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期肩周炎患者,运用针刀配合肩关节液压扩张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按要求完成治疗和随访的单肩患病的病人6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方位松解理念的指导下,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采取针刀松解肩周关键粘连部位、肩关节腔药物注射进行液压扩张松解,术后配合手法推拿松解等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本方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有起效快、疗程短、疗效好、不易复发等特点,这可能与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各种方法起协同作用有关,是粘连期肩周炎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 标签: 粘连期肩周炎 针刀治疗 液压扩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影响颅(ICP)增高的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68例持续ICP监测患者ICP增高原因。结果ICP动态监测过程中发现ICP变化受颅、颅外诸多因素影响。根据影响ICP的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准确判断影响ICP变化的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ICP增高得到准确、及时、有效的解除,能极大提高颅脑疾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

  • 标签: 颅内压 监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子宫腔粘连的原因,提高子宫腔粘连超声诊断率。方法对经宫腔镜手术证实为宫腔粘连的30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宫腔粘连术前行超声检查27例,超声提示宫腔粘连5例,提示宫腔积液2例,提示宫内异常回声团9例,诊断宫腔正常11例,27例IUA的超声诊断率18.5%,诊率81.5%。结论超声容易诊宫腔粘连,对高危患者需仔细观察分析宫腔及内膜情况,特别注意细微的声像图特征,减少诊,提高诊断率。

  • 标签: 子宫腔内粘连 超声检查 漏诊
  • 简介:摘要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5月前无意中发现腹部有一儿头大包,无明显疼痛,伴腹胀,而就诊。查体腹部可触及一上达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外侧超过腋中线的巨大包,囊性感,表面光滑,移动性差,边界不清,无压痛,表面未闻及血管杂音,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

  • 标签: 巨大子宫肌瘤 子宫浆膜下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支气管腔的检出率及影像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行胸部CT扫描的患者资料,计算痰的检出率,总结其CT特征。结果500例胸部CT检查的患者支气管痰检出率11.4%,且痰影像表现各异。结论支气管内痰具有多样性、可变性的特殊表现,能特征性的提示支气管内炎症的存在。

  • 标签: 多层螺旋CT支气管痰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液压垫预防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平卧病床后压力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手法皮肤按摩,实验组除定时翻身,采用规律液压垫按摩。分别予入院前,入院后1天,入院后3天,入院后7天,进行Braden评分并记录。结果两组患者的Braden疮评分、疮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舒适度、干预后VAS评分及对护士操作满意度方法,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液压垫对于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皮肤损伤起到预防作用,并降低褥疮风险,提高了患者的卧床舒适度。

  • 标签: 液压垫 卧床 压力性皮肤损伤 Braden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症患者颅脑灌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了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脑部疾病治疗的27例病患,对本次参加实验的所有病患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对其颅压进行有创监测,即将微型的传感器植入病患颅进行监测,分别使病患进行平卧,后将床头抬高,分别为10°、20°、30°、40°等进行监测。结果在床头处于0到40°之间时病患的颅与床头的角度呈现负相关关系;病患的平均动脉压与床头的角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当床头高度在0到30°时,病患的脑灌注有上升趋势,但床头高度超过40°时,成下降趋势。结论体位是影响危重症病患颅、脑灌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将病患的床头抬高30°左右对于病患来说是非常适宜的体位,不仅可以有效的使颅降低,同时还可以使得血压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正常数值,避免脑供血不足等情况的发生,有效的降低病患在手术后由此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等情况。

