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按语:2012年4月27-28日,“山——人类学的视野”国际学术工作坊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公馆老街民族志展览馆举办。此次学术工作坊由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召集,活动由安仁镇公馆老街民族志展览馆承办,由北大蒙养山学社和西南民族大学他山学社协办、,工作坊旨在开拓和深化人类学关于山的研究,基于理论方法和个案考察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拓展人类学视野作一次讨论。工作坊的核心部分,由三个讲话构成。,工作坊召集人王铭铭教授,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教授、韩国文化人类学学会会长文玉杓及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日本学国际研究中心访问教授大贯惠美子,分别就中、韩、日的山形象作了论述。这些讲话涉及东亚文明中的山之历史民族志与比较研究,颇具新意。三个发言由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菲菲、马浪、贺乐、兰婕、胡冬雯根据录音整理、汤芸副教授校对,现刊发于此,以供参考。
简介:在“东亚”成为流行语汇的历史研究中,“朝贡体制”常被用作一个统摄性的概念使用。然而“朝贡体制”在清代,主要体现中国与朝鲜、琉球、安南等国的关系,其中尤以中朝关系最为密切,并不覆盖“东亚”。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史料,呈现清代中国与朝鲜封贡关系的特点,其中包括敕封、给印、颁历、参与常态礼仪活动、日月食救护、赈济灾伤、常态互市,朝鲜人参与八旗等等,不仅凸显中朝关系近于中国与其他封贡国、无藩封关系的其他朝贡国之间的关系,更反衬出中朝关系与地处“东亚”而与清无邦交的日本之间关系的差别。由于中、朝、日在“东亚”区域的国际关系中皆具有重要性,前述考察提示,17至19世纪中叶的“东亚”国际秩序并非笼罩在任何单一制度化体制之下,“朝贡体制”或“朝贡贸易体制”不能涵盖该时代“东亚”地区国际关系和秩序格局,对相关的研究方法也需要反思。
简介:近年来,“东亚共同体”问题已经成了东亚各国学术界不同领域热烈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不仅如此,东亚各国的商界和政界的精英也参加进来,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各国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加深固然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可否认,对迅速发展变化的东亚地区前景的担忧,是许多人鼓吹“共同体”意识的另外一种重要推动力量。经过千百年的演进,东亚似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是像现在欧洲国家一样,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一种新的共同体?还是要重蹈欧洲国家的旧日覆辙,在融成共同体之前也来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无疑,对东亚历史的再认识是我们思考这一问题的起点。目前东亚国家不仅生活在现实里,也徘徊在历史中。东亚国家间关系中时隐时现的矛盾和问题,无不与历史的纠葛纠缠在一起。人们不仅要问:我们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历史基础有多少?或者说历史能给“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带来什么?正是为了解读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这个专栏。应邀参加本专栏讨论的作者有在国际学术界声明显赫的“学界泰斗”,也有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尽管他们的地位和视角不同,观点差异很大,但思考的主线都是“东亚共同体”的历史经验问题,每一篇文章都不乏予读者以启迪的真知灼见。我们相信这组文章会给“东亚共同体”的讨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欢迎更多的学界朋友加入到这一问题的讨论中来。“东亚共同体”成功与否恐怕不是取决于对现实的把握,而是取决于对历史的超越。而重新认知和梳理东亚的历史,或许正是我们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起点。
简介:丰田织布机的创造和传播是近代东亚工业技术演化的一个实例。丰田佐吉凭借“逆着潮流游泳”的熊彼特式企业家精神,成功开发了丰田织布机这一技术产品,带动了日本工业化的发展。1920年代,通过拆解仿制,中国的大隆机器厂等企业也成功制造出丰田织布机。抗战胜利后,中国机器制造公司通过丰田的技术转让,获取了丰田式自动织机的制造能力。发明创新、逆向工程与技术转让构成了近代东亚工业技术演进的三条路径,后发国家需要凭借企业家的精神动力克服技术演化中的难关,尤其需以“非理性”的动机超越市场需求中理性决策对技术发展的抑制。对后进国的技术演化而言,意识形态起着关键作用。
简介:复都制,又称陪都制,指一个国家设置复数都城的制度,与单都制相对。复都制始于周代,诸都城地位平等,无核心都城和陪都的区别。到唐代,唐玄宗称洛阳为陪京,表示洛阳只是辅助长安的陪都,将核心都城和副都顺序化,形成了陪都制,北宋时陪都制固定下来。核心都城和陪都的序列化,反映了世界秩序的根源从天转向理。复都制在4—10世纪以北宋为界,从以长安、洛阳为代表的东西复都制转变为以北京、南京为代表的南北复都制。这是由游牧地区和农业地区政治权力形态来决定的。随着复都制类型转变,复都间的交通干线网络从西部内地转向东部沿海,从东西向转变为南北向。陪都制的转变体现了唐宋变革论下农牧复合型国家解体以及向近代国家的转变,这是欧亚大陆共通的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