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联合治疗对小儿季节性流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于2020年6月至2020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在就诊于我院的抑郁症患者中选择126例做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2018年5月~2020年5月。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相互比较两组用于前后的HAMD评分和整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结束时HAMD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抑郁症获得总有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活血祛风颗粒结合毫火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截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患者视为观察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祛风颗粒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的心理变化差异不大,治疗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祛风颗粒结合毫火针治疗白癜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有效率,改善了心理状态,降低了不良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早期母婴皮肤接触,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纳入的100例足月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分成常规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常规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以及吸吮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出生后1h、2h以及4h体温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吸吮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足月新生儿,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试验组,组内分别有50例。常规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以及吸吮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为(34.21±0.12)摄氏度和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时(34.19±0.11)摄氏度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6.47±0.5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6.51±0.29)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5.18±0.3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5.19±0.26)度、试验组出生后一小时、两小时体温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 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采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吸吮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测试复方珍芩颗粒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方法:实验中设阴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共40只ICR小鼠,每组20只,雌雄各半,实验组予0.33g/ml(3.96g生药/ml)药液,一日给药2次,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耗食量、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粪便形状,连续给药14日,并分别于给药后第7、14日称取动物体重。结果:急性毒性实验中所有实验组小鼠在观察期内全部存活,一般行为学观察未见明显异常,继续观察14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与动物死亡。结论:小鼠一日2次灌胃予珍芩颗粒共316.8g生药/kg,相当于人一次临床用剂量的238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使用安全性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采用中药实施治疗时,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纳入研究的80张中药处方进行(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分析,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配药人员和患者对两种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对于配药人员和患者,相较于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率和满意度更高。结论:所有配药人员在进行配药时,需要保证较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此会选择工作强度较小且不易出错的中药配方颗粒;而对于患者,药物的携带便携度便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而研究结果发现,中药配方颗粒取药时间相对较短,且便于携带、干净卫生。综上,相较于中药饮片,在基层医院,更推荐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