  • 标签: 危重症 颅内压 脑灌注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VSD持续封闭负吸引术应进行治疗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总结护理经验并区别于其他VSD应用患者的不同之处。方法对18例脑脊液患者应用VSD技术行感染的机会,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并避免采用有创减少脑脊液而采用腰大池穿刺等操作,因此,有效的专科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结果18例患者中16例保持了完好的负引流,伤口未发生逆行性感染,均愈合良好,2例患者发生引流堵塞,经更换VSD敷料后,亦未发生感染,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满意疗效并出院。结论对应用VSD治疗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患者给予精心护理,可控制脑脊液流量,防止脑脊液滞留,减少换药次数,防止发生逆用于脑脊液患者的护理方法和经验。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VSD 脑脊液漏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寰枢椎侧螺钉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患者施行经寰枢椎侧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经10~22个月的随访,术后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植骨均达骨性融合。结论经寰枢椎侧螺钉固定有利于上颈椎稳定性重建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寰椎 枢椎 内固定 侧块螺钉 寰枢椎不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颅(ICP)的影响。方法采用颅监测技术评估76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分别观察并比较头部抬高的角度,引流管放置的高度和镇静镇痛后的基础护理对颅峰值的影响。结果头部抬高30~40°ICP值明显低于平卧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引流管置于比标准高度高于5cm或低于5cm,其ICP峰值与将引流管放置于标准高度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镇静镇痛后进行基础护理操作中ICP峰值明显低于镇静镇痛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防止开颅术后患者ICP值的异常波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镇静镇痛 系统性护理干预 颅内压监测
  • 简介:摘要总结脱水剂甘露醇应用时机及临床适用症,收集脱水剂甘露醇患者使用情况,总结甘露醇使用原则及并发症。经过总结临床使用经验认为对于甘露醇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否则会出现甘露醇使用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不应盲目使用甘露醇,要严格掌握甘露醇使用指征,严防甘露醇使用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脱水剂 甘露醇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动态颅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脑室穿刺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手术中放置密闭的脑室外引流管,连接监护仪,持续观察记录ICP指数。结果63例患者行术后监测,根据ICP值的变化,合理使用脱水剂,其中56例症状改善,病情平稳,4例成功抢救,1例监测探头脱出,2例病情变化死亡。结论动态颅监测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通过ICP值波动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救治赢取时机,降低了术后死亡率及致残率。

  • 标签: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护理 穿刺术 颅内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监测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持续有创颅检测,并依据颅变化情况,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结果ICP水平正常1例,轻微增加1例,预后情况良好;ICP中度增加患者中预后良好23例,不良3例,死亡1例;ICP水平高于5.33kPa患者中,预后不良3例,死亡1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持续颅动态监测,可及时准确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颅脑损伤的预后效果。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外引流连续监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颅的动态变化,分析外引流与颅压下降之间的时间量效相关性,明确颅监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外科重度颅脑外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颅监护及常规监护组,颅监护组常规脑室穿刺监测颅;常规监护组平均24复查血常规、电解质、渗透及头部CT扫描来检查颅内情况变化。结果颅监护组给予脑室内置管监测颅,置管后外引流脑脊液患者26例。常规监护组30例,给予甘露醇18例,给予过度通气12例。颅监护组颅压低于15mmHg患者11例,常规监护组由于未监测颅,情况不详。颅监护组颅感染患者3例,常规监护组未见感染。颅监护组脑室扩大患者2例,常规监护组脑室扩大13例。颅监护组渗透压低于320mOsm/kg患者22例,常规监护组10例。两组患者均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颅监护组预后好转24例,预后差11例,常规监护组预后好转16例,预后差15例,颅监护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监护组。结论颅监护连续监测颅动态变化,并及时外引流脑脊液治疗颅升高,临床效果可靠。

  • 标签: 颅脑外伤 检测 颅脑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创颅(ICP)监测实施降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将连续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是否行ICP监测随机分为观察组(ICP监测)和对照组(未行ICP监测),观察组45例于入院后48小时内行持续颅监测,控制颅维持在20mmHg以下,对照组45例未行ICP监测,依据症状降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与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14d、60d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ICU治疗时间稍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有创颅监测实施降颅治疗,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有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有创颅内压监测 降颅压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颅(ICP)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取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82例为分析对象,并根据持续有创ICP监测的应用与否分为监测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式,监测组根据ICP监测结果,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案;并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探究有创ICP监测在重型颅脑创伤治疗中的意义。结果监测组患者治疗综合有效率为78.0%,高于对照组的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监测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能够更加客观、准确的掌握病情变化,提升临床诊疗效果。

  • 标签: 有创ICP监测 重型颅脑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