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预测维吾尔族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局部晚期的食管鳞癌患者28例,采集维吾尔族食管癌患者接受放化疗前后的静脉血,同时收集健康对照组血,对各组血清进行iTRAQ标记及蛋白质谱检测,最后通过蛋白分析软件筛选差异蛋白。结果放化疗前后食管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对,分别筛选出83个、112个差异蛋白,患者放化疗前组与放化疗后组比对,共筛选出24个差异蛋白。结论SAA、补体、组蛋白、CRP等,与既往研究结论相似,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结果可靠性。有些近年来研究热门的新蛋白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等,对诊断肿瘤及研究肿瘤侵袭性有很大意义,且IGF被认为与肿瘤的化疗抵抗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治疗干预措施对维吾尔族患儿雾化吸入疗效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将临床确诊的喘息性支气管炎41例,支气管肺炎87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给予精通维吾尔语的医护人员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等相应的综合治疗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症状缓解率、平均住院天数。结果128例患儿雾化治疗,治疗组65例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总有效率为77.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总有效率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维吾尔族患儿雾化吸入疗效因素是通过综合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使用相同剂量芬太尼,维吾尔族与汉族无痛人流术中使用丙泊酚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门诊ASAI级早期需人工流产维吾尔族(W组)患者40例,和汉族(H)患者40例。全部以静脉注射芬太尼1ug/kg开始诱导,2分钟后以50m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丙泊酚至受术者意识及睫毛反射消失,操作中患者如果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至体动反应消失;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体动例数与需要铺助呼吸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MAP、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H组患者丙泊酚用量(mg)(123.07±28.4)均明显多于H组(107.05±22.3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W族苏醒时间(s)(364.4±178.1)与H组(386.7±161.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3例维吾尔族及17例汉族12岁以下植入人工耳蜗的耳聋儿童进行术后1月的听觉康复效果评估,初步探讨12岁以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后在术后1月的听觉效果。方法患儿术前均完善相关听力学检查,在全麻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术后一月开机后采用标准评估程序,对测试对象进行听觉能力评估。结果分别评估患者0.5k、1.0k、2.0k、4.0kHz的助听听阈,维族患儿提高平均值分别为45.00±4.44dB、45.00±5.83dB、46.46±5.39dB、34.17±5.45dB;汉族患儿提高平均值分别为45.00±7.35dB、47.00±5.38dB、50.20±4.49dB、52.06±4.55dB。结论人工耳蜗能够帮助重度听力障碍者改善听力,无论是维吾尔族患儿还是汉族患儿助听阈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为今后维吾尔族术后康复训练、听力师调节程序及制定维语词汇量表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人群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巴州人民医院住院由冠脉造影确诊的维族CHD患者358例;对照组361例。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静脉血清CRP值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并结合冠脉造影情况,探讨CRP与CHD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CHD组血CRP水平(6.67±1.69)m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5±1.32)mg/L(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其他危险因素作用后发现,血CRP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8,95%CI1.075~4.305;P=0.021)。CHD组中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血CRP水平也随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本研究人群血CRP是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CRP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性,其可以作为CHD发病的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引导下,结合心内科实际情况,探讨汉族护士应用维吾尔语和汉语(双语)为维吾尔族患者实施护理,即“双语型”优质护理服务在维吾尔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9例维吾尔族前壁心肌梗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分为研究组(92例)和对照组(97例),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研究组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双语型”优质护理。结果实施“双语型”优质护理后的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就医依从性、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维吾尔族前壁心肌梗塞患者中应用“双语型”优质护理,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就医依从性、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焦虑发生率降低,加深了护患沟通及信任,提高维吾尔族患者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成人腰椎椎弓根横径CT测量值,建立新疆维吾尔族成人腰椎椎弓根横径的CT测量数据库,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成人腰椎椎弓根横径男、女性别差异,为临床诊疗新疆维吾尔族成人腰椎疾病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志愿者120名,男性60名,女性60名;对上述实验对象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Emotion6型六排螺旋CT机进行全腰椎CT螺旋扫描及三维重建,测量腰1-5椎体双侧椎弓根横径数值,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疆维吾尔族成年男性L1-L5椎弓根横径分别为7.26±1.52mm、8.09±1.93mm、9.53±2.01mm、11.7±1.46mm、15.54±2.71mm;成年女性L1-L5椎弓根横径分别为6.80±1.74mm、7.27±1.0mm、8.04±0.96mm、9.81±0.83mm、14.03±0.94mm。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成人男、女椎弓根横径有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盐酸纳布啡(Nalbuphinehydroch1oride)和舒芬太尼(Sufentanil)在全麻插管诱导时的呛咳反应。方法选择维吾尔族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为I或Ⅱ级,年龄32~70岁,体重46~93kg,随机法分成实验组(盐酸纳布啡0.2~0.3mg/kg)和对照组(舒芬太尼0.2~0.4ug/kg),每组30例,在10S内静脉推注盐酸纳布啡或舒芬太尼后观察60S内患者的呛咳反应,并行记录。结果在纳布啡组或舒芬太尼组呛咳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26.7%(P<0.05)。结论在维吾尔族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时应用盐酸纳布啡诱导可以显著地减少全麻气管插管时呛咳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末二氧化碳监测(ETCO2)在维吾尔族患者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为防治手术过程中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9月我院维吾尔族手术全麻患者267例,回顾分析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应用效果。结果共处理18例麻醉期间的异常情况,其中插管误入食道者3例,机械通气不足者3例,机械通气过度者2例,小气道阻塞者2例,连接处脱离、螺纹管扭曲及机械故障者4例,钠石灰耗竭者3例,手术过程过度牵拉致导管移位1例。结论呼末二氧化碳(ETCO2)监测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应用于手术麻醉的监护中,灵敏性高,能及时发现全麻期间呼吸功能不全及机械故障等异常情况,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