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颅神经疾病如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因其症状顽固且影响日常生活,常需通过手术干预来缓解症状。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虽为常用治疗方法,但其术中视野受限,可能导致手术精确性不足,并增加并发症风险。近年来,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通过对88例颅神经疾病患者的研究,评估了神经内镜辅助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该技术在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传统显微手术,且患者的总体疗效显著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在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面肌痉挛患者的护理中,不仅可以提高面肌痉挛患者的手术效果,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护理满意度,这对于患者的整体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对糖尿病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5 只,分别为:对照组,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组(DM+MCAO)和外泌体组(EX)。对照组进行尾静脉注射PBS处理;DM+MCAO组需先构建糖尿病模型和MCAO缺血2h再灌注模型,并尾静脉注射PBS;EX组即在构建DM和MCAO缺血2h再灌注模型后,并尾静脉注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在术后24h进行神经功能评估(5分法),并进行数据分析。利用TTC染色实验评估各组脑梗死情况。结果 EX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较DM+MCAO组和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排便方式改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便秘患者58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4月间,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分组,一组为综合组,一组为常规组,每组各29例,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综合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分析两组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后的腹胀、自发排便、排便费力的评分。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护理后,患者的腹胀情况得分、自发排便得分以及排便费力情况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变患者的排便方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常见最病、多发病,是当今三大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的增多,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不断总结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对于本病的防治仍具有一定意义。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的增多,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并有继续增高的趋势。不断总结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对于本病的防治仍具有一定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对患者瞳孔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武定县人民医院急诊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住院的76名住院病人,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将病人分成轻度昏迷组、中度昏迷组和重度昏迷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光刺激前瞳孔直径和光刺激后瞳孔直径的变化,探讨神经科病人瞳孔变化的临床价值。结果轻度昏迷组、中度昏迷组和重度昏迷组在光照前的瞳孔大小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昏迷组和中度昏迷组经对光刺激前后的瞳径比较,均有显著性(P<0.05);经对光刺激前后的瞳径比较,严重昏迷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学病变越重,瞳径越大,瞳孔越小,说明病变越重,患者的预后越差;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地监测患者的瞳孔变化,以指导患者的治疗和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探析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40例已经被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结果,包括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和内中膜厚度增加发生率。结果 经过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后发现,观察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狭窄发生率和内中膜厚度增加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测能够准确判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价值高,有助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