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应用MRI、CT检查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51例于我院检查的疑似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全部患者均实施CT与MRI检查和诊断,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疑似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确诊结果阳性39例、阴性12例;CT检查阳性35例、阴性16例;MRI检查阳性37例、阴性14例。疑似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MRI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2.31%)、特异度(85.71%)、准确性(96.08%)均高于CT检查2种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通过MRI检查的准确性较高,是临床之中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早期重要的诊断方式,应予以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比较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采用MRI和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进行检查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82例,分别比较CT及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分期中的准确率。结果采用MRI诊断,Ⅰ期有25例(30.48%),Ⅱ期有27例(32.93%),Ⅲ期有26例(95.12%);CT检查,Ⅰ期有14例(17.07%),Ⅱ期有23例(28.04%),Ⅲ期有25例(30.48%),CT检查的阳性率明显低于MRI诊断的阳性率(P<0.05)。结论针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MRI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诊断的准确率,能比较明确的反映出患者病变的程度,误诊的机率非常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采用髋关节X线摄片检查,测定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参照时间顺序进行记录,比较不同时间顺序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数据的差异。结果3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由于股骨头塌陷导致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均明显缩小,并随着病程的延长呈降低倾向,不同时间AB、BC数值,AB/BC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均明显小于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情发生与发展股骨头影像学数据具有紧密的关系。结论髋关节X线摄片检查有助于早期预测股骨头坏死病情的发生与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17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全部病例行髋关节MRI、X线片及CT检查。结果在17例27髋中,双侧患病10例,单侧患病7例。CT扫描3髋阴性,X线平片4髋阴性。结论在临床上凡是有髋部疼痛、髋部外伤、长期酗酒及服用激素者都应行MRI检查,MRI是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为准确、早期的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应用CT和MRI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研究对象,99例患者均做CT、MRI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独应用CT检查诊断,和联合MRI检查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意义。结果经CT检查,3例为疑似病例,16例为Ⅰ至Ⅱ期,27例为Ⅲ期,53例为Ⅳ期,CT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阳性检出率为51.61%;未检出率为3.03%,误诊率12.12%。MRI检查结果显示31例为I至Ⅱ期,68例为Ⅲ至Ⅳ期,早期检出率为100%,CT的早期检出率低于MRI,二者之间比较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简介:摘要X线平片、CT及MRI能够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种方法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以MRI最为敏感,可发现0期及Ⅰ期病变,并能预测股骨头的晚期塌陷情况。CT较MRI次之,亦能发现部分0期及Ⅰ期病变。X线平片较差,仅能发现部分Ⅱ期病变。对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病原因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行MRI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MRI表现,探索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可行性。方法4月龄健康Wistar大白鼠30只,随机分成两组,通过肌注糖皮质激素及强迫运动方式制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4周后进行MR检查,测量股骨头信号强度值,并取股骨头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大鼠股骨头坏死的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表面局部凹陷。实验组大鼠股骨头多为混杂信号,测量的均值信号强度较对照组股骨头在T1WI、T2WI、T2WISPIR、3D-WATSc均减低。骨小梁变细且断裂,骨细胞排列紊乱,严重变性。结论肌注糖皮质激素加强迫运动制作大鼠股骨头无菌坏死模型方法可靠。用MR扫描证实早期模型的形成可行。
简介:摘要本文就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观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就某院2010年08月至2011年11月就医的60例有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将6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治疗前治疗组出现骨髓水肿情况的发生率为75.61%。在治疗前对照组出现骨髓水肿情况的发生率为78.57%(P>0.05),两组相较而言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经过24周的治疗后,在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26%;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32.56%(P>0.05)。由此可见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的前后对比分析发现,治疗组中治疗前的Harris评分则低于治疗后(P<0.01),而治疗前的VAS评分要高于治疗后(P<0.01)。而在对照组中其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却没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临床实验证明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时,加味青娥丸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脂联素等因子水平,并且能够起到改善骨髓水肿等情况,是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所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CT和X诊断效果对比,讨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分为CT组和X线组,选择在同一时期进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两组患者均接受CT与X线两项检查,分别比较其临床诊断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病变髋关节中CT检查的准确率为76.23%,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准确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期中,CT对患者的诊断检查准确率也明显高于X线的检查诊断准确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其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取CT和X线的检查,CT检查的临床诊断程度更高,应用效果比X线检查的效果好,但是随着患者逐渐进展到III期治疗之后,两种检查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采用X线的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对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2例(162髋)60岁以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观察组)92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对照组)70例,主要从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是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从围术期相关指标来看,对照组优于观察组,但从术后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来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针对不同患者,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辛伐他汀治疗早期激素引起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早期激素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Harris评分、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相比于对照组(77.50%)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rris评分、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早期激素性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利于抑制炎症对关节的破坏作用,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MR灌注成像和VEGF表达特征。方法32只新西兰家兔,其中实验组共16只兔,采用灌胃法,给予烈性酒(含乙醇45%)10ml(kg.d),对照组给予给予等体积的10%的葡萄糖溶液,在给药后第1、2、3、6月末各处死4只;对照组共16只兔,在1、2、3、6月月末各处死4只,所有动物于处死前行双侧股骨头MR灌注检查,计算血流量(Perfusion),峰值增强值(PEI),峰值增强时间(PTT),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指标。动物处死后取双侧股骨头制作病理切片,行HE染色和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给予酒精后早期股骨头内血流量开始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下降更明显;仅在给酒精后3月,股骨头内PEI下降,MTT增加。给予酒精后2月,VEGF在软骨细胞内表达最强,其后表达略有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给后3月VEGF在成骨细胞内的表达明显增加。MR灌注参数与VEGF在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R灌注成像能够反映股骨头微循环变化,酒精性ANFH时不同类型的细胞VEGF表达情况不同,且与MR灌注成像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