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下腔静脉及其分支疾病超声诊断。方法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凡表现为两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和胸、腹壁广泛性浅静脉曲张的病人,均应考虑到下腔静脉综合征的可能。超声在诊断下腔静脉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灰阶超声可发现下腔静脉内的血栓或癌栓的部位,下腔静脉内径是否狭窄,是否存在外在性压迫因素如增大子宫或肿瘤等,还可以追踪扫查发现原发性恶性肿瘤、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下腔静脉内有无血栓或癌栓造成的充盈缺损,彩色血流是否变细等。静脉造影可清楚显示阻塞部位、程度以及侧支循环的状况,从而超声诊断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艾滋病与结核的发病过程,与淋巴细胞计数(T-CD4)的高低有直接关系;在不同的T-CD4细胞水平上,肺外结核的发生率是不一样的。方法就结核病的病原学,发病机理,临床常表现的多样性进行概述。讨论机体在感染HIV病毒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重叠感染,反复感染,多部位感染;病情的复杂性;结果有效的预防、治疗,可以降低结核的发病率,感染死亡率。
简介:目的:通过阴茎背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早泄96例疗效观察。方法:本组患者96例,年龄22~42岁,平均30岁;病程1~18年;射精潜伏期1.01±0.58分钟,平均0.82分钟;性伴侣满意度10%~35%,平均18%;均采用阴茎背神经分支切断术手术治疗。结论:9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龟头麻木,感觉严重缺失,无合并勃起功能障碍;2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疼痛,术后4周症状消失,有效率为85%,3个月随访,有效率95.8%。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胫神经踝部以下皮肤分支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我院软组织门诊自2001年10月至2009年9月诊断为内踝后方胫神经主干神经痛者5例,跟内侧神经痛者9例,足底内侧神经痛者8例,足底外侧神经痛者7例,趾足底神经痛者1例,共30例。所有病例皆采取强的松龙25mg加2%利多卡因5ml注射至一定部位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皆在注射后10分钟止痛、麻药作用过后有的再现轻痛,有的未再现疼痛。24例一周后痊愈,3例经第二次及3例经第三次注射后痊愈。结论对于胫神经踝部以下各皮肤分支的神经痛,诊断依据是痛觉改变区域与各支神经分布区相对应,采取强的松龙局部注射的效果较为理想,不失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比例法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和《结核菌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要求操作。对2004-2016年不同年代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种初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耐药率在51-25%之间,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耐单一药物是指只耐一种药物。2004年、A组、B组、C组、D组中H、E、S和R的耐药率都波动下降.多耐药除B组有小幅的升高外都在平稳地下降。从2004年的8.62%下降到D组的4.81%。耐多药(multi-drugresistance,简称MDR)率B组有一定的升高外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组的耐药率为HRS>HRSE>HR>HRE。且HRSE的波动幅度大于HR、HRE、HRS。MDR占R的耐药率为2004年72.34%、A组67.89%、B组83.14、C组66.05%、D组63.16%。对2004年分别与A组、C组、D组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的pearson值分别为0.734、1.705、1.089;P值分别为0.392、0.192、0.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2004年与B组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的pearson值为13.60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省结核病的总体耐药趋势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速度比较缓慢,特别是MDR的耐药比例仍然持续在较高水平,是我省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重要的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 监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比例法按照《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和《结核菌药物敏感性测定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要求操作。对2004 -2016年不同年代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菌种初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耐药率在51-25%之间,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耐单一药物是指只耐一种药物。2004年、A组、B组、C组、D组中H、E、S和R的耐药率都波动下降.多耐药除B组有小幅的升高外都在平稳地下降。从2004年的8.62%下降到D组的4.81%。耐多药(multi-drug resistance,简称MDR)率B组有一定的升高外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各组的耐药率为HRS>HRSE>HR>HRE。且HRSE的波动幅度大于HR、HRE、HRS。MDR占R的耐药率为:2004年72.34%、A组67.89%、B组83.14、C组66.05%、D组63.16%。对2004年分别与A组、C组、D组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的pearson值分别为0.734、1.705、 1.089;P值分别为0.392、0.192、0.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2004年与B组 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的pearson值为13.604,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省结核病的总体耐药趋势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速度比较缓慢,特别是MDR的耐药比例仍然持续在较高水平,是我省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重要的因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水龙头分支杆菌污染情况,分析分支杆菌污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水龙头管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2010年9月及2011年3月即采取干预措施前、后对我院4个重点部门部分水龙头内壁、过滤网及螺纹口等18个水龙头,干预前采集标本59份、干预后采集标本59份,进行抗酸染色涂片检查,同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干预前4部门均存在分支杆菌污染的情况59份标本中,阳性标本13份,阳性率为22%;18个水龙头中阳性水龙头10个,阳性率为55.6%。经过对洗手水龙头过滤网及实验室长弯头形水龙头进行拆洗消毒,采取这项干预措施6个月后再次采样59份标本,全部阴性。结论定期拆洗消毒水龙头可以有效降低抗酸杆菌对水龙头的污染,消除医院内分支杆菌感染的隐患。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到本院就治的128例BRVO患者(共132只患眼)实施激光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底变化。结果经治疗后100眼视力提高(75.76%),32眼视力不变(24.24%),86眼视力0.5以上(65.15%);87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100.00%);82眼黄斑水肿消退(87.23%);88眼视网膜无灌注区消失(95.65%);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结论激光治疗BRVO,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使黄斑水肿快速消除,提高患眼视力,值得临床推广适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光光凝对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IBRVO)性新生血管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探讨激光光凝治疗IBRV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日本佳能CU-60D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仪检查确诊的IBRVO124例138只眼,按新生血管的有无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以相同的条件进行激光治疗,分别在激光光凝术后4周、24周行FFA复查,观察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两组患者均以光凝后半年行检眼镜及FFA观察的结果为准。结果预防性激光光凝组92只眼,激光光凝后仅9只眼产生了新生血管,占9.8%;83只眼未发生新生血管,占90.2%。治疗性激光光凝组行激光光凝治疗的46只眼中,激光光凝后32只眼新生血管萎缩,占69.6%;14只眼激光光凝后新生血管未完全萎缩,占30.4%。结论激光光凝IBRVO内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是预防和治疗新生血管的有效方法。对IBRVO新生血管的预防性激光光凝和治疗性激光光凝均有明显疗效,预防性激光光凝更有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支导丝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totalocclusion,CTO)病变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CTO病变,着重分析其采取分支锚定技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TO的方法和效果。结果共对45例冠状动脉CTO病变的靶血管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采用分支血管锚定技术,成功开通CTO靶血管40例、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达到3级,成功率88.9%。2例患者术中出现靶血管夹层;2例患者球囊未能通过CTO病变部位;2例患者术中导丝穿出靶血管真腔而入心包,1例患者发生分支血管破例,采取球囊低压力堵塞后未见造影剂再渗漏;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结论CTO介入治疗采取分支锚定技术能提高手术成功率且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