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电阻抗法和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血小板计数准确性方面的差异,以了解两种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小红细胞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采用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电阻抗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光学法采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记录每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结果,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电阻抗法检测结果: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50±40×10^9/L,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200±30×10^9/L。光学法检测结果: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70±30×10^9/L,健康志愿者的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210±20×10^9/L。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发现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时准确性更高,而电阻抗法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结论: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时准确性高于电阻抗法。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小红细胞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光学法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电阻抗法;光学法;小红细胞;血小板计数
本研究旨在比较电阻抗法和光学法检测小红细胞患者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希望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结果,并为小红细胞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准确的血小板计数数据。
1.1样本来源
50例小红细胞病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17-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7±11.10)岁。50例健康志愿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41.81±13.64)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经过临床医生和血液学专家的仔细评估,并记录了每位患者的详细病史和实验室数据。所有参与者在接受研究之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电阻抗法: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型号:BC-6800,生产商:深圳迈瑞)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该方法基于电阻抗原理,通过测量血液在流动过程中的电阻变化来计算血小板数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试剂与样本:从受检者体内采集适量血液样本,并使用专用的稀释液将血液样本稀释至适当浓度,以适应仪器检测范围。稀释后的血液样本应呈透明红色,无凝血块或气泡。2)样本处理:将稀释后的血液样本按照标准程序导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通常,该仪器具有自动进样器、样品针和检测通道等组成部分。进样器将血液样本分配到各个检测通道,样品针则负责将样本从稀释容器中吸取并注入检测通道。3)计数血小板:一旦血液样本被导入检测通道,仪器会自动将其分成多个小份。这些小份血液样本会依次通过仪器中的微通道或传感器。在微通道或传感器内,血液样本会受到电阻抗的测量。电阻抗的变化与血小板的数量有关。根据电阻抗的变化,仪器可以计算出血小板数量。4)结果分析: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会生成血小板计数结果报告,包括每个检测通道的血小板计数结果。这些结果会被导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和分析。医生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对这些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评估受检者的血小板数量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光学法:使用血细胞计数仪(型号:ADVIA 2120i,生产商:Siemens)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该方法基于流式细胞术的原理,通过测量血细胞在流动过程中的光散射和荧光强度来区分和计数各种血细胞。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试剂与样本:从受检者体内采集适量血液样本,并使用专用的稀释液将血液样本稀释至适当浓度,以适应仪器检测范围。稀释后的血液样本应呈透明红色,无凝血块或气泡。2)样本处理:将稀释后的血液样本按照标准程序导入血细胞计数仪。通常,该仪器具有自动进样器、样品针和检测通道等组成部分。进样器将血液样本分配到各个检测通道,样品针则负责将样本从稀释容器中吸取并注入检测通道。3)计数血小板:一旦血液样本被导入检测通道,仪器会自动将其分成多个小份。这些小份血液样本会依次通过仪器中的光学传感器。在流动过程中,每个血细胞会受到光散射和荧光强度的测量。这些测量值与血细胞的种类和大小有关。根据光散射和荧光强度的变化,仪器可以计算出血小板数量。4)结果分析:血细胞计数仪会生成血小板计数结果报告,包括每个检测通道的血小板计数结果。这些结果会被导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和分析。医生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对这些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评估受检者的血小板数量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1.3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n/%)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与金标准之间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电阻抗法与光学法检测小红细胞患者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比较
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时准确性更高,而电阻抗法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 见表1。
表1电阻抗法与光学法检测小红细胞患者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比较
方法 | 小红细胞患者血小板计数(×10^9/L) | 健康志愿者血小板计数(×10^9/L) |
电阻抗法 | 150±40 | 200±30 |
光学法 | 170±30 | 210±20 |
本研究结果表明,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时准确性更高,而电阻抗法则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这主要是因为小红细胞患者的红细胞直径较小,与正常红细胞相比,它们的形态和结构存在差异,这会影响电阻抗法的计数准确性。而光学法则可以通过测量光散射和荧光强度来区分和计数各种血细胞,不受红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出光学法在检测小红细胞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总之,在临床实践中,对于小红细胞患者,应优先考虑使用光学法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对于使用电阻抗法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时出现误差的情况,应进行复检或使用其他检测方法进行验证,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除了小红细胞患者外,电阻抗法和光学法也常用于其他疾病和情况下的血小板计数检测。如,电阻抗法可以用于自动化的血液分析中,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出血小板数量;光学法则可以用于研究和诊断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需要注意的是,电阻抗法和光学法在血小板计数检测中都存在一些误差和限制。如,电阻抗法会受到红细胞、白细胞等其他细胞的影响,而光学法则会受到荧光淬灭、仪器误差等因素的影响[3]。因此,在使用这些方法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时,应进行质量控制和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的患者,如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接受化疗的患者等,应采用更为准确和敏感的方法进行检测。如,可以使用血小板功能检测、血小板活化标记物检测等方法来评估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状态,从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楠,谭俊青,钟广智,黄静蓉,李冉,黎翠翠.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在小红细胞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14):2144-2147.
[2]张家明,洪流,卓少贤,韩日成,黄秀红.三种血小板检测方法计数结果准确性评价[J].黑龙江医学,2022,46(4):427-428.
[3]张庆勇,余良芳,向贵洲,易小芳,郑家芬,何莉,刘绍伟,李苑博.电阻抗法、光学法和荧光法计数异常血小板的准确性分析[J].巴楚医学,2019,2(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