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国外的袋鼠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在国内又被称作是皮肤接触护理(Skin to Skin Care,SSC),是指新生儿母(父)亲模仿袋鼠照顾婴幼儿的方式,将新生儿以直立位或俯卧位的方式趴在母(父)亲的胸口,提供他(她)所需的温度[1]。实施袋鼠护理的理念最初是因为母亲可提供类似于子宫环境,因而可以减少新生儿刚出生时由于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压力同时促进新生儿迅速适应宫外的环境[2]。当前KMC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与应用。因此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外KMC研究应用现状,为我国更好的合理应用袋鼠护理提出建议。

  • 标签: 新生儿 母乳喂养 早产儿 袋鼠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中施以袋鼠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纳入的66例患者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33)及观察组(n=33),对照组患儿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施以袋鼠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神经功能损害情况及神经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神经行为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神经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施以袋鼠护理有利于改善新生儿HIE行为,降低神经系统损坏发生率。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 HI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袋鼠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袋鼠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摄奶量、体质量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摄奶量、体质量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率为2.70%,对照组为16.22%,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中通过应用袋鼠护理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并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早产儿 袋鼠式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家庭参与联合袋鼠护理干预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的效果分析,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的病情干预效果的提升指明改进方向。方法:选择了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252例研究对象分两组。研究组(n=126例)给予家庭参与联合袋鼠护理干预;参照组(n=126例)给予袋鼠护理干预。结果:参照组的平均身长速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家庭参与式 袋鼠式护理 平均速度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低体温新生儿护理中鸟巢-袋鼠-沐浴-转运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68例低体温新生儿为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接收,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鸟巢-袋鼠-沐浴-转运护理,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体温波动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更小,体温复温时间、住院时间更短,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低体温新生儿 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新生儿肺炎患儿提供袋鼠护理模式,并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开展了新生儿肺炎患儿护理相关研究,选择120例患儿参与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中60例患儿,使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中60例患儿,使用袋鼠护理模式,之后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对比指标包括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应激反应指标等。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且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以及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袋鼠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袋鼠式护理模式 新生儿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的袋鼠护理对于促进其乳汁分泌和预防乳胀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分娩的152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袋鼠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76例,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6.05%>78.94%)、母乳喂养率(67.41%>51.32%)相对更高(P<0.05),而乳胀发生率(3.95%<14.47%)、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37.19±2.61)分<(47.55±3.18)分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36.81±2.79)分<(48.41±3.23)分相对更低(P<0.05),而产后初乳分泌时间(19.65±1.84)h<(28.14±2.37)h相对更短(P<0.05)。结论在孕产妇的产后护理中,实施袋鼠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预防乳胀的干扰和影响,其对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乳汁分泌 乳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窒息患儿中应用袋鼠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将2021年1月份至2022年5月进入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儿共计100例患儿划分为2组,各组平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干预为基础对观察组患儿实施袋鼠护理干预,侧重对比2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摄奶量改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神经行为改善情况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心率、呼吸频率、摄奶量护理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摄奶量均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行为评分护理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疼痛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均增加,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NICU窒息患儿应用袋鼠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突出,不仅利于改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摄奶量,而且可改善患儿神经行为,获得了患儿家长的满意认可。

  • 标签: 袋鼠式护理干预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窒息 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应用袋鼠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袋鼠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小肠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袋鼠护理应用于小儿急性肠炎中效果及随访评价。方法:在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80例急性肠炎患儿。这些患儿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袋鼠护理。在两组患儿的治疗期间,我们对其生命体征和睡眠质量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儿睡眠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袋鼠护理方法对小儿急性肠炎进行护理,可使其在入院时的情绪平稳,生命体征平稳,改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疗效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小儿 急性肠炎 生命体征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智护训练联合袋鼠护理在新生窒息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实施智护训练联合袋鼠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神经行为。结果:观察组患儿行为能力、主张肌张力、被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针对新生窒息患儿应用智护训练联合袋鼠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儿神经行为.

  • 标签: 智护训练 袋鼠式护理 新生窒息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对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早产儿运用袋鼠护理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择患儿为 88例,在我院 2019年 2月至 2020年 3月所接诊,按照组内任意抽选的方式,选择 44例,在治疗期间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余下 44例则需要将袋鼠护理加以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头围增长量、身长增长量以及体重增加量,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存在有明显优势, P<0.05。结论 对于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将袋鼠护理加以运用,可以有效提升该部分患儿的护理效果,对于加快其体格发育速度存在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袋鼠式护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早产儿开展袋鼠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袋鼠护理。结果出生后14d、30d观察组的NBNA神经行为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患儿在出生后30d在头围、体质量及生长的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开展袋鼠护理可以有效促进其神经行为和体格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袋鼠式护理 体格发育 神经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存在新生儿采用袋鼠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妇产科分娩 新生儿 180 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9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 袋鼠护理 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神经行为、疼痛改善情况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儿疼痛改善情况以及神经行为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针对 存在疼痛新生儿 采用 袋鼠护理措施 可有效改善患儿疼痛感,对确保新生儿神经正常发育具有显著意义,该护理方法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袋鼠式护理,新生儿神经行为 新生儿疼痛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袋鼠护理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月,选择80例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化护理)、观察组(40例,袋鼠护理)。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大于对照组(P<0.05)、采血时与采血后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中应用袋鼠护理,可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可减轻采血时与采血后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 常规化护理 袋鼠式护理 一次采血成功率 疼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