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措施及其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从2009年到2012年间收治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儿童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吸氧、止咳祛痰、止喘等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根据患儿住院时间、临床表现、随访1年时间中患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次数以及发病的程度来分析判断。结果经过一年的时间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咳嗽、喘息的症状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并且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呼吸系统再次感染的次数也比对照组少。结论对于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症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匹多莫德颗粒辅助治疗,有利于患儿尽快康复,并可以减少再次发病的次数。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儿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抗感染、吸氧、雾化等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和随访1年期间再次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实验组患儿再次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采用匹多莫德颗粒辅助治疗,有利于迅速控制感染,减少复发。
简介:摘要目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采用雾化吸入的治疗法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2017年10月1日到2018年9月30日医治的2206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别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患儿采取雾化吸入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患儿。结果根据治疗效果判定疗效。2106例患儿中,1496例采取了雾化吸入疗法,炎症消退较快,效果较为明显,病程较短。710例采取常规的服药和静脉给药,病程比观察组长。结论雾化吸入疗法运用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能有效缩短患儿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同时能有效避免静脉给药带来的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0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500例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普通呼吸系统感染,观察组为严重呼吸系统感染,并选择5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对象,将其命名为参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验效果。结果在呼吸系统感染中,血清降钙素原、APACHE-Ⅱ、感染程度三者之间呈正比关系;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对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血清降钙素原与呼吸系统感染常以正比关系出现,因此血清降钙素原不仅可以作为判断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依据,还可以作为呼吸系统感染治疗的参照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4年7月—2016年6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收治的200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患者的病情感染程度分为2组,一组为严重感染组,一组为普通感染组,每组均有100例患者,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00名为对照组,对3组实验对象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严重感染组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感染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严重感染组、普通感染组、对照组3组之间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严重感染组、普通感染组、对照组3组之间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可以有效鉴别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的严重程度,能有效判断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中,起到了肯定的临床指导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依从性状况,分析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住院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我报告的问卷量表,随机选去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128名依从性查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干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平均住院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护理组的患者依从性为90.63%,满意度为96.88%;常规护理组的患者依从性为15.63%,满意度为82.8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周期,为患者减少了经济负担,为国家节约了卫生资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行为心理干预对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病患的预后的主要影响。方法从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病患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常规组合实验组,每组有病患30例。对两组病患都采用常规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干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病患则进行行为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而实验组病患的生活质量也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行为心理干预对老年呼吸系统细菌性感染病患的预后具有良好的影响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应用匹多莫德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对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72例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纳入观察研究中,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同时应用匹多莫德,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并随访3个月掌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发热、咳嗽及肺部湿罗音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随访复发率为2.8%,对照组分别为77.8%、1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治疗中应用匹多莫德,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促进康复,且可减少复发,安全性较高,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对品管圈管理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在本社区所管辖的范围内抽取80例患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患者比例是11。观察组予以品管圈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的基础护理。结果比较组间患者的自身疾病知识认知的评分以及口服药物认知的评分,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调查组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在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管理能帮助患者增加对自身疾病以及所服药物的了解,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35例显效,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38例满意,满意率为95%,高于对照组(65%)(P<0.05);实验组哮鸣音、喘憋、咳嗽、肺啰音等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接收10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另外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护患纠纷率为10.00%(5/50),患者拔管率为22.00%(11/50),对照组的护患纠纷率为20.00%(10/50),患者拔管率为40.00%(20/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同样存在有优势,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ICU危重患者不同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ICU收治各种重症患者致呼吸衰竭患者共78例,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72.35±2.4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18例,重症肺炎15例,急性肺水肿1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34例。78例患者分为两组序贯通气组37例,男性20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1.46±1.8岁;对照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72.21±1.6岁。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机械通气时间、AECOPD存活率、重症肺炎死亡率、ARDS死亡率、血气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不同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可缩短ICU住院时间,总住院天数缩短,VAP发生率低,重新插管率低,血气等指标改善明显,ICU存活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