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儿童胆囊蛔虫症的认识。方法回顾1例儿童胆囊蛔虫症患者症状、体征、诊疗经过,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儿腹部肝胆脾彩超检查考虑胆囊蛔虫症(胆囊内强回声光团大小约1.0×0.3cm),经驱虫治疗(甲苯咪唑片,0.1g,口服,2次/日,连服3天)后临床症状缓解,复查肝胆脾彩超胆囊内未再见强回声光团。结论儿童胆囊蛔虫症临床少见,超声诊断为首选,多经内科治疗可缓解,少数有外科手术指征者须手术治疗。

  • 标签: 儿童 胆囊蛔虫症 超声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蛔虫症的超声表现多样性进行探讨。方法对36例蛔虫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6例蛔虫症中,27例为胆道蛔虫症,9例为肠道蛔虫症。胆道蛔虫症中,胆总管内12例,胆囊内6例,胆总管及胆囊内2例,胆总管与左肝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左肝管内及左外叶肝内胆管内1例,左内叶肝内胆管内2例,胆总管内后向上活动至右肝管及右前叶肝内胆管1例,胰腺管内蛔虫1例。胆管内蛔虫的声像图纵切面表现为扩张的胆管内平行双线状强回声带,内夹无回声液性暗带,彩色多普勒于暗带内未探及血液信号,横切面呈同心圆、环中环、环内圆点、环内小等号样表现。胆囊内蛔虫表现为胆囊内弧形、麻花形、卷曲形、S形等线状光带。胰腺管内蛔虫表现为扩张的胰腺管为实性强光条充填。肠腔内蛔虫,单条蛔虫表现为蠕动的带状、卷曲状或s状平行光带,当肠管内虫体较多时可扭结成团块状,内呈多线条征,其中1例并小肠下段不全性梗阻。结论超声诊断蛔虫症是一种简便、实用、及时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胆道蛔虫 肠道蛔虫 声像图 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蛔虫病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对2例肠道蛔虫病患者行钡造影检查。结果2例肠道蛔虫病X线表现均有不同程度胃肠功能不良改变,直接征象为肠道内钡虫影。结论X线造影检查对肠道蛔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直接发现蛔虫找出病因。

  • 标签: 肠道蛔虫病 钡造影 X线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蛔虫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因腹痛症状就诊的17例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治疗及其它辅助检查,对病例进行随访、复查以及结果分析。结果17例患儿超声检查肠腔内均见蛔虫样回声,其中1例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经驱虫治疗后均在粪便中找到蛔虫,且腹痛缓解或消失。结论高频超声在小儿肠道蛔虫症中的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作为首先的影像学检查。

  • 标签: 小儿肠道蛔虫症 诊断 高频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诊治胆道蛔虫症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胆道蛔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进行诊治和口服硫酸镁及左旋咪唑治疗,观察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诊治胆道蛔虫症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胆道蛔虫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道蛔虫症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小儿肠道蛔虫症患者进行病原学诊断、血常规诊断和高频超声诊断,比较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分析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病原学检查法诊断符合数为73例,误诊数为13例,漏诊数为8例;血常规检查法的诊断符合数为79例,误诊数为8例,漏诊数为7例;高频超声诊断符合数为92例,误诊数为2例,漏诊数为0例;诊断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道蛔虫症诊断准确率高,有利于提高诊断效率。

  • 标签: 高频超声 小儿肠道蛔虫症 可行性 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足三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是针灸临床常用腧穴,作者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查阅、梳理和分析,系统归纳了足三穴的概念、出处、取穴、刺灸方法、主治、常用配伍、现代研究及预防保健。

  • 标签: 足三里 经穴 总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fMRI技术分析针刺缺血性中风患者足三阳陵泉对脑fMRI的影响。方法将2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缺血性中风基本治疗;治疗组采用缺血性中风基本治疗加针灸足三阳陵泉,每例病人分别在治疗过程中各做一次fMRI,同时使用工作站专业脑功能磁共振图像后处理软件。结果取足三穴激活区主要为双侧颞中回、额中回、额上回,同侧岛叶、枕上回以及对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岛盖、角回等。取阳陵泉激活区主要为双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海马旁回、扣带回、基底节、桥脑、小脑等脑区;电针连接足三阳陵泉激活区主要为双侧颞中回、额中回、额上回,同侧岛叶、枕上回以及对侧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岛盖、角回、顶叶、海马、海马旁回、扣带回、基底节、桥脑、小脑等脑区;对照组在fMRI图像上有部分区域出现激活信号,与治疗组相比,其激活区数目和范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足三阳陵泉,能促进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康复,联合取穴,激活的脑区范围明显扩大,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功能磁共振 脑中风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足三穴位敷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称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在心衰诊疗指南相关治疗同时配合足三穴位敷贴,记录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定、NT-proBNP、LVEF、中医证侯积分变化。结果足三穴位敷贴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NT-proBNP、LVEF、中医证侯均有所改善,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足三穴位敷贴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NT-proBNP、LVEF、中医证侯。

  • 标签: 穴位敷贴 足三里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应用小儿惊风七散对小儿热性惊厥预防与治疗。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就诊诊断热性惊厥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炎退热、抗惊厥药、治疗原发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惊风七散治疗。比较两组之间治疗1周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48例出现惊厥复发者18例,占37.50%;观察组48例,出现惊厥复发者8例,占16.67%;对照组出现癫痫5例,占10.42%,观察组出现癫痫2例,占4.17%。观察组惊厥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癫痫出现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惊风七散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小儿惊风七里散 小儿热性惊厥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三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治疗组于术后6小时后给予足三穴位按摩,对照组给予术后护理常规。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后产妇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发生腹胀的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给予按摩足三穴位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缓解术后引起的腹胀,使患者尽早排气。

  • 标签: 足三里 穴位按摩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在社区更好地进行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与居家护理。方法资料来源于社区内2010-2012年之间发生的68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为8个月-4岁,平均年龄为2.3岁。结果68例患者全部缩短了治疗天数,康复痊愈。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及居家护理指导,可以更好地促进手足口病的治疗,控制传播。

  • 标签: 手足口病 预防控制 居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足三穴预防产后尿储留的效果。方法把100例顺娩产妇按住院号奇偶数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实验组于顺产后半小时予针刺足三穴,对照组采用常规诱导方法促产后排尿。结果实验组6小时内自解小便的概率达96.7%,对照组6小时内自解小便的概率为85.3%,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针刺足三对于预防产后尿储留简单易行,能有效的促进产妇排尿,无副作用,效果满意。

  • 标签: 针刺 足三里 产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加合谷、足三治疗人流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给予针刺耳穴加合谷、足三,观察两组人工流产综合症的症状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无疼痛5例,轻、中、重度疼痛分别14例、10例、1例;对照组无疼痛者1例,轻、中、重度疼痛分别为11例、12例、6例。治疗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11例,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19例,对照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22例;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8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明显多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症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能显著降低人流综合症的疼痛程度,并能减少人流综合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流产综合症 合谷 足三里 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