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蛔虫症的超声表现多样性进行探讨。方法对36例蛔虫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蛔虫症中,27例为胆道蛔虫症,9例为肠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中,胆总管内12例,胆囊内6例,胆总管及胆囊内2例,胆总管与左肝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左肝管内及左外叶肝内胆管内1例,左内叶肝内胆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右肝管及右前叶肝内胆管1例,胰腺管内蛔虫1例。胆管内蛔虫的声像图纵切面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平行双线状强回声带,内夹无回声液性暗带,彩色多普勒于暗带内未探及血液信号,横切面呈同心圆、环中环、环内圆点、环内小等号样表现。胆囊内蛔虫表现为胆囊内弧形、麻花形、卷曲形、S形等线状光带。胰腺管内蛔虫表现为扩张的胰腺管为实性强光条充填。肠腔内蛔虫,单条蛔虫表现为蠕动的带状、卷曲状或s状平行光带,当肠管内虫体较多时可扭结成团块状,内呈多线条征,其中1例并小肠下段不全性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蛔虫症是一种简便、实用、及时而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诊治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胆道蛔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治和口服硫酸镁及左旋咪唑治疗,观察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诊治胆道蛔虫症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fMRI技术分析针刺缺血性中风患者足三里阳陵泉对脑fMRI的影响。方法将2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缺血性中风基本治疗;治疗组采用缺血性中风基本治疗加针灸足三里阳陵泉,每例病人分别在治疗过程中各做一次fMRI,同时使用工作站专业脑功能磁共振图像后处理软件。结果取足三里穴激活区主要为双侧颞中回、额中回、额上回,同侧岛叶、枕上回以及对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岛盖、角回等。取阳陵泉激活区主要为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海马旁回、扣带回、基底节、桥脑、小脑等脑区;电针连接足三里阳陵泉激活区主要为双侧颞中回、额中回、额上回,同侧岛叶、枕上回以及对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岛盖、角回、顶叶、海马、海马旁回、扣带回、基底节、桥脑、小脑等脑区;对照组在fMRI图像上有部分区域出现激活信号,与治疗组相比,其激活区数目和范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阳陵泉,能促进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康复,联合取穴,激活的脑区范围明显扩大,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应用小儿惊风七里散对小儿热性惊厥预防与治疗。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就诊诊断热性惊厥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炎退热、抗惊厥药、治疗原发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惊风七里散治疗。比较两组之间治疗1周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48例出现惊厥复发者18例,占37.50%;观察组48例,出现惊厥复发者8例,占16.67%;对照组出现癫痫5例,占10.42%,观察组出现癫痫2例,占4.17%。观察组惊厥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癫痫出现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惊风七里散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具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加合谷、足三里治疗人流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给予针刺耳穴加合谷、足三里,观察两组人工流产综合症的症状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无疼痛5例,轻、中、重度疼痛分别14例、10例、1例;对照组无疼痛者1例,轻、中、重度疼痛分别为11例、12例、6例。治疗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11例,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19例,对照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22例;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8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明显多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能显著降低人流综合症的疼痛程度,并能减少人流综合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