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提高急性腹痛患儿的正确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4年10月到2014年12月急诊儿科接诊的253名急性腹痛患儿,对其临床特点及转归进行分析,总结其病因及治疗效果。结果急性腹痛在周末发病率更高,饮食生活不规律常引起小儿腹痛,47.9%的患儿通便、解痉剂处理后腹痛很快缓解,未再反复;52.1%的患儿需进一步完善检查给予相应治疗。结论引起急性腹痛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患儿转归良好。应对其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避免过分依赖仪器,减少过度检查。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降低患儿就诊费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活检患者病原病理和临床转归。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与病理学和血清学实验室再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行肝活检的肝病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实验室分析研究,并对其中的2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100例肝活检患者中,经临床与病理确诊的各种肝病疾病谱有多种,其中主要肝病病种为慢性病毒性肝炎;对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分析显示,最多的为乙型肝炎患者。结论肝活检病理检查是明确各类肝病、特别是对未明或疑难性肝病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在血清学检查指标方面,几种主要肝病具有一定的特点;造成肝病慢性化和重型化的主要原因是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
简介:摘要通过近三年收治的颌面部严重间隙感染病例的调查,发现多发于夏秋季节,早期多数有牙痛史,继发颌面、颈部肿胀,伴随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等症状,治疗不当,可快速发展为脓胸,心包积液,进而出现腹腔积液,伴有高热、脓毒败血症等严重中毒症状。死亡率明显升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见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转归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2022年接收的3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治疗转归结果为恶化的20例患者划分为分析组,将治疗转归结果为好转的28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通过回顾临床资料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率、肺部感染率、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分析组患者的男性患者占比、年龄、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分析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感染、肺动脉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转归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转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需要关注这些因素以改善患者转归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模块化护理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针对急救护理质量及转归的影响作具体论述。方法:选择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开展实验,将2022年收治40例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将2023年收治40例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与模块化护理措施,对不同干预期间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借助SSPS系统进行分析对比,观察结果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救护理质量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有效率数据均显优,两组间对比P值均﹤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模块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病情控制及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研究HBsAg携带者的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3年普查发现的355名HBsAg携带者被确定为研究对象,1999年和2008年分别对这些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查阅病历资料和血清学检测等,以了解HBsAg携带者发生阴转或发展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情况,并分析影响其转归的因素。结果355名HBsAg阳性者在回顾调查期间发生HBsAg阴转33例,乙型肝炎12例,肝硬化1例,肝癌6例,死亡14人。其中5人死于肝病。有关是否发生肝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民、父母亲患肝病是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干预治疗等为保护因素,性别、年龄及其他研究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携带者发生阴转的机率较小,少数人会发展为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等,应加强体育锻炼和进行适当干预治疗。
简介:摘要:日间手术是有计划,可择期在24小时内完成入出院的手术或操作,与传统手术收治方式相比,具有缩短住院和治疗等候时间、降低院感风险、节约医疗资源,同时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促进医务人员对手术精细化、微创化的转变等优势。患者术前检查纳入住院费用、集中办理入院,术后集中出院结算几乎为各大医院实行日间流程。本文在入院前怎样进一步优化流程,节省患者术前检查时间,省略转归门诊检查费用的改进步骤、效果评价方面进行了探讨。
简介:目的探讨100例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其转归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0月于广东省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产科分娩且转入儿科的早产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分成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并分析造成早产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早产儿的影响。结果100例早产产妇中阴道分娩率30.0%,剖宫产率70.0%。导致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内科合并症及不明原因等,发生率分别为34.0%、13.0%、11.0%和14.0%。100例早产儿中有68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68.0%,其中主要并发症分别为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窒息及肺透明膜病等。结论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内科合并症等可诱发早产的发生,增大并发症及死亡风险,早产儿根据其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生存率,规避并发症所致的影响。
简介:目的了解艾滋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住院的10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艾滋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瘦、发热、贫血、咳嗽咳痰、腹痛腹泻、胸闷气促、肝大、淋巴结肿大;主要并发症为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肿瘤,居前6位的感染分别是口腔念珠菌病58例、结核46例、感染性腹泻31例、细菌性肺炎19例、肺孢子菌肺炎16例、颅内感染10例。经治疗后,机会性感染治愈或好转出院83例,死亡9例(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病变4例,结核2例,肺孢子菌肺炎1例,败血症1例,全身衰竭1例),未愈8例。结论艾滋病并发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感染多见,大部分治疗效果好,但结核和颅内感染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甲减)筛查的意义,观察妊娠期甲减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测定230例妊娠妇女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甲状腺素(FT4),甲减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严密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胎儿宫内生长,并将妊娠结局及对母儿影响与200例正常孕妇比较。结果妊娠合并甲减经药物治疗及严密监测后,母儿结局良好,出生平均体重低于对照组,胎膜早破,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小于胎龄儿,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甲减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妊娠合并甲减患者如能及时甲状腺替代治疗,能明显改善围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