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护理用于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的作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07—2015.07期间本社区收治的23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分组,一组1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一组115例患者接受社区针对性护理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压、血脂、体重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的进一步升高,避免或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老年 临界高血压 社区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12月体验的155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血压、体重、血脂、转归等进行密切的观察。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血压、体重、甘油三酯等相关指标都存在明显的下降(P<0.05);且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得到有效改善(P<0.05)。结论以全面防治为主要夜店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中老年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患者100例,以其就诊顺序均分组为对照组用药物治疗,观察组用药物+介入治疗;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不良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冠心病临界病变 糖调节异常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锻炼对社区临界高血压老年人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诊治过的高血压老年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运动前、运动3个月3、运动6个月等阶段,对84例患者血压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84例患者运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运动前,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临界高血压老年人运动锻炼的干预,发现运动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运动锻炼 临界高血压 社区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血压控制临界值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为24h尿蛋白<30mg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为24h尿蛋白≥30mg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及血压、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高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诊断临界值为138、78mmHg。结论收缩压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为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但该症需以高密度脂蛋白支持保护;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于140、80mmHg为宜,对其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降低有着控制作用,并能够延缓病情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危险因素 血压控制 临界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决策中应用64排CT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经64排CT检查后的判断冠状动脉闭塞50%~80%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别标记为药物组和介入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64排CT跟踪走访排查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连续走访排查12个月后,药物组患者有12例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85%,占比为12.00%,显著高于患者药物治疗前(P<0.05),有52例患者斑块CT值增加至(70±10)HU,占比为52.00%,重建冠脉支架17例,占比为17.00%;介入组患者无患者出现支架血栓事件,有1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轻度狭窄,狭窄50%患者有5例,占比为5.00%。结论64排CT诊断可直观观察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情况,根据狭窄及斑块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发现诊断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是否进行介入治疗的首选方法,为患者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64排CT 冠状动脉 临界病变 治疗决策 指导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冠脉造影(CAG)结果与血管内超声(IVUS)对照,观察两种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8月43例冠脉造影结果提示狭窄程度为50%-75%的临界病变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了解斑块负荷,与造影血管狭窄程度对照。结果检测发现CAG提示狭窄程度64.65%±7.19%,IVUS提示斑块负荷61.33%±10.9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瘫患儿采用家庭物理疗法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进行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患儿进行研究,待确诊为脑瘫后,制定常规康复方案给予患儿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之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再次进行家庭物理治疗,记录以及对比两组患儿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结果经过常规康复+家庭物理治疗的观察组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儿童经常规康复治疗同时,要求医生联合家庭物理疗法进行辅助治疗,以促使患儿肢体控制能力得以增强,缓解运动障碍,可以正常化的开展日常生活、学习工作。

  • 标签: 脑瘫 儿童 家庭 物理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宫颈物理治疗后的孕妇与正常孕妇的产程的各项指标,了解物理治疗宫颈对产妇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1-2014.1宫颈物理治疗后我院分娩的孕妇24例,与未经治疗的同期待产孕妇128例,通过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产程的差异了解宫颈物理治疗对阴道分娩的影响。结果宫颈物理治疗后对产妇的产程无显著影响,对于有宫颈物理治疗病史的孕妇应给与充分阴道试产的机会。

  • 标签: 宫颈糜烂 物理治疗 阴道分娩 产程
  • 简介:摘要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电、声、光、磁等物理因子,同时,人类的健康也离不开这些物理因子,但是,这些物理因子如果过强,反过来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过强的物理因子会给人类的机体带来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死亡。在我国物理疗法历史比较悠久,在很久以前人们就用物理因子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将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促进康复,人工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 标签: 人工物理因子 人类健康 治疗疾病
  • 简介:摘要脑出血患者易出现体温异常,多为中枢性高热,是由于脑出血引起下丘脑综合征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为非感染性高热,多无寒颤,抗生素治疗效果差,体温在发病早期可骤然升高达39℃,多为稽留热,且皮肤干燥无汗,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物理降温则效果较好,现综述如下

  • 标签: 脑出血 中枢性高热 物理降温
  • 简介:摘要物理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物理上的新发现或新技术,为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提供了更方便、更精密和更先进的仪器和诊疗方法。

  • 标签: 超生成像 X 射线影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教育、政府机关以及各企业,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方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重要结构,是社会公共事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识到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本文就当前医院计算机网络在医院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医院加强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

  • 标签: 医院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乙醇冰袋与清水冰袋在脑外伤发热患者中的降温效果,寻找切实有效的冰敷降温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确诊收治的40例脑外伤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清水冰袋进行冰敷降温,观察组患者采用乙醇冰袋进行冰敷降温,冰敷持续3h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降温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降温效果明显较好,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醇冰袋较为松软,易于操作。结论乙醇冰袋的临床降温效果显著优于清水冰袋,材料易取、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经济适用,且冰袋可以重复使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乙醇 清水 冰袋 降温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内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物理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1~2013年接收治疗的100位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50人,为对比组提供一般的手术治疗,而研究组则需在对比组的医疗基础上增加肺部物理治疗,之后进行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概率、住院时间、呼吸仪使用时间和指脉血氧饱和度的比较。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治疗后,研究组内患者肺部感染率为4.0%、住院时间位12.5±2.0天,较对比组内患者感染率18.0%、住院时间22.5±2.1天来说,要小很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患者使用呼吸仪的时间为4.5±1.21天,而对比组内患者使用呼吸仪的时间达到了6.30±1.73天,也是比研究组使用的时间更长,之后进行指脉血氧饱和度的测量,测量结果显示,研究组内患者的指脉血氧饱和度为95.20%±1.10%,比对比组内患者测量数据92.30%±1.09%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达到优良的概率为92.00%,而对比组却仅有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治疗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效果,能起到抗肺部感染、减短住院时间及呼吸仪使用时间的作用,应该得到社会的共同重视。

  • 标签: 内脑出血患者 物理治疗 影响
  • 简介:摘要痉挛是许多诸如脊髓损伤、脑损伤患者常见运动障碍性并发症,痉挛的治疗主要利用药物抑制神经系统高反应状态。近些年来,非药物治疗也取得一些进展,如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等。此综述主要探讨物理因子治疗肌痉挛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物理因子 肌痉挛 康复 进展
  • 简介:摘要物理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作者总结讨论了近年来本科生诊断学见习课教学的实践经验,供大家共同探讨和参考。

  • 标签: 物理诊断学 见习教学
  • 简介:摘要简要介绍了柯达CR850成像系统Gavlo马达、电源等故障及故障检修、分析、建议过程。

  • 标签: 成像系统 故障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