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危重症低钠血症患者的可能原因及合理治疗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RICU内重症患者发生低钠血症51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低钠血症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合理治疗策略。结果1年内我院RICU病房共收治疗319例呼吸危重症患者,其中发生低钠血症51例,发生率为14.81%,死亡19例,死亡率达5.96%。前三位疾病为重症肺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脓毒血症,体重指数(BMI)低和APACHEⅡ(评分≥20分以上)2种因素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钠血症是RICU危重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积极救治可降低发生率和病死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于2011年08月至2016年08月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危重症哮喘患者4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予以β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以及茶碱类药物予以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PH值、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以及PaO2(动脉血氧分压)。结果治疗前,患者呼吸频率(38.7±8.61)次/min、心率为(144.32±22.13)次/min、PH值(7.11±0.46)、PaCO2(69.55±8.12)mmHg、PaO2(52.13±12.14)mmHg。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为(18.78±4.22)次/min、心率为(85.99±13.34)次/min、PH值(7.56±0.61)、PaCO2(35.79±7.45)mmHg、PaO2(93.11±15.46)mmHg。治疗前后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危重症哮喘患者,β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以及茶碱类药物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疗效十分突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当前老年内科危重症病例的病情特点和死亡原因,为提高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积累经验。方法收集入院后60岁以上老年人因各种原因救治无效的死亡病例42例,通过对入院诊断、检查、治疗和病情恶化后抢救过程、死亡原因等方面的分析,讨论和总结死亡病例的特点、救治经验以及有待改进的知识和技术。结果在两年中住我院内科总病例数为4312例,抢救病例517例,住院期间死亡的老年人42例,死亡人数占入院总人数的0.97%。其中入院后24小时内死亡者14例,占死亡病例的33.3%,其余大部分在入院两周内死亡。死亡主要原因有猝死(12例,28.6%),脓毒症(9例,21.4%),心肌梗死(3例,7.1%),窒息(5例,11.9%),跌倒(3例,7.1%),肺栓塞(3例,7.1%),脑出血(3例,7.1%),代谢紊乱(5例,11.9%)。结论应加强老年人危重症患者在急诊和入院时的快速诊断和处理能力,入院后的监护措施和系统分析、处理方法应规范化,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需从加强护理入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中的应用。方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患62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者32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者3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等情况,对比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危重症患者中,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损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提高危重病医学科医师气道管理的主动性,可以作为ICU医生标准治疗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急危重症患者178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8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呼吸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稳定时间相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所应用的呼吸支持方式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复苏体位应用比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应用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开放气道、鼻导管吸氧、面罩给氧、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呼吸机给氧等应用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急诊呼吸阶梯性方法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呼吸稳定率,缩短患者呼吸复苏时间,对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治疗效果均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征,为危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56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56例危重症手足口病嗜睡(100%)、肢体震颤(96%)、心率增快(84%)、持续高热(92%),高血压(56%),呼吸不规则(99%),高血糖(10.7%),危重症出现时间为病程的第2-5日,平均(3.1±1.1天)。白细胞数增高(大于15×109/L),56例均行病毒检测,其中肠道病毒71型48例,其他肠道病毒8例。56例均予呼吸支持、抗病毒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支持治疗,51例治愈,要求出院3例,2例死亡。结论危重症手足口病以EV71多见,起病急,变化快,早期识别危重症手足口病征象并积极治疗,可提高患儿治愈率或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抢救的危重症患者为例,在其中抽取6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加以益生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无明显差别,表示为P>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0天后,患者的营养指标得以明显改善,而且实验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26.67%,对照组为53.33%,26.67%<53.33%,并且,χ2=5.3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