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相应护理以及与医生的配合要点。方法选取48名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并对其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每位患者均在积极抗休克,并进行紧急手术救治,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挤压伤,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他47名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经过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在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争取时间做到快速有效的治疗,而护士与医师、病患及其家属与护士和医师之间的配合程度都非常重要,手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做好快速扩容;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严密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对制度及各项技术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同时与手术医师精准的配合也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这些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所在。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全麻在急危重病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危重病腹部手术患者400例,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200例,给予常规盲探或是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改良组患者200例,给予快速诱导后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对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患者成功救治比例、各项生命体征、完全清醒比例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而插管时间、死亡比例少于常规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插管喉水肿的比例显著高于改良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患者需要进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可视喉镜下插管,能够明显的缩短插管时间、明显增加插管成功比例、有效降低插管喉水肿的比例,明显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和平稳各项生命体征,安全性较高,适宜临床应用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8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病症包括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为妊娠合并症、分娩期并发症、妊娠特有疾病,其中产科出血的发生率比例最高;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导致孕产妇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异位妊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与正常孕产妇的产前检出率相比,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更低,而存在高危因素患者比例比正常孕产妇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过程中,首先应当具备较多的临床抢救经验,同时具有专业的知识,尤其要注意产科出血,还需要使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率及早期重症筛查率进一步提升,这样才能使急危重症发病率所有降低,同时使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优化流程运用到急危重症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急危重症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并持续改进,选择2017年1月—11月收治的88例危急重症剖宫产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16年同期收治的75例危急重症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室响应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护理不良安全事件、医护配合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并持续改进,可显著缩短手术室响应时间、手术开始时间,医护配合满意度高,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确保母子平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照霍尔三维结构模式理论,建立三维护理管理模式,逻辑维培养院前急救护士的批判性思维,改善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护理逻辑思维。时间维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知识维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体护理水平。院前急救中运用三维护理管理模式,持续改进质量结果,三维法护理培训后,院前急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大幅提高,急救意识增强,反应能力加快,医、护、驾配合更协调。患者急救成功率前后由81.02%提高到87.62%,患者满意度由81.98%提高到92.85%。结论三维护理管理模式保障院前急救护理流程顺利开展,提升了院前急救护理水平、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抢救时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危重症患者,收取例数为100例(收取时间-2016年1.20日至2017年1.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抢救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每组患者各50例,比较2组呼吸稳定时间及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急危重症患者——呼吸稳定时间(44.23±1.02)min,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急危重症患者复苏成功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值得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及评价急救知识宣教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治疗的89例急危重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例数分别为44及45例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救知识宣教,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及急救知识认知度等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急救知识认知度均较低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急救知识认知度高于且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残疾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急危重症患者急救知识宣教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急救知识认知度,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经口气管插管,实验组采取经鼻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自主拔管率、插管时间。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实验组自主拔管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实验组插管时间(78.39±14.79)S长于对照组(52.67±13.44)S,以上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时间较短,较适用于病情危重的患者,而经鼻气管插管虽然操作时间较长,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接受度较高,所以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插管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危重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症患者采取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管理,对比分析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班管理前后的交接班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交接班管理之后,急危重症患者的交接班效果和护理质量均取得了良好的改善,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交接班管理时,采取标准化沟通模式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交接班管理能够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急危重症患者的交接班效果和重症病房的护理质量均能够得到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病的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0月就诊的83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矽肺宁组和汉防己甲素组。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抗炎、平喘、止咳等治疗,并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在此基础上,矽肺宁组增加矽肺宁治疗;汉防己甲素组增加汉防己甲素治疗。比较(1)尘肺病缓解率;(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胸痛、咳嗽等症状积分和FVC、FEV1、血清铜蓝蛋白的差异。结果(1)汉防己甲素组对比矽肺宁组尘肺病缓解率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胸痛、咳嗽等症状积分和FVC、FEV1、血清铜蓝蛋白相似,P>0.05;干预后汉防己甲素组对比矽肺宁组胸痛、咳嗽等症状积分和FVC、FEV1、血清铜蓝蛋白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汉防己甲素治疗尘肺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预后和转归有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