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黔东南农村侗族留守老人眼病构成情况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2012年6月采取整群分居抽样对镇远县和榕江县各4个乡镇农村侗族留守老人258例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等常规眼科检查,按照疾病分类统计。结果各种眼病中白内障居第一位,131例(50.78%),其他眼病依次是屈光不正67例(25.97%),翼状胬肉38例(14.73%),眼底病12例(4.65%),青光眼6例(3.10%),角膜病4例(1.5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防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根治白内障盲,提高人群白内障手术覆盖率,同时深入农村基层,进行眼病普查及卫生宣教是减少或避免眼盲发生的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滇、渝两地部分农村300名留守老人居家护理的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用自设调查表,采用访谈法和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150名重庆和云南农村6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人进行调查。结果1.两地使用农村合作医疗支付为主的农村留守老人对居家护理的需求程度最高(39.3%),明显高于使用其他方式支付的老人(P<0.05);2.健康状况是影响重庆地区对居家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而医疗支付方式是影响云南地区对居家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滇、渝两地使用农村合作医疗支付的农村留守老人对居家护理的需求程度最高,健康状况和医疗支付方式分别是重庆和云南两地居家护理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离年龄与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的影响。方法对264名留守儿童与220名非留守儿童利用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儿童孤独感量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的社交问题、攻击行为、外化行为、行为问题、焦虑抑郁以及内化性为问题得分上均低于留守儿童;在对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留守时间×分离年龄方差的时候,两组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因子得分并不显著;而儿童的抑郁与行为问题躯体主诉、思维问题、焦虑抑郁、内化行为等因子上分离年龄与留守时间效应较为显著,行为问题总分上分离年龄与留守时间交互效应边缘较为显著。结论留守引起的亲子分离对儿童行为适用于情绪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幼儿时期与父母分离,分离的时间无论长短,均会儿童的行为与情绪产生不利影响,但年龄较大的时候与父母分离,分离时间越长,对儿童行为与情绪的影响更为严重。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女教职工重大疾病筛查结果的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612名参加南充市医保中心联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的西华师范大学女教职工重大疾病筛查的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参加本次筛查的女教职工人数612人,其中乳腺红外线检测出患有乳腺疾病的有204人(检出率为33.7%),乳腺肿瘤标志物(CA153)升高者1人,卵巢肿瘤标志物(CA125)升高者9人,宫颈液基细胞病检异常者128人(检出率20.8%)。结论该校女教职工乳腺疾病和宫颈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治疗;定期健康筛查对女性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收集我院健康管理中心2011年及2012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健康体检资料及体检结果,分析比较女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发病趋势,为做好女性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全面了解女性健康情况,设计检查女性疾病的健康体检方案,采用标准的体检方法及女性个性化体检项目进行检查。结果2011年58786名女性体检者及2012年63556名女性体检者中,两年女性疾病统计,发病率乳腺增生病居首位,除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率下降外,阴道炎、宫颈炎症、宫颈病变、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病发病率均在增高。结论女性疾病发病率2012年较2011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工作在保障广大女性健康方面凸显重要,因此女性定期及个性化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异常体征与及时进行健康管理干预,将疾病消灭于萌芽时期,为女性朋友健康提供超前保障,是保护广大女性、提高女性健康水平的最好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心理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自2010年5月~2014年3月对山西农业大学全部大一至大三女学生进行调查,全部女生共计1344例。根据学生是否存在痛经情况,将全部学生分为痛经组327例,健康组1017例。采用自述的形式,分析全部女大学生的心理情绪状态。观察两组学生上述负面情绪发生情况。针对痛经女大学生,给予对症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学生SAS平均得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学生进行观察发现,痛经组学生负面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学生(P<0.05),全部学生经护理后,痛经缓解率75.5%,治愈率47.1%。结论负面情绪是痛经发生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改善学生的痛经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女大学生的乳房保健知识与重视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高等院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医学高校18~25岁的医学与非医学专业本科女大学生各658人和223人,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按要求填写后当场收回,原始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结果女大学生中进行乳房自查(BSE)的仅占19.2%,不知道方法的达40.34%,未意识到重要性的高达43.28%。掌握BSE最佳时间和频率的分别为11.1%和2.4%。不知道乳房清洁使用温水占21.57%。采取乳房保健措施中,晚上睡觉不戴胸罩的占56%。是否为医学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年级、中学有无学习生理卫生课程的学生对乳房保健知识掌握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来源依次为电视报刊(55.2%)、网络(53.2%)、亲友(40.5%)、专业人员(18.3%)、讲座(12.5%)、其他(20.4%)。其中87.9%的女生希望能了解乳房保健知识。结论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认知度普遍较低,其中医学生较非医学生认知稍全面,但仍存在不足。女大学生缺乏BSE的意识与知识,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对女生进行乳房保健的普及教育,进行BSE的指导,以满足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新入伍女兵集训期间心理弹性状况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针对女兵开展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某部队2013-2014年入伍的240名新入伍女兵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200名新入伍男兵作为对照组。采取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对集训前后女兵的心理弹性状况进行测试,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集训前240名新入伍女兵的心理弹性水平总分为62.74±8.15分,男兵的心理弹性水平总分则为66.92±8.6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集训后,女兵的心理弹性水平总分为68.56±8.47分,明显高于集训前(P<0.05)。不同学历、是否有工作经历的新入伍女兵之间心理弹性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入伍女兵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低于男兵,学历和工作经历是女兵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在入伍集训中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适应性训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住院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符合ICD-10关于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80例首次发病、新入院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教育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由医师与护士针对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并有计划地对每位患者完成一定量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单用药物治疗,护士没有制定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只针对不同个体出现的健康问题予以一般性的指导,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为评定工具,在入组前及治疗后第4周、第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教育组总积极因素及总评估增分值大于对照组(P<0.001),总消极因素减分值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识,体改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