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无偿献血者HCV检测结果,了解本地区HCV感染的情况。方法:统计2019-202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99536份,分析抗-HCV检测情况。结果:2019年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62例,阳性率0.16%,核酸检测阳性4例,阳性率0.105‰;2020年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59例,阳性率0.20%,核酸检测阳性1例,阳性率0.03‰;2021年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20例,阳性率0.06%,核酸检测阳性1例,阳性率0.03‰。2019-2021年无偿献血者HCV检测阳性率逐渐降低。结论:本地区HCV检测阳性结果逐年下降,加强无偿献血者征询,提高抗-HCV检测水平,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无偿献血者在进行检测工作当中,血液检测模式和输血安全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到我站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6000例。采用酶联免疫试剂法检测抗-TP,抗-HCV以及HBsAg,对其检验模式和输血的安全问题进行统计评估。结果:本组6000例无偿献血者中的血液样本中,一共检测出HBsAg14例,占比0.23%;其中样本合并抗-TP未实施NAT检测1例,抗-HCV阳性3例,占比0.05%;抗-HIV阳性4例,占比0.06%,NAT阳性22例,占比0.36%。结论:酶联免疫试剂法和NAT检测技术可以相互的补充,可以明显地提高血液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将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血站采血点的80例无偿献血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献血流程服务,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包括献血前心理咨询、情绪安抚及注意力转移技巧培训。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同时献血满意度显著提高。生理指标变化分析也支持了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献血者紧张情绪、减少献血反应的积极作用。本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是提升献血者体验、保障献血安全的有效措施,建议血站将其作为常规服务内容加以推广,以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认知情况,以期为制订科学的机采血小板宣传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日照市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811位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11名献血者在血小板捐献知识方面平均得分(7.55±3.25)分。不同年龄、职业、以前是否献过全血的调查对象,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0~50周岁献血者,医务人员,献过3次以上全血的献血者知识平均得分最高。结论无偿献血者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和有针对性的宣传,以招募更多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定期无偿献血对献血者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某医院健康体检部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 有定期无偿献血史者(n=30例)与 无献血史(n=30例)为探究对象,将两组献血者分组,定期献血者为定期组, 无献血史者为参照组,对比分别检测两组献血者的血糖、血脂(TC、 TG、 HDL-C)、舒张压及其收缩压变化情况。 结果 定期组的高血压献血者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组 患者的TC为( 4.44±0.84)mmol/l,显著低于参照组 [(4.99±0.6) mmol/l, P<0.05];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承德地区无偿献血丙型肝炎(HCV)感染合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情况以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本文选择承德地区2018年到2019年77886例无偿献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判断HCV感染合并ALT异常状况,并进一步对流行病学特点加以分析,观察无偿献血人群、血液质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有效从血液传播角度实现HCV感染控制,并进一步降低HCV感染风险。结果:在本文研究中,与ATL阴性者抗-HCV阳性率,ALT阳性抗-HCV阳性率相对较高。结论:在采血过程中,通过在采血前,为献血者提供抗-HCV、ALT快速检测,并指导ALT呈现升高状态的患者予以延缓献血,能够有效减少ALT不合格率,并进一步促进血液资源保护,确保患者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促进供血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