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选择性深低温对猴脑结构和神经元微管蛋白MAP-2表达的的影响。方法4-10岁健康恒河猴8只,随机分为2组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冷灌注组(简称深低温组,n=5),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常温灌注组(简称常温组,n=3)。常温下临时阻断双侧颈部血管10分钟后,通过一侧颈内动脉冷灌注,同侧颈内静脉回流,阻断其它颈部血管,建立选择性脑局部体外循环通路,降低脑温至18℃,60min恢复脑血流,实验动物自然复苏。脑组织多取材石蜡包埋切片行光镜检查及MAP-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深低温组脑组织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常温组示神经细胞溶解坏死。常温组与深低温比较,MAP-2表达下降(P<0.01);结论选择性深低温能够降神经元Map-2的崩解从而减少脑缺血对神经元的破坏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童手足口病治疗方法。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4年11月700例儿童手足口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0例。第一组所有病例无利巴韦林禁忌症,治疗方案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天,用葡萄糖注射液按0.1%浓度配制后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同时静脉滴注维生素B6、维生素C,口服清热解毒口服液、维生素B2片;第二组治疗方案热毒宁注射液按成人剂量的一定比例,用葡萄糖注射液配制后静脉滴注,一日一次,其余治疗同利巴韦林组。两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考虑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观察体温正常、疱疹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每支热毒宁的价格是每支利巴韦林价格的115倍。结论在无利巴韦林禁忌症的前提下,首选利巴韦林治疗,可为患者节省大量药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甲状腺手术中选择全麻的必要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块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对照组采用C4横突一针阻滞法。记录患者麻醉前(T1)、切皮时(T2)、分离瘤体时(T3)、手术结束时(T4)4个时间点的脉搏(HR)、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与同组T1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2、T3、T4时间点的SBP、DBP显著增高,T2、T3时间点的HR显著增快(P值均<0.05),T3时间点的SPO2显著降低(P值<0.05);实验组T2、T3、T4时间点的SPO2、SBP、DBP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T2、T3、T4时间点的HR、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T3、T4时间点的SP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麻醉有效率为100%(2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全麻相对颈丛麻醉有很大优势,在基层医院中行甲状腺手术选择全麻很有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最佳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A组)与对照组(B组),观察组行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对照组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比较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选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创伤,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非常值得各医院临床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责任节段”判定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7年7月诊治的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3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61~78岁,平均71岁,病程1~5年。所有患者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判定“责任节段”,根据“责任节段”进行相应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或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随访期间,根据JOA评分及VA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明确“责任节段”单节段29例,双节段5例。3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9~24个月,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能准确判断“责任节段”,减少对无症状部位的减压操作,减少手术创伤,对于术前减压范围的选择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临床对肛瘘治疗的手术方式进行选择与评价。方法将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住院部收治的肛瘘患者共计50例纳入研究,遵循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肛瘘切开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采取肛门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肛门括约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92.00%(23/2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6.00%(24/25),两组手术成功率对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肛门括约功能恢复有效率为68.00%(17/25),观察组为88.00%(22/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肛门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与肛瘘切开切除术相当,但在术后肛门括约功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可作为基础手术方案,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