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顾太清是清代著名的满族文学家,她的词作《东海渔歌》在词学界享有盛名,历代评论家对其词学渊源及词风特色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被学界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简介:
简介:通州地处古幽燕地区,自古就有“慷慨悲歌士,侠肠义胆人”之说。明代万历年间监察御史通州人马经纶,就是一位不趋利避害敢于伸张正义的侠肠义胆之人。他的一生坎坷,为人的品德和诸多义举,却表现出追寻真理的胆识和能容为大的胸怀。
简介:瞅准机会,进士下海了35岁的“干部”刘学询下海了,而且经营的是赌博业——他中标投得了广东“闱姓”博彩(以科举中榜者姓氏为博彩方式)的承包经营权,承包期限是1890年至1896年。这多少令后世渎史人有点疑问:作为一名通过艰难的“公务员考试”(科举)、获得了官员身份的读书人,怎么会突然弃官从商,而且投身的又是如此的“贱业”?
简介:清东京陵李凤民清代陵寝除关外三陵、清东陵和清西陵之外,还有一座被人淡忘的东京陵。此陵原是清陵规模最大的墓园。曾葬有太祖努尔哈赤之祖父母、父母,以及他的后妃、兄弟、子侄等十数人,时称“东京二祖陵”,是关外“四陵”之一(另三座祖陵为兴京永陵、盛京福陵和昭...
简介:汤恩伯原名克勤,1899年9月19日出生在浙江省武义县一个山村的地主家庭。他投靠蒋介石发迹,遂与陈诚、胡宗南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三大军事集团的统帅之一。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作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驻中原地区,其军队发展到60多万人。但汤部军纪极差,对百姓实行法西斯统治,民怨沸腾,当时河南地区水、旱、蝗、汤"四害"横行,"汤"即指汤恩伯对人民的坑害。那么,汤恩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简介:荣辱与共中国从1966年开始.经历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对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科技管理瘫痪,研究机构被肢解,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停止科研工作.下放到农村或厂矿劳动.有的甚至被判冤狱.中国的科技发展遭到严重破坏。
简介: 1964年10月底至1965年6月初,我参加了中共山东省委海阳社教工作团,在山东海阳县搞了8个月的"四清".当时我只是一名刚刚步入大学校门一个多月的学生,如今回忆起那段经历,许多事情记忆犹新.……
简介:清嘉庆八年(1803)某日,仁宗到圆明园游幸,时至中午,正准备用膳。突然一个名叫成得的内务府厨师拔刀刺向嘉庆。因为变起肘腋,令人猝不及防,嘉庆皇帝大惊。旁边一名大内侍卫,武功高强,冲上前挥剑挡住了成得的进击。成得不是那侍卫的对手,终于失手被擒。抓住成得之后,嘉庆命令王公大臣及六部九卿联合会审。成得死不招供,只是说:“如果行刺成功的话,那么诸位(指王公大臣们)现在的宝座就是我成得的坐处了。”
简介:1964年冬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作风)。江苏的"四清"运动由于有不少中央的头面人物参加,在当时影响很大。如林彪夫人叶群和外交部副部长王炳南等在太仓,张爱萍将军在邗江,外办主任张彦和
简介:到过颐和园的人都会被它精湛的造园艺术折服,它是北京西郊保存最完好且规模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作品。颐和园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后,于光绪年间在其废墟上营造的。清漪园出现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极盛时,比颐和园更具规模。在地理上.它衔接圆明园与玉泉山静明园。使北京西郊诸园林完美和谐的统一在一起。
简介:清朝驻防西藏官兵的制度是清朝对西藏地方主权的标志之一,对于维护清朝驻藏大臣、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的权力,以及西藏社会的安定、保卫边防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过去中外学者对此问题也多有论述。然而,国外一些相关的论著,却说什么清朝驻藏官兵,只是一支为数不多的、保护驻藏大臣的“卫队”,只是一种“摆设”。因此,有必要依据历史事实,再对清朝驻藏官兵制度的形成、特征及作用作一考述。
简介:天聪十年(1636)四月十一日,金国汗皇太极更改国号,满文作(daicing),①汉文为大清。从此历朝沿用,直至辛亥鼎革、清帝逊位。皇太极为什么改国号为“大清”?这个国号包含何等特殊的象征意义?自上世纪初叶,中外治清史者潜心研究,各抒己见,有关论著相继问世。然而,迄今尚无共识。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确定此国号源自何种语言,或认为满语,
简介:李伯元在《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重正途宦海尚科名讲理学官场崇节俭”中,写到一位副钦差署了浙江巡抚,司、道上去禀见。“只见署院穿的是灰色搭连布袍子,天青哈喇呢外褂,挂了一串木头朝珠;补子虽是画的,如今颜色也不大鲜明了;脚下一双破靴;头上一顶帽子,还是多年的老式,帽缨子都发了黄了。”然后,署院开始教谕下属:
简介:郭店楚墓出土竹简《语丛一》所言“宾客,清庙之文也”,是释礼的精言。清庙之文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静态的文饰,一是动态的文饰。静态的文饰指清庙的建筑形制,动态的文饰则指诸侯助祭及觐见天子在清庙内外的种种威仪。
简介:1966年2月,春节刚过,作为省委“四清”工作队员的我,与其他60名同学一道,奔赴威宁回族苗族彝族自治县白马公社,在草海之滨度过了100多个日日夜夜,其中很多趣事至今难以忘怀。现将其忠实记下,既是自己对往事的回忆,又权当一个普通人对那段历史的见证。
简介:青海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自然风貌的地方,描写千姿百态,绚烂多彩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是文人笔下的主要内容。清代诗人描写这一内容的诗作,或清新秀丽,或雄浑粗犷,或开朗豪放,或萧索凄凉,显示出了不同的色彩和个性。这些诗作者大多虽非名家,但由于他们中许多人久居高原或亲历河湟,对这里的山水风光、人事民风有着比较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体验,因而他们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样鲜活。
简介:油画《收回英租界》“文革”中,张善平因一幅画而被打人“牛棚”,这幅画便是他的得意之作——《收回英租界》。它反映的是刘少奇当年领导武汉工人阶级收回英租界斗争的场面。此画画得很成功,曾荣获湖北省暨武汉市美展一等奖,并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照片)。善平学油画始于上世纪60
简介:黄正清大革命时期已经是藏族中一位出类拔萃的英俊青年。共产党人宣侠父于1925年至1927年5月来到甘肃甘南自治州,和黄正清关系甚好,对黄正清进行启蒙教育,并对他进一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激发了黄正清爱共产党、爱祖国的情怀,从此黄正清为民族为祖国倾注了他的一生。
《太清后人谈太清》出版
“文胆”陈布雷之死
侠肠义胆通州人
大清开赌
清东京陵
诨名"汤屠夫"的汤恩伯
扦胆相照 荣辱与共
"四清"纪事
清仁宗圆明园遇刺
“四清”轶事
清太祖实录研究
何处燕山最畅清 无双风月属昆明——清漪园
清驻藏兵制考
“大清”国号词源研究
“天下俭”李用清
说“清庙之文”
“四清”琐记
清诗咏青海(下)
有情、有识、有胆的张善平
深切缅怀黄正清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