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剖宫产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腹膜剖宫产40例临床剖宫术式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0例行腹膜剖宫产术患者,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6.45±2.49min,总手术时间38.5±6.9min,术中出血量205~280ml。结论腹膜剖宫产术具有不进入腹腔,不干扰腹腔脏器的功能;不禁食,全身反应小,恢复快;子宫内感染不易累及腹腔的优点。子宫下段往往显露不充分,娩出胎儿较困难,故不宜作为剖宫产术的常用及首选术式,此术式因不进入腹腔,对有宫腔感染而又需行剖宫产术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完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48例患者分配至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疝修补术治疗;48例患者分配至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开放完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放完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开放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26例腹腔镜下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以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主要通过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手术相关知识介绍、洗手和巡回护士的手术配合方法的形式,认为护士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充分的物品准备,提高手术配合熟练度是手术顺利进行,医生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与技术保障。

  • 标签: 腹腔镜 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护理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全腹膜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区中医院、人民医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仅进行传统症修补术,试验组进行腹腔镜全腹膜疝修补术疗法,分析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其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术后仅出现1例局部血肿、1例尿潴留、1例其他并发症,未出现肺部和创口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6.0%)远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44,P=0.008)。结论对于腹股沟疝症,采用腹腔镜全腹膜修补术可较好地控制各项临床指标,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全腹膜外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23例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予以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8.13±11.84)min;术中出血量为(23.6±4.7)ml;术后住院时间为(3.81±1.12)天;手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撕裂腹膜情况,未中转其他术式;术后无患者发生腹股沟区慢性疼痛、血肿、阴囊积液、切口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有效、安全、可行,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且创伤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老年 腹股沟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分别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传统疝修补术应用在对照组中,将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相较于观察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分别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前腹膜透析在临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间隙性腹膜透析一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对于新置管患者间隙性腹膜透析(IPD,intermittentperitonealdialysis)大多数都会出现疼痛及引流不畅。潮式腹膜透析(TPD,tidalperitonealdialysis)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引流不畅、疼痛的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缩短了透析液交换所需要花费的大量时间,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在透析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导管感染和腹膜炎等危险。以下是结合我科室在运用潮式腹膜透析(TPD)模式进行治疗的临床分析。

  • 标签: TPD 腹膜透析 新置管患者 引流不畅 疼痛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快捷、简单、方便等,目前这种治疗措施应用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的治疗中。腹膜透析以居家治疗为主,本研究通过对腹透患者实施有效的家庭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标签: 腹膜透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3人。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40%)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5%)较高(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预防性作用。方法对照组调查病例选自我院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前2014年8月-2015年7月接收的30例腹膜透析病人,实验组调查病例选自我院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后2015年8月-2016年7月接收的30例腹膜透析病人,比较两组病人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实验组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经比较,P=0.008。结论对腹膜透析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保证腹膜透析的顺利完成,临床意义较大。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预防 腹膜透析 腹膜炎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腹膜炎再次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路径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护理 腹膜透析 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因不同时机行剖宫产后宫颈长度变化情况,进一步为临床选择和控制剖宫产提供依据。方法从产后妇女超声体检中选出择期剖宫产和试产各50例,经腹部B超测量其宫颈长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宫颈长度择期剖宫产组宫颈长度>3.0cm者占94%,而试产后剖宫产组宫颈长度>3.0cm者仅占44%,B超下测量宫颈长度具体数值比较,P<0.01,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宫颈长度明显长于正常妇女。结论择期剖宫产宫颈长度明显长于试产后剖宫产组,提示择期剖宫产剖宫产后生存质量受影响,剖宫产宫颈长度明显长于正常妇女,是否与宫颈疤痕形成、粘连或者测量手段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超声检查 剖宫产 宫颈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PCR和传统培养法检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致病菌的对比及其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取其透出液为检测样品,对所有透出液标本展开PCR和传统培养法检测,将PCR检测定为观察组,传统培养法检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致病菌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样品的阳性为66例,对照组阳性52例(P<0.05),传统培养法检测中2例与的PCR结果不一致,为假阴性(3.85%)。传统检测法中28例中共有16例与PCR检测结果不一致,假阳性(57.14%)。且观察组获得是结果时间为(7.21±0.85)h,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获得结果时间(77.75±15.82)h,差异显著(P<0.05)。结论PCR与传统培养法检测的获得报告时间、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PCR 传统培养法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致病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腹膜后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腹膜后肿瘤患者28例,对其外科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过外科手术证实,脂肪组织源性的肿瘤8例,周围神经源性的肿瘤6例,副神经节瘤3例,纤维母细胞性的肿瘤3例,平滑肌肉瘤5例,淋巴瘤1例,肠胃间质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其中1例患者的良性肿瘤在术后10个月后复发,2例恶性肿瘤在术后10个月复发,其中1例已经死亡。结论对腹膜后肿瘤患者使用积极、合理的外科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存活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外科治疗方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肺功能损害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FEV1/FVC等肺通气指标变化,并统计两组治疗后肺部及胸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膜透析后,观察组肺通气功能FEV1、FVC、FEV1/FVC、PEF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毒症肺(13.33%)、尿毒症胸膜炎(21.67%)、转移性肺钙化(58.33%)、肺动脉高压(75.00%)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发生肺部及胸部疾病),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透析可引起一定程度的肺功能损害,应做好肺功能及肺部/胸部相关并发症监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从而降低肺功能损害程度。

  • 标签: 腹膜透析 肺功能损害 肺部并发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总结了60例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护理要点,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判断患者心理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心理状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认为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体现了整体护理的要求,使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焦虑 抑郁 心理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腹膜炎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腹膜炎患者36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急性腹膜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原发病,加强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急性腹膜炎 手术治疗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采取延续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9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5例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再住院率、腹膜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用药知识、操作技术以及饮食食盐控制的评分中都优于对照组,而且恢复劳动能力的患者占比大,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在延续护理中,可以掌握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劳动能力的恢复,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减少并发症等,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持续性腹膜透析 延续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位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各项体征,并提出相应的诊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腹膜后位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给予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全部治愈并顺利出院。结论对腹膜后位阑尾炎患者应尽早的采取诊断和治疗措施,特别是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腹膜后位 阑尾炎 2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