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首次确诊为乳腺癌疾病是甲状腺功能(甲功)与化疗期间甲功改变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90例,良性乳腺病变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抽血对甲状腺功能进行化验,对38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甲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良性乳腺癌疾病患者来说,乳腺癌首次确诊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明显较低(P<0.05);相对于化疗前来说,乳腺癌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明显降低(P<0.05)。结论首次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会合并低甲状腺功能状态,化疗治疗期间甲状腺功能降低情况较为明显,在下一疗程治疗前可明显改善、恢复甲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击伤后家兔血清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动态变化。方法220V交流电电击,复制家兔电击伤模型,分别于电击伤后6个时间点(0h、4h、12h、1d、2d、3d)采家兔心室血,以无电击家兔为对照组(C),测定各组家兔心室血清的LDH和CK。结果LDH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2d、3d时间点均显著上调(P<0.01或P<0.05),在电击伤后4h达最高值,以后有所降低;CK在电击伤后的4h、12h、1d三个时间点显著升高(P<0.01或P<0.05),在12小时升到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2d、3d渐回复至正常(P>0.05)。结论电击伤后血清LDH和CK的变化特点为电击伤存活案例的法医鉴定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对肝硬度值变化的影响。方法研究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间隔1-33周分别检测瞬时弹性探测仪(Fibroscan,FS)肝硬度值,及血清ALT、AST、GGT、ALB、GLO和TBIL等。分析患者肝硬度值变化与年龄、肝功能变化幅度间的相关性,以及年龄、初始肝功能指标与肝硬度值变化速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ST、GGT、GLO、TBIL、DBIL的变化幅度,以及年龄均与肝硬度值变化幅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初始ALB、TBIL和DBIL水平,与肝硬度值变化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661,0.5225,0.5746;P<0.05)。结论炎症程度对肝脏硬度值的检测有明显的影响;初始ALB越低,TBIL和DBIL水平越高,肝硬度值变化越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的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5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O岁)和中年对照组(年龄<60岁)。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状态下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情况,动态血压昼夜异常发生率。结果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舒张压老年组均低于中年组(P<O.05);全天、日间、夜间平均脉压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老年组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结论2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全面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为临床用药和护理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室假腱索的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情况。方法对参加高考体检的20842例高考学生进行心脏检查,对心脏听诊异常者328例进行心电图检查,对94例心电图异常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室假腱索与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20842例进行心脏检查,有心脏听诊异常者328例,其中男生157例,女生171例,检出率为1.57%;对其中217例心脏听诊异常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为大致正常123例,心电图异常94例。再对94例心电图异常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检出左室假腱索45例,占心电图异常的47.87%,年龄在17-19岁,先天性心脏病33例,占心电图异常的35.11%。结论左室假腱索有47.87%的考生心电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1/2的考生有瓣膜反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实施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入组后根据分组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在麻醉之后采取常规手术处理措施,研究在患者在麻醉之后采取保温措施,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组患者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研究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麻醉之后采取保温措施后有效的保证了鼻咽温度、缩短了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同时也将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维持在正常的状态,利于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PT、APTT、TT和F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笔者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和住院的187例肝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PT、APTT、TT值和Fg浓度。肝病患者按照不同疾病分为四组急性肝炎组35例、轻度慢性肝炎组52例、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41例、肝硬化组59例。结果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APTT、PT、TT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F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至重度慢性肝炎组APTT、PT和TT显著高于急性肝炎组和轻度慢性肝炎组(P<0.05),而Fg水平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和慢性肝炎组(P<0.05)。肝硬化组与重度慢性肝炎组相比,APTT和PT水平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而前者Fg水平低于后者(P<0.05)。结论不同肝病患者血浆PT、APTT、TT呈不同程度升高,而Fg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对于肝病患者应常规监测凝血指标的变化,以及时为肝病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7月行全麻手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麻醉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体温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鼻咽温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血压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率失常、血压异常及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低于对照组的59.1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醉患者体温下降会造成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延长,且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加强对麻醉患者的体温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验性肝癌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所存在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实验室SD大鼠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SD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和锌的含量运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有效观察。对SD大鼠肝细胞中微量元素铜和锌进行原位定量定性时,一般运用分析电镜进行分析处理。从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水平、肝细胞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水平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分析。结果观察组大鼠清微量元素铜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鼠血清微量元素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微量元素铜与锌比值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细胞中微量元素铜和锌原子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性肝癌中微量元素铜和锌所存在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显著,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受微量元素铜和锌含量变化的影响,且血清微量元素铜与锌比值在肝癌诊断中意义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GDF-1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中的表达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50名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ctorisSAP)患者,50名ACS患者和30名对照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differentiationfactor-15GDF-15)的浓度,计算其Gensini积分以及随访各组患者30天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冠心病患者的GDF-15水平较非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且ACS组GDF-15水平升高较SAP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DF-15与Gensini积分不存在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GDF-15与30天内MACE关系密切(OR值为1.167)。结论研究提示GDF-15浓度可能在ACS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估短期预后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醉患者的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全麻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实施保温措施,对照组则行麻醉后常规处理。测量患者的鼻咽温度变化情况,比较麻醉后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观察无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过程中的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该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且P<0.05。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00%,也低于对照组的23.33%。结论麻醉患者麻醉过程中的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均有影响,保持正常的体温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RP(hs-CRP)的变化。方法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8例,其中36例患儿血培养阳性(病原确诊组),22例血培养阴性(临床诊断组),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儿血清PCT和hs-CRP水平,同时进行新生儿危重评分。结果败血症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病原确诊组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又明显高于临床诊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CT和hs-CRP水平与新生儿危重评分呈负相关(r=-0.815,P<0.01;r=-0.763,P<0.01)。结论PCT和hs-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妈富隆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间诊治的50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采用妈富隆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采用妇康片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二者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0%(P<0.05);在完全止血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为(20.03±5.13)小时,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3.35±5.83)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妈富隆治疗无排卵型功血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还能有效减少完全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讨论全身多发伤引起肾功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州市第二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32例全身多发伤引发肾功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护理,28例病人成功治愈,2例病人明显好转,1例病人迁延为慢性肾功衰竭,1例病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