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隐性护理知识在肝胆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3年7月—2024年6月我院肝胆外科实习的7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护生进行传统的理论+操作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进行隐性护理知识为主的带教模式,在实习结束时自行设计试卷对两组护生进行肝胆专科理论知识考试,专科操作技能考核和常见病情变化处理的流程考核,并比较两组护生的成绩。结果:带教老师通过规律地向护生分享隐性护理知识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生自我成就感,间接提高了护生责任心与自信心,提高了各方面的考试成绩。结论:隐性护理知识带教方式有助于肝胆外科护理的带教工作,值得教学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帕金森时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2例帕金森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1例。给予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和认知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不良情绪评分和认知量表评分,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患者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认知能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快患者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出来。结果 62例患者中有隐性骨折105处,其中单处42例(67.74%)、多处20例(32.26%);合并关节腔积液43例(69.35%)、副韧带外侧伤合并软组织肿大30例(48.38%)、合并损伤半月板17例(27.41%)、合并损伤前交叉韧带3例(4.83%)、合并损伤副韧带内侧5例(8.06%);I型45例(72.58%)、Ⅱ型16例(25.81%)、Ⅲ型1例(1.61%)。结论 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具有众多的优点如简单操作、高安全性、诊断准确率高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隐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检测出来。结果 62例患者中有隐性骨折105处,其中单处42例(67.74%)、多处20例(32.26%);合并关节腔积液43例(69.35%)、副韧带外侧伤合并软组织肿大30例(48.38%)、合并损伤半月板17例(27.41%)、合并损伤前交叉韧带3例(4.83%)、合并损伤副韧带内侧5例(8.06%);I型45例(72.58%)、Ⅱ型16例(25.81%)、Ⅲ型1例(1.61%)。结论 膝关节隐性骨折患者使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具有众多的优点如简单操作、高安全性、诊断准确率高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在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予以帕罗西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总分变化评定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HAMA量表评分、HAMD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量表评分均逐渐地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帕罗西汀单药治疗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伴有失眠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92例失眠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睡眠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睡眠潜伏期时间、觉醒时间及觉醒次数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睡眠潜伏期时间、觉醒时间及觉醒次数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护理疗效。方法: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准许和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后,抽选本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接受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计88例,使用计算机乱序法进行分组,即实验A组(n=44,药物治疗)和实验B组(n=44,当归补血汤治疗)。在整个治疗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护理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实验A组患者,P<0.05。结论:就本次研究所得的具体数据做对比分析发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当归补血汤护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护理疗效,采用该治疗方式比之于实施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隐性失血的护理疗效。方法: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准许和患者以及家属同意后,抽选本院在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期间接受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计88例,使用计算机乱序法进行分组,即实验A组(n=44,药物治疗)和实验B组(n=44,当归补血汤治疗)。在整个治疗护理期间,医护人员要准确和详细记录下需要进行观察的护理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实际效果。结果:根据研究数据可知,实验B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实验A组患者,P<0.05。结论:就本次研究所得的具体数据做对比分析发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当归补血汤护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护理疗效,采用该治疗方式比之于实施药物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发生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全面评估围术期风险,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北京燕化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3年10月89例股骨颈骨折拟行THA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隐性失血量分为两组,隐性失血组≥480 mL的41例患者为高失血组,隐性失血组<480 mL的48例患者为低失血组,采用自行设计的THA患者资料收集Excel表,收集患者基本资料、Garden分型、身体状况、手术时间及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失血组患者男性、骨质疏松构成比较高于低失血组, Garden分型Ⅳ型构成比例大于低失血组;高失血组术后第3dHb下降值高于低失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不是THA术后高隐性失血发生的危险因素;Garden分型Ⅳ型、骨质疏松、术后第3dHb下降值高是THA术后高隐性失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259,0.983, 0.735;95%CI:1.019-1.968;0.592-2.281;0.540-1.173)。结论:Garden分型Ⅳ型、骨质疏松、手术时间长、术后第3dHb下降值高是THA术后发生高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在操作中对Ⅳ型、骨质疏松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控制手术时间,密切监测Hb变化,以降低高隐性失血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乳腺癌术后放疗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及重复性进行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展开研究,纳入70例患者,患者放疗施以不同的体位固定方案,常规体位固定(对照组,n=35),热塑体固定(观察组,n=35),比较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实施下患者的摆位误差及固定精确度指标。结果:在X轴、Y轴、Z轴摆位误差指标上,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固定精准度比较,观察组94.28%(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27/35),(x2=4.2000,p=0.0404)。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结合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有助于稳定患者体位,减少摆位误差,提升固定精准度,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