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对比预防缺血脑梗死患者再发时使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不同效果。方法收集缺血脑梗死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的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低回声斑块数、斑块总数、血浆黏度、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缺血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再发过程中,氯吡格雷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逆转易损斑块并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再发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缺血脑卒中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及其相关因素,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C表(MHLCC)对204例缺血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缺血脑卒中患者在健康权威人士(医生)控制维度得分(5.06±0.88)最高,健康机遇控制维度得分(2.98±0.97)最低;男性患者在健康内部控制维度得分(23.52±6.35)高于女性患者(21.50±6.06);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越高的患者,其健康内部控制和健康权威人士(医生)控制维度得分越高;Barthel指数越高的患者,其健康内部控制维度得分越高,健康机遇控制维度得分越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脑卒中患者倾向于健康外部控制,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Barthel指数的患者,其健康心理控制源倾向不同,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倾向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健康心理控制源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组加丁苯酞,对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28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3个月后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丁苯酞治疗能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基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58例给予血栓通静脉滴注,对照组58例用丹参注射液,均1次/d,两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在90%以上,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栓通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时比丹参加其他常规西药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栓通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缺血脑卒中患者血压的管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主要介绍缺血脑卒中中血压的调控,并重点探讨缺血卒中急性期的降压管理。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期 血压调控
  • 简介: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缺血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发病〈24小时内的脑梗死患者64例,诊断均符合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应用参麦注射液、脉络宁或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5.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葛根素注射液能够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患者运动及语言功能的恢复.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对于急性缺血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葛根素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脑型卒中再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 2019年 9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 缺血脑卒中患者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缺血性脑卒中
  • 作者: 杨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阆中市人民医院四川阆中637400)【中图分类号】R47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75-01人的脑部是维系我们正常生活的首要保障因素,而缺血性脑卒中是较为普遍的脑部疾病,导致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如粥动脉样硬化,即患者脑部血管组织硬化而导致脑动脉缺血。此类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极大,据相关调查,由于缺血性脑卒中而致死的病患占据神经内科患者总例数的82%。所以,我们务必充分认知缺血性脑卒的发生原因,结合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降低此类疾病对我们生活的影响。1什么是缺血性脑卒中?脑部疾病均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脑部供血不充分,进而导致患者颈、椎动脉组织发生闭塞情况,会直接引发患者颅内组织供血不充分的问题。导致患者出现缺血性脑卒中的情况也较为复杂,且此类病症并不会直接导致其他脏器病变,但会仍会出现一定头晕、偏瘫现象;病情发作后,此类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重度昏迷的症状,且不排除有直接致死现象。同时,此类疾病会导致大脑血管、皮质发生癫痫,为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总之,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情况,且脑梗死的严重程度也决定了此类疾病的严重度。2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生原因有哪些?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脑血栓或脑梗死更引发的脑部血管组织动脉硬化。此类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会患有不同程度的“三高”(血压、血脂、血糖偏高)的情况,且诸多患者血管还伴随一定血管狭窄或堵塞。同时,诸多缺血性脑卒的患者的大脑组织纤维的发育不健全,某些患者还会伴随有多重综合症等症状。此外,某些患者可能患有心源性堵塞,而该病的主要发生原因是由于患者心脏功能组织较差,使患者心脏部位出现栓子掉落情况,引发患者血管组织斑块出现脱落,都会直接引发此类疾病。供血问题也会导致此类疾病频繁发生,而供血问题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血管组织过小或某一动脉过于狭窄,促使患者脑部重要组织部位出现血栓,进而导致患者脑部供血量达不到基本水平。患者脑动脉出现组织坏死、堵塞、神经细胞失活等情况,都会引发此类疾病而导致的并发症。进而促使患者脑部血液电解质压差失衡,且自由基代谢缓慢,使患者脑部血液无法供应至相应部位,出现永久性的神经损伤或神经坏死现象。在临床中多用“溶栓&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脑卒中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进展性缺血脑卒中(SIP)与同期127例对照的非进展性缺血脑卒中的临床资料.结果SIP患者伴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白细胞血症、发热及Na+-K+平衡紊乱等病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P患者颈动脉狭窄、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P患者出现大脑中动脉大面积梗死及分水岭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IP患者的预后较对照组差(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脑卒中在多种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发生,影像学改变提示好发部位,预后不佳.

  • 标签: 进展性脑卒中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的课题研究中,探究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录的72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康复护理的实验组,每组患者各为36例,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健康指数、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组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指数、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时,配合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缺血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优势。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4月—2015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前循环缺血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行超早期(3h内)治疗,对照组行延迟(6h内)治疗。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患者6h、24h、1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55±8.77)分、(18.12±10.21)分、(11.75±10.57)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0%,较对照组的25.00%更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循环缺血脑梗死患者采用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及采纳。

  • 标签: 缺血性脑梗死 超早期 尿激酶 静脉溶栓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5例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同时加用丁苯酞治疗,对照组仅用阿司匹林、依达拉奉,未用丁苯酞,观察治疗后14天,28天及2月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14天,1月及2月NIHSS评分明显降低,生活能力评分(Modified)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安全性好。

  • 标签: 丁苯酞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对缺血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影响,探索丁苯酞治疗缺血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缺血脑卒中(PIS)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进展性缺血脑卒中病人中,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设为进展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病人的非进展性缺血脑卒中84例设为对照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在所观察项目中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脑动脉狭窄、血压不稳定、血纤维蛋白原高、发热对进展性脑卒中有重大影响,对这些危险因素重点评估并合理控制,能防止缺血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高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脑梗死患者实施不同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急性缺血脑梗死急救患者资料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优化急救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分诊时间、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相比对照组更短(P<0.05);护理前所有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救及差异护理后,观察组量表分值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针对急性缺血脑梗死患者采取全程优化急救护理相比常规护理对于改善急救效果、缩短分诊与溶栓治疗时间均有着显著意义,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功与神经功能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常规急救护理 全程优化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