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6年 8月 -2018年 5月本院接诊的患儿 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 50例。研究组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明显比对照组的 22.0%低,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的家属满意度为 96.0%,明显比对照组的 84.0%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案对患儿进行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家属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于我院接受体检的 3~36月龄婴幼儿 40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喂养人喂养行为调查表》对婴幼儿喂养困难及喂养人喂养行为进行分析,观察喂养行为与婴幼儿生长发育间的关系。结果: 4000例婴幼儿中 26.80%存在喂养困难;婴幼儿性别因素对比无明显差异( P> 0.05);婴幼儿月龄、喂养人角色、喂养人学历、食物制作、喂养态度、是否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条件是否固定、喂养时是否存在干预因素、餐前是否与婴幼儿情感交流是影响婴幼儿喂养困难的主要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胃溃疡患者在使用阿莫西林的基础上分别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为研究开始时间,直至2020年2月研究工作完成。其中选择135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坚持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组为AB两组。其中对B组患儿67例,实施常规护理,而A组患儿68例,则运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处理,实施后对比两组患儿经过护理后并发症问题的改善情况。结果:完成对两组患儿的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5.88%和17.91%分别为AB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组比较,A组更具优势,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为帮助儿科患者减少受到并发症问题的影响,促使患儿身体健康恢复至正常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护理手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婴幼儿腹泻诊断及治疗应用中采取微生物检验对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目的的这段话是否需要写上治疗有效率、干预满意度;看需求,加不加问题不大)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为腹泻患儿,均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入本院,共5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即为干预A组及干预B组,其中干预B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A组采取微生物检验,每组各25例。对两组治疗有效率、检验质量以及干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结果方面上可见,干预A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干预B组(P<0.05)。干预A组干预满意度凸显高于干预B组(P<0.05)。干预A组检验质量凸显高于干预B组(P<0.05)。结论:在婴幼儿腹泻诊断及治疗中及时采取微生物检验,能够明确患儿感染的病原菌,能够明确临床诊断和正确治疗,有助于提升患儿腹泻的治疗有效率,提高临床检验质量,从而对其干预满意度予以提升。由此可以见得,此种方法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感染科静脉留置针患者实施静脉治疗连续护理小组后,探究其应用后取得的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5月--2021年10月入医院感染科的患者70例为研究范例,以随机数表法作为分组依据,每组各纳入35例,连续组患者开展静脉治疗连续护理小组干预,常规组患者开展常护理干预。记录并探究组间护理价值。结果:连续组并发症占比高于常规组;续组中护士的各项考核评分均比常规组高,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提升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我社区 2018年 1月 ~2019年 4月计划免疫接种的 150名婴幼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婴幼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婴幼儿( 75名)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婴幼儿( 75名)采取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家属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 100.00%)高于对照组( 88.00%), p< 0.05;观察组婴幼儿家属满意率( 98.67%)高于对照组( 86.67%), p< 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婴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率,且婴幼儿家属满意率提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指针对儿童保健医生为婴幼儿家长提供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00例婴幼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婴幼儿为常规保健指导,观察组则增加儿童保健医生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对比两组婴幼儿干预后的身高与体重,随访期间不良营养状况发生率以及婴幼儿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不良营养状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时两组婴幼儿的身高与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12个月观察组婴幼儿的身高与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幼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儿童保健医生提供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能够提升婴幼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并促进婴幼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不同年龄小儿中采取不同静脉留置针位置对留置时间带来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6月到2020年10月开展研究,将该阶段在本医院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不同年龄患儿纳入到研究中,其中新生儿(年龄低于28天)纳入到甲组,婴幼儿(年龄在28天到3岁)纳入到乙组,学龄儿(年龄在3岁(不含)到12岁)纳入到丙组,各有28例。比照三组患儿不同静脉留置针位置的留置时间。结果:甲组的下肢、上肢及头部留置时间没有很大差异(P﹥0.05)。乙组的头部留置时间最长,其次为上肢,最后为下肢;丙组的上肢留置时间最长,下肢最短;均存在很大差异(P﹤0.05)。结论:学龄儿应选择上肢进行静脉穿刺,婴幼儿则应选择头部,新生儿为了便于观察,也应选择头部,上述位置能够延长留置时间,保证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 PICU患儿 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的研究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1月~ 2017年 4月进入我院 PICU进行 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 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应用风险管理前后静脉留针时间、出现阻塞、外渗、意外脱出以及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留针时间、出现阻塞、外渗、意外脱出以及静脉炎出现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风险管理的方法应用于 PICU患儿 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护理中,极大的降低了出现风险的情况,提高了静置针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医疗的成本,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中的预防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共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接收治疗的 40例老年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然后就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概率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观察组 94.3±3.1,对照组 75.9±3.6)和静脉炎发生概率(观察组 5%,对照组 2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是降低静脉炎发生概率的有效方法,也可在护理过程中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推广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及其护理措施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的方式进行研究,以2020年10月-2021年10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择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方式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结束治疗后,对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在100例来老年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其中21例老年患者出现静脉炎、6例老年患者出现堵管现象、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感染、3例患者出现留置针移位现象,以上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安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静脉炎、套管堵塞、感染等不良现象,此类问题的出现以护理工作质量问题为主,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身体康复时间的缩短,对此护理人员应当不断就自身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提升,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预防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确保老年患者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