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育不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时采取的方式。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不孕不育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方法。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41.67%;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率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咨询服务、尊重患者隐私等多项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简介:摘要:儿科住院患儿常常面临身体不适、环境改变和分离焦虑等问题,这对其心理状态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儿科住院患儿的心理特点,以便提供更精准的心理护理。通过文献回顾,我们梳理了现有对于儿科患者心理需求的研究,发现尽管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生理需求关注较多,但心理护理仍有待加强。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量表评估和深度访谈,对儿科住院患儿进行多维度的心理评估。研究样本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和疾病的住院患儿。结果表明,住院期间,患儿普遍存在恐惧、焦虑和孤独感,且这些负面情绪在不同年龄组和疾病类型中存在显著差异。讨论部分,我们分析了这些心理特点的可能成因,包括对疾病的恐惧、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困难、与父母分离的焦虑等。同时,我们还探讨了现有护理措施的不足,如缺乏个性化心理疏导和家长参与。我们提出,医护人员在提供常规护理的同时,应更多关注患儿的心理需求,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提供情绪支持、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适应住院环境,减轻心理压力。综上,本研究揭示了儿科住院患儿的主要心理特点,并对当前护理实践提出改进方向。强调了心理护理在儿科医疗中的重要性,建议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心理培训,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个性化心理干预的效果,以期为儿科住院患儿提供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护理。
简介:摘要: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2月门诊耳鼻喉科患者 200例(不包括心理疾病、耳聋、智力低下、恶性肿瘤),其中中耳 90例,喉科 50例,鼻科 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10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组的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接受专业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接受度可以提高。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病人焦虑的消极心理,从而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理性地面对自己的疾病。有利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健康康复,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观察儿科重症监护病室小儿心理特点,及可以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94例儿科重症监护病室患儿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19年3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将患者依据入院日期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针对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患儿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儿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得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更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分析中学生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症状,以期为急性腹痛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开展于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在本校卫生站就诊的36例急性腹痛中学生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中学生急性腹痛的发病特点。结果:所有的急性腹痛中学生中,有21例夏季发病、9例秋季发病、6例冬春季节发病,所占比例分别为58.33%、25.0%、16.67%,由此可见夏季是中学生急性腹痛发生率最高的季节。36名中学生中有16例为女性(44.44%),20例为男性(55.56%),急性腹痛中学生的性别比例相比,无较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的急性腹痛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主要疾病类型为:急性肠炎、急性胃炎、肠痉挛,分别占比14(38.89%)、11(30.56%)、7(19.44%)。患者的疼痛类型主要包括:绞痛、胀痛、针刺样痛,分别有23例、11例、2例。疼痛状态为持续性疼痛并发阵发性加剧性疼痛、持续腹痛,分别为22例、14例。结论:季节性特征是中学生急性腹痛的主要特点之一,多发季节为夏季;绞痛、胀痛、持续性疼痛并发阵发性加剧是大部分中学生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导致急性腹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急性肠炎、急性胃炎和肠痉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