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CT灌注成像对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3例经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观察组),并选取15例同时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CIP扫描,并记录TIA发作时间,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对患者感兴趣区的MTT、CBV、CBF值进行测量,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测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检查之后,对照组CT平扫没有异常现象,其MTT、CBV、CBF分别为(5.6±0.5)s、(3.8±0.4)ml/100g、(42.6±9.3)ml/(100g·min)。观察组患者CT平扫也没有异常现象,其中25例患者发现和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灌注异常区,与对照组相比,MTT延长,CBV和CBF有所降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灌注成像对椎基底动脉TIA的诊断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在临床诊断椎基底TIA的时候,可以提供有利的影像学资料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末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60例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60例末节指骨基地背侧斯托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切开复位治疗,末节指骨过伸位,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穿入克氏针,在用钢丝进行加强。手术后撕脱骨折全部解剖复位,一个月拔出克氏针,6周后拔出钢丝。结果为60例患者手术后三个月进行随访,按照TAM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患者治疗评分为优有66例,评分为良有4例,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为100%。结论采用克氏针和抽出钢丝进行末节指骨基地背侧撕脱骨折的固定,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锤状指畸形的情况,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延长扩张与脑梗塞的相关性,加深对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认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50岁以上脑梗塞及非脑梗塞(对照组)患者各80例,分别经CT测量各患者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程度,总结其影像特征,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脑梗塞患者椎基底动脉(BA)的宽度、高度及偏移的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脑梗塞组BA宽度平均值为4.81±1.41MM,BA高度分级平均值为1.35±0.86,BA偏移分级平均值为0.85±0.83,显著高于对照组BA宽度平均值2.95±0.49MM,BA高度分级平均值0.31±0.47,BA偏移分级平均值为0.24±0.43,P<0.05。结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与脑梗塞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切除术与鞘膜翻转术治疗应用在睾丸鞘膜积液的临床价值以及效果。方法本次笔者通过不同切除方式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6例睾丸鞘膜积液患者予以平均分组,为参照组(n=33例)与实验组(n=33例),将实行鞘膜翻转手术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切除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睾丸鞘膜积液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睾丸鞘膜积液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术后肿胀对比参照组呈现P<0.05的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但是两组在术后体温方面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结论将切除术与鞘膜翻转术治疗应用在睾丸鞘膜积液中均可获得一定优势,但是切除术更值得借鉴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子宫绒毛膜癌患者,观察临床研究有效方法完成诊断以及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子宫绒毛膜癌患者10例。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实施疾病诊断,临床选择有效方法进行治疗,对临床诊治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子宫绒毛膜癌患者完成诊断后发现,子宫绒毛膜癌表现出显著的二维图像特征,患者的子宫动脉表现出的RI相对较高,此外表现出病灶区域血流丰富的特点。完成治疗后,表现为完全缓解的患者2例,表现为部分缓解的患者6例,表现为死亡的患者2例。10例患者均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骨髓移植反应、伪膜性肠炎反应、药物性肝损反应以及美尼尔综合征反应等系列药物反应。针对存活8例患者实施为期3年至5年的随访,均健在。结论针对子宫绒毛膜癌患者,临床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方法进行诊断,能够获得显著的效果,临床治疗后,患者生存率获得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显微手术中经侧裂-岛叶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颞上回切开皮层治疗,观察组予以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的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优良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肿清除率为92.5%,并发症发生率为13.3%,ADL优良率为80.0%;对照组的血肿清除率为75.0%,并发症发生率为33.3%,ADL优良率为60.0%,观察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脑出血的效果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用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对象选于2010年~2015年期间本院收治检查确诊为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其中30例采取常规手术方案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应用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手术方案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结果评估疗效后两组中均无患者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均达到100%,对比无差异性(P>0.05);于术后记录患者创面大小、愈合时间、肛门变形、肛门失禁情况,观察组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用肛瘘切除基底部缝合术方案治疗可更好缓解患者痛苦,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值得重视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局麻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慢性硬膜下血肿局麻下手术患者115例,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总结疗效及并发症。结果除2例患者死亡外,余113例患者获得较满意治疗效果,并随访3个月,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17%。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局麻下手术患者,单孔置管引流冲洗术或经颅穿刺微创引流术疗效均可,应根据病情,综合考虑,合理选择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温胆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方法将7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胆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治疗总有效概率更高,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症状改善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9例CSD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术前神经系统受损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及时行CT检查明确诊断,尽早钻孔引流血肿,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忻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肾活检病理检查,分析总结其临床病例特征。结果2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5例、肾病综合征13例(其中肾炎型7例、单纯型6例)、伴高血压1例、复发性肉眼血尿1例。肾脏病理检查结果(1)电镜有3例患者出现毛细血管腔内微血栓,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GBM增厚。(2)免疫荧光主要为GBM上皮下沉积IgG、C3等,少数伴有IgA、C1q、Fg、IgM沉积,且与IgG、C3相比沉积强度较弱。(3)光镜病理分期Ⅰ期6例、Ⅱ期14例。5例伴肾小管萎缩、7例伴肾小球球性硬化、1例伴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形成、1例伴节段性硬化。结论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肾炎型NS,且多发于学龄期男性,电镜显示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GBM增厚,免疫荧光显示以BGM上皮下沉积IgG、C3为主,病理分期以Ⅰ、Ⅱ期为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自然消散现象及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6年救治急性硬膜下血肿中22例血肿快速消散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病情变化,3~24小时内动态CT复查。如CT复查硬膜下血肿量减少,患者GCS评分无进行性下降,可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2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中,发现21例患者48~72小时内硬膜下血肿均自行消,其中1例转化为脑内血肿经手术治疗;2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彩超联用经颅多普勒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就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患者的随机分组,其中7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一彩超或者经颅多普勒进行检查,7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彩超联用经颅多普勒进行检查,就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彩超联用经颅多普勒的模式来进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还具备有特异性高跟灵敏度高的优势,并能够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风池、天柱配合艾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影响,探讨针刺风池、天柱配合艾灸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患者,在针刺双侧风池、天柱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针刺风池、天柱配合艾灸能有效改善脑部供血,缓解眩晕症状,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风池、天柱配合艾灸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晕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