1.43%)。对所有的患者均实施产前抗心衰的治疗,产时和产后需要继续抗心衰治疗的患者比例,对照组高于观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妊娠期心脏病心衰的原因从主到次分别是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妊娠期风湿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妊娠期甲亢性心脏病等。通过对妊娠期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抗心衰治疗,并将心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提高患者分娩时的耐受性,有利于产生一个良好的分娩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以推拿为主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挂号末位数的奇偶性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挂号末位数为偶数,探究组48例挂号末位数为奇数,对照组进行针灸治疗,探究组患者予以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数据分析结果:探究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以推拿为主结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提升颈椎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应该予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以 1 例 腹痛为主的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 方法:以 2019 年 7 月为选取时间点,从我院收治的 腹痛为主的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中选取 1 例 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包括大量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及纠正酸中毒,维持电解质平衡,抑酸护胃止吐等。结果: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并开展为期3 月 的随访工作,血糖控制平稳,未再发生酮症酸中毒,预后良好。结论:明确1型糖尿病酸中毒疾病特征,对在以腹痛为主到院诊治时,需做好明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为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 酮症酸中毒;腹痛;临床特征
简介:摘要:目的:对181例隐性梅毒皮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181例隐性梅毒皮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1例隐性梅毒皮疹患者,其中男117例,女64例;男女比例为1.828∶1。30~40岁年龄段隐性梅毒皮疹感染率最高,为30.39%,其次为20~30岁,为20.44%,20岁以下年龄较小的人群隐性梅毒皮疹感染率最低,为3.31%。非婚性接触为梅毒皮疹感染的主要途径。49.7%患者存在非婚异性性接触史。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感染率最高(33.1%),初中及以下者占大部分。已婚人群梅毒皮疹感染率高于未婚、离异者。相当部分患者合并其他性病。结论:隐性梅毒皮疹是重要传染源,因此对其进行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控制梅毒皮疹感染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急性肺栓塞为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病例,病死率高,常见症状为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以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极为罕见,容易误导急诊科医生,本科收治一例以晕厥后腰部剧痛为主要表现的肺栓塞患者,该患者在急诊科抢救室明确诊断,后转入血管外科治疗,并完全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粘连型肩周炎采用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80例粘连型肩周炎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除运动疗法外),实验组基于前组上采用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情况对比等数据后发现实验组更优,统计显示差异明显较大(P
简介:摘要:医养结合模式能够有效针对老年人就医难等,多种问题进行改善,满足老年人就医需求,但是在目前该模式的发展正处在初始阶段,部分人们对其模式不够了解,对此需要对其模式进行简分析,提高人们的认识。基于此,在本文中通过PEST-SWOT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导型医养模式进行分析,期间会针对其优势、劣势以及后续发展对策等进行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患者在CT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以肺间质受累为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CT图像进行分析,总结此类患者的CT表现特点。结果:12例患者为局限性分布,8例患者单纯分布在右肺,左肺分布2例,双肺分布2例。未见到病灶仅局限性分布于左肺下叶的病例。28例患者表现为弥漫性分布,其中,全肺叶分布患者26例,3例患者分布在4个肺叶。患者常见局限性及弥漫性分布,患者常见网织影及细支气管壁增厚等情况,树芽征及弥漫性分布相对常见,弥漫性分布的患者多合并支气管扩张及空洞、纵隔淋巴结肿大钙化、肺大疱等;局限性分布12例患者中,11例患者全部吸收,1例患者吸收较好。而弥漫性分布患者,全部吸收16例,吸收良好6例,不吸收3例,吸收欠佳3例。结论:以肺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患者不具备较为典型的影像学特点,但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通过CT进行诊断,有利于提升诊断效果及疗效评估,为患者顺利治疗疾病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