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能力是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普遍遭遇的心理困扰。随着心理学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将心理疗法的理论运用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对于强化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治疗方法,心理疗法帮助人们将人和问题区分开来,重新解读故事,重建自我及人际关系。心理疗法有助于大学生将自我困扰和人际困扰外化于自身和他人,从更加理性积极的视角解读自我与他人,并能增强大学生丰富体验和有效应对的能力。本研究主要阐述绘画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目的是拓宽心理疗法理论与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绘画心理疗法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结合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心理疗法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多,当代大学生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医学生由于其本科五年的特殊性,是大学生中一个尤为特殊的群体,来自于社会各阶段的压力也就更为突出。正确认识医学上各阶段的心理特点,有助于帮助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问题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在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治疗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校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痛经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了治疗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女大学生 原发性痛经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中学生的确切定义指的是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年龄一般为11-19岁左右,由初中生和高中生组成。在人的一生里,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对平衡的,但是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有一个特殊的阶段—中学生阶段。学生一旦进入到中学生阶段,在生理方面发育是非常迅速,但在心理方面却是相当缓慢,并且也是一个容易进入误区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处于一个不饱和状态,两者不能达到平衡,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我们要用正确的引导带着中学生走向健康。

  • 标签: 中学生 不健康心理表现 正确引导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选择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子女越来越多。可想而知,关于造成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比如家庭环境、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学生个人的心理素质、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等。针对这些现象与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 标签: 农村 留守学生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方法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随机采访了60例中学生,围绕3种家庭教育方式及父母行为,总结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结果据本次研究显示,经体罚式教育的孩子19例,孩子表现为社交恐惧、自卑、怯懦、冷漠,无责任感;经娇惯式教育的孩子28例,孩子表现为依赖、叛逆心理,虚荣自私,好逸恶劳;13例经民主式教育,孩子表现为宽以待人,谦逊礼让,无恃宠若娇等不良习惯。结论父母的自身行为及其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关乎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父母应规范自身行为,加强自身修养,并且在其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应采取民主式家庭教育,便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校15级康复治疗技术班学生《康复心理学》进行为期8周体验式的心理康复技巧的教学,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的对照,看该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结果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对学生的抑郁和焦虑都起到改善作用。结论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医学院校 体验式心理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效果
  • 简介:摘要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和现代医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及其心理状况要求医学院校注重医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提高我院医学生心理素质,我院为医学生开设了一系列的心理学选修课,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健康心理及变态心理的知识结构,并且在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因素致病的病例教学,这有助于学生重视和关注心理因素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形成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所对应的全方位促进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

  • 标签: 医学生 医学模式 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心理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自2010年5月~2014年3月对山西农业大学全部大一至大三女学生进行调查,全部女生共计1344例。根据学生是否存在痛经情况,将全部学生分为痛经组327例,健康组1017例。采用自述的形式,分析全部女大学生心理情绪状态。观察两组学生上述负面情绪发生情况。针对痛经女大学生,给予对症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学生SAS平均得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学生进行观察发现,痛经组学生负面情绪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学生(P<0.05),全部学生经护理后,痛经缓解率75.5%,治愈率47.1%。结论负面情绪是痛经发生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改善学生的痛经症状。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心理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患病的真实心理体验,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3例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初诊大学生肺结核病患者患病的心理体验。结果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心理体验的5个主题心理复杂、获取信息的需求增加、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以及日常生活,学习受到影响。结论应关注初诊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心理体验,并对其进行有效、系统的肺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提供情感性、医疗性、信息性的帮助,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学生 肺结核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知识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全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医学院校2011级158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1582名被试者中在具体的10个因子中,躯体化5人,占0.32%;强迫78人,占4.93%;人际关系敏感81人,占5.12%;抑郁18人,占1.14%;焦虑13人,占O.82%;敌对23人,占1.45%;恐怖10人,占0.63%;偏执23人,占1.39%;精神病性2人,占0.13%。结论医学院校生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特殊性,10个因子调查结果得出,心理问题表现在疑病症倾向、学习负担过重,很容易产生消极人生观等心理问题的产生与所学专业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医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应遵循知识传授与问题解决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咨询相结合;健康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起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分析,结合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构建了含预防、预警、应急处置体和后期跟踪体系四部分的“多元化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 标签: 医学生 临床实习期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 简介:摘要青年教师作为现代化教育的新生力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根据医学生心理特点,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教学活动。

  • 标签: 青年教师 医学生 心理特点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校学生癔症发作后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的重要性及预防和处理突发心理问题工作的必要性。方法对3例大学生癔症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心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大学校园里面对突发的癔症发作患者采取正确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治疗措施对于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论通过对患有癔症的大学生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癔症患者发病时所采取的措施办法,总结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方法,并对其进一步改善,从而完善大学校园内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治工作。

  • 标签: 高校 癔症 心理干预 防治
  • 简介:摘要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加之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失衡。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在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的方法。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持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 教育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我省的某高校大学生200名作为对象,按照各学生的学号实施分组,分别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0名学生。对参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教育模式,实验组学生则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要显著低于参照组学生的量表评分,两组学生数据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轻度、重度焦虑、抑郁患者要显著少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学生心理状况。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焦虑 抑郁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大学校医院的就医主体就是大学生患者,由于学生自身脆弱的心理因素以及外在就诊环境的影响,在输液时患者常出现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无助、敌对暴躁的心理状况,严重影响到门诊的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因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针对患者的不同负面心理情绪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 标签: 门诊输液 大学生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