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快速康复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4月我院的妇科腹腔镜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精神病人康复现状和问题,探索社区康复病人重返社会的有效途径,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1家阳光心园开展调查,随机抽取61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位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结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1家阳光心园共接纳学员241人;工作人员24名,其中专职18人,兼职6人;学历水平初中1人,高中(中专)6人,大专及以上17人;调查61名学员,男性36人,女性25人;小学及以下占26.2%,初中占42.6%,高中及以上占31.2%;有52.5%学员有主动康复意识,不同学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24,P<0.05)。结论病人及家属对康复机构认识存在误区,主动康复意识差;阳光心园缺乏流动畅通的出入体制;病人回归社会仍存在较大困难,康复机构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简介:摘要通过对恢复室中小儿全麻患者的恢复观察与院内转运的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探讨小儿全麻手术后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方法。麻醉恢复室急救物品、设备及人员配备,使患儿在恢复室内均能安全地度过麻醉恢复期,平安返回病房。预见性评估和护理对策,降低了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及转运途中躁动、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小儿患者的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温护理措施对麻醉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ID号尾号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保温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PACU滞留时间和意识清醒时间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苏醒延长、低温、躁动、寒战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ACU滞留时间和意识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苏醒延长、低温、躁动、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保温护理措施对麻醉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及镇痛效果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的PACU滞留时间和意识清醒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龄髋关节置换超快速康复与常规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骨科治疗的6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康复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快速康复组及超快速康复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及术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超快速康复组患者康复后发生1例发生头晕,常规快速康复组患者康复后发生3例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2例,深静脉血栓1例,超快速康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常规快速康复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的下降,同时超快速康复组患者的术后第1d、术后第3d、术后第5d,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超快速康复能够显著促进老龄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患者的疼痛体验。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的临床现实意义及对其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6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TBI),依照不同康复训练技术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按常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运动、物理因子、作业疗法等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结合进行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经治疗8w后,评价及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临床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可促进运动机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大幅减轻治疗师劳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