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3年本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结果及病原菌调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地接收的细菌性食物中毒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检验结果,并对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在102例食物中毒患者中,共检出细菌数量523株,其中呕吐物及肛拭子检出的细菌数量最多,占比61.95%;在各类型病原菌中,沙门氏菌占比最多(30.02%),而表皮葡萄球菌占比最少6.69%;经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季节为夏季,检出病原菌占比为47.99%。结论:夏秋季为细菌性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检验科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方法:选取2021.12—2022.12期间在本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200例微生物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经统计,200例微生物检验报告中出现误差的有29例(14.50%),其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员因素、标本因素、操作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统计,200 份微生物样本中共培养出212 株病原菌,都具有不同的耐药性。结论:通过微生物检验,可知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其特点具有不同的耐药性,而且要积极杜绝人员因素等对检验质量造成的误差,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我院的神经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肺部感染病原体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来制定合理的护理工作来分析护理对于重症患者产生的影响。 方法 对 2008 年 6 月一 2009 年 6 月我院 NICU 送检痰标本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其防治方法及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结果 1894 份标本共分离出阳性菌株 820 株( 43.29 %),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 65.32 %。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21 %)、铜绿缓单胞茜 (14 . 2 % ) 、鲍曼不动杆菌 (12 . 71 % ) 。革兰阳性菌占全部感染总数的( 8 . 76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3.44 %)、表皮葡萄球菌( 1.44 % ) 、溶血性葡萄球菌 (1 . 71 % ) 。其中真菌感染具有增加的趋势,是菌株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隐患,在护理过程中需要着重针对,占( 22.49 %),最常见为白假丝酵母菌( 9.95 %)。经过调查发现,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与抵抗作用较大的是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 G 具有 100 %的耐药率,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睦烷 100 %敏感,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也达 80 %以上。结论 我院 NICU 病房肺部感染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真菌感染所占比例具有向上的趋势,致病菌大多数呈现耐药性,除了针对病原菌药敏试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外,加强护理,防治交叉感染可能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结果。方法:调阅我市传染病医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的61例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致病菌、药物敏感性等检测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构显示61例患者痰液标本中阳性病原菌占比最高的为克雷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和真菌,占比67.4%,显著高于其他菌属占比32.6%,X2=15.36,P<0.05。所有的阳性菌株中耐药率最高的药物是氨苄西林,耐药率最低的药物是氨曲南。其中克雷伯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对氨曲南以及头孢他定的耐药率较低,其他的致病菌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肺结核并发其他病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进行耐药分析,科学使用抗结核药。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安徽某三级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以便为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2015至2017年间安徽某三级医院146起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案例的回顾性分析,我们发现锐器伤害占81.5%,其中实习生比例最高(30.1%;444/146),其次是护士(29.5%;43/146)。新员工(服务不足一年)占暴露案例的43.2%(63/146)。研究显示,锐器伤害比例显著高于血液和体液暴露(χ = 12.937, P= 0.008),且医务人员更易接触乙肝,而工人更可能接触未知病原体。本研究结果强调了为了减少职业暴露,应加强初级医务工作人员和工人的职业保护培训,改进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监测和保护系统,加强标准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提供安全注射设备,并采取综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鸣患者的发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医院治疗的70例耳鸣患者为试验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处理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耳鸣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听神经自发性的放电活动、人体中枢、螺旋神经节或毛细胞缺氧、高血压及植物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为耳鸣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观察组护理后的满意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耳鸣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后,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降低耳鸣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龋齿发病的相关原因,探讨预防儿童龋齿的措施和办法,有效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病率。方法:选择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2 月间在我院口腔体检的 120 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儿童龋齿患病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有 51 例儿童出现龋齿,龋齿患病率高达 42.5% ,经调查统计发现患龋齿的儿童中大都有爱吃甜食、夜间喝奶、睡前不刷牙等不良习惯。结论:儿童龋齿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喜欢吃甜食、夜间吃牛奶或母乳、睡前不刷牙等因素关系密切,因此,及时督促儿童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少吃甜食,睡前吃完母乳或牛奶后及时漱口、刷牙,注意清洁牙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对龋齿进行有效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体的情况。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5年12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阴道炎患者3万例,采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患者阴道后穹隆位置处的分泌物,待测。结果:病原体阳性检出率中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为Uu、Mh、线索细胞、假丝酵母菌等,其次便是Ct、滴虫以及淋球菌等。线索细胞、假丝酵母菌、滴虫以及淋球菌等均合并支、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均在20%左右。Uu、Mh、线索细胞、假丝酵母菌等病原体主要发生在≤20岁、20-30岁、30-40岁以及40-50岁人群中,其中≤20岁人群中无一例滴虫、淋球菌感染,其余年龄段人群均易感上述病原体,≥50岁人群注意易感的病原体为假丝酵母菌,其次是Uu、Mh、线索细胞等。结论:早发现、早诊断以及早治疗等均是预防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