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白内障术后低视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98例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对所有患者给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观察并分析低视力产生原因。结果98例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中老年性黄斑变性人数为17例,黄斑水肿人数为35例,糖尿病眼底病变人数为13例,视神经萎缩人数为8例,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人数为6例,黄斑板层裂孔人数为4例,视网膜脱落患者人数为4例,未有任何异常人数为11例。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是一种非接触的新型诊断技术,在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的检测中能够迅速确定出低视力的原因,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在青光眼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本医院眼科 2020年 1月 ~2020年 6月期间接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3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本课题的研究组,另从相同时段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中随机抽取 30例为本课题的对照组。分别用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两组受试者的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央角膜厚度和房角开放距离。结果:研究组受试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房角开放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两组受试者的中央角膜厚度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使用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可获得眼组织结构图像,并能够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央角膜厚度、房角开放距离,在早期青光眼的检测与排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传统癌症治疗方法,如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和手术疗法,往往伴随对正常细胞组织的损害,且治疗周期较长。近年来,光学疗法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方式,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此疗法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多种癌症类型,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光学疗法通过使用光疗剂(包括光热剂和光敏剂)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定位,从而最小化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害。光疗剂的精准定位能力是评估癌症治疗成效的关键因素。然而,传统光疗剂常受限于其溶解度低、稳定性差和特异性识别能力低等问题。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纳米材料以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微小的颗粒直径及易于功能化的表面特性,展现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潜力。相较于传统光疗剂,纳米技术制备的光疗剂在体内运输、稳定性及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本综述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在光动力疗法领域内,药物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的发展和成果,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简介:摘要:目的 : 分析用荧光染色光学法纠正在血常规检测中出现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EDTA-PTCP)的现象 方法 :对我院2022年出现的32例EDTA-PTCP病例进行分析,用EDTA-K2抗凝剂光学法(PLT-O)、EDTA-K2抗凝剂电阻抗法(PLT-I)、枸橼酸钠抗凝剂法、手工法分别进行检测分析。前三种方法均结合推片染色进行分析。以手工法为标准评价其他三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EDTA-K2抗凝剂电阻抗法(PLT-I)与手工法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枸橼酸钠抗凝剂检测血小板结果乘以1.1与手工法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枸橼酸钠抗凝剂法偶尔会出现多抗凝剂诱导血小板假性减低的现象。结论:荧光染色光学法PLT-O检测能较快速、准确、简便的纠正EDTA-PTCP的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4年1月到2024年6月期间,纳入100例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设计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的应用价值优于血管内超声(IVUS),能够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电阻抗法和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血小板计数准确性方面的差异,以了解两种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小红细胞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电阻抗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光学法采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记录每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电阻抗法检测结果: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50±40×10^9/L,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200±30×10^9/L。光学法检测结果: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70±30×10^9/L,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210±20×10^9/L。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发现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时准确性更高,而电阻抗法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结论: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时准确性高于电阻抗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小红细胞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光学法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中应用荧光素眼底造影、光学断层成像诊断的临床差异。方法:入组资料在院时间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共有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102例,采取抽签分组,A组以荧光素眼底造影分析,B组开展光学断层成像,指标评估包括图像特征、其他数据。结果:A组、B组间在血管性色素上皮脱落疾病检出人数上对比无差异,P>0.05;其他疾病检出率:A组在脉络新生血管中检出较多,B组在玻璃膜疣、地图状萎缩疾病检出中检出较多,P<0.05。结论:荧光素眼底造影、光学断层成像诊断老年性黄斑变性疾病各有优势,临床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症诊疗方案,以保证疾病的诊断评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