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那年“非典”,在家自我隔离。倒潜下心来,整理的家信。我一边整理,一边想,自己算是幸运的,1963年大学毕业以后,分到外地,才有幸获得那么多的家信。但是,在那非常时期,大多也无法保留了。现有的信,1966年的仅存两封,还有1973年6月一直到1979年6月的一百四十余封。这些幸存的信,就从最早的1966年9月爸爸的那封信算起,也跟了我四十年吧,算是很不易了。最后,我存的信,竟然放了五个文件夹。

  • 标签: 黄佐临 话剧 艺术形式 “文化大革命” 中国
  • 简介:张爱玲善写新时代的气息,小说《金锁记》为甚。曹七巧在时代夹缝中困顿于封建秩序一辈子不明所以,浑然不觉世界巨变尚且循古法炮制祸延儿女,其政治不正确到令人惊骇的地步,倒又让人难以忽视其存在的意义。国光演绎如此的经典文学人物,采用旧的戏曲程序之余,却又灌注新的表演内涵,以此表演形式风格贴近原著精粹,进退适切,令人备觉酣畅。

  • 标签: 新时代 表演 气息 旧形式 《金锁记》 文学人物
  • 简介:'旧瓶装新酒',简单地说就是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我们常常以此形容那些富有创意的新编剧目,认为代表了一种进步。但是,观看了北路梆子传统戏《劈殿》之后,我认为传统戏不用现代高科技包装,'瓶装酒'风景依旧。9月11日晚,我第一次观看了由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演出的原汁原味的经典北路梆子传统戏《劈殿》。真是声腔激越,慷慨高昂,震彻太原工人文化宫剧场。如果梆子戏在农村广场上演奏声音传之甚远

  • 标签: 传统戏劈 劈殿 北路梆子
  • 简介:车王府藏弹词存60余种,2000余册,今归首都图书馆。此批曲本以刻本为主,兼有部分抄本,刊刻时间上自清乾隆年间,下迄同治、道光时期,且有10余种稀见和较早刊本,是不可多得的俗文学文献。1935年刊凌氏《弹词目録》与当时其它弹词目録一样,多着録题名、作者、刊刻时间及书坊,于卷、回、册及本事、体例等则略而不题;又因目録发表与凌氏整理车王府藏弹词的时间相距多年,且《弹词目録》中多存由笔误或其它原因造成的错讹之处,这也增加了后人据以判断同名弹词版本异同的难度。本文着重介绍这批弹词的来源、整理状况,同时以文本校读为基础,对《弹词目録》及其它着録这批弹词的目録如《弹词宝卷书目》等的着録作补正,对部分稀见曲本从版本、本事、内容等角度予以揭示。

  • 标签: 清朝 蒙古 车王府 曲本 弹词
  • 简介:我们有幸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重走长征慰问团。同去的有冯巩、牛群、蔡明、郭东林、王铁成、刘秉义、游本昌等文艺工作者。慰问团5月23日由南昌出发,历时一个月,路经榆都、兴国、井岗山、成都、凉山、康定、贵州、陕西、延安,最后到达吴起镇。平均每天行程370多公里,共演23场。我们带去了《橱窗模特》、《摄影爱好者》、《口技》节目。"长征"路上,我们深深感到老区人民太需要艺术的滋润,他们几乎是强烈的渴求。这是中央第一次派团到这些老区慰问演出。许多人翻山越岭前来看演出,其中有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沪定和嘉定,成千的群众自发前来夹道欢迎,令人落泪。我们赶路有时误点,群众等几个小时,依旧热情高涨。面对观众的渴求,面对

  • 标签: 长征 文艺工作者 文化部 渴求 凉山 贵州
  • 简介:国家图书馆藏康熙本《劝善金科》是《劝善金科》版本系统中年代较早的一种,其出目名称后标明“新”、“”,为目前已被披露的版本之仅见。本文在介绍国图本《劝善金科》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与乾隆五色刻本及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进行了比较。再结合各种民间目连戏史料,对本底本的来源做出推断,认为其改编自一个流行于安徽、江苏、江西一带的目连戏曲本。

  • 标签: 劝善金科 目连救母 康熙旧本
  • 简介:曾闻“舞台美术的假定性”新说有如“春雷”,给八十年代的中国戏剧界以“强有力的震动”,从而结束了“历史的错误、理论的贫困、艺术的浩助”,似乎就此开辟了戏剧艺术的新纪元。

  • 标签: 假定性 金石 戏剧艺术 舞台美术 中国戏剧 八十年代
  • 简介:2005年年底,陕西省歌舞剧院原创歌剧《张骞》入围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近日,陕西省歌舞剧院正昼夜兼程,循着张骞的脚步,继续着他们的中国歌剧跋涉之旅。

  • 标签: 《张骞》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中国 歌剧艺术 剧目
  • 简介:赵登禹甲28号的宅院不见了,可是它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不会消失。闭上眼睛,以往的日子就如同演戏一样,一幕一场地出现在面前——因为这座宅院曾是引导新中国一大批青少年走进京剧艺术殿堂的中国戏曲学校啊!

  • 标签: 戏曲学校 京剧艺术 新中国 青少年 演戏
  • 简介:这里,有一条安福,在上海地图上不过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小马路。短短的,从西到东,满打满算也就是千步左右。最精采的更是只有几百步,在西头,因为那里聚集着一群艺术家,他们醉心于话剧这门从西方传来的表演艺术,他们给这条静静的林荫染上了浓浓的舂情秋意、夏风冬日。

  • 标签: 波希米亚 《这里 有一条安福路》 话剧艺术 表演艺术 艺术家
  • 简介:本文呈现艺术历史学家沃尔特?洛考,对艺术家马克?弗教授在德国玛利安?海勒画廊的展览中所展出的精致、几近古迹遗物的作品所做的评论,同时描述并评论弗在中国的两件装置艺术“性灵”,接着以弗访谈选录,呈现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及教学理念、个人史、美学、当代陶瓷艺术和陶瓷艺术市场的想法。

  • 标签: 马克·路弗 沃尔特·洛考 形式 装置艺术“性灵” 后现代主义
  • 简介:10月22日晚,青春音乐剧《一有你》在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进行了首演,并获得了领导、专家和观众的好评。作为山东舞台上的首部原创音乐剧,该剧的主创团队体现出鲜明的青春风格——主创人员多为80后,演员则由众多90后艺术学院在校生担任。因此,这不但是我省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成为聚焦于未来,培养年轻梯队的一个艺术实践项目。在此,本刊特开设笔谈专栏,组织音乐剧部分主创人员就该剧的创意、剧本、作曲、舞蹈和感悟等方面各抒已见,以飨读者。

  • 标签: 原创音乐剧 《一路有你》 山东艺术学院 杂感 艺术理论研究 主创人员
  • 简介: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1952-1966年是初创期,舞台美术教学体系(教案、教程、教学秩序)初步形成;“文革”后的1978-1994是重振与更新时期,舞美系在小心翼翼与跃跃欲试中步入了求变求新又不失自我的轨道;1994年以后至今,在新的思维取向的影响下,舞美系在教学思想和艺术实践上不断拓展戏剧的疆界,步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三个阶段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形成自身的特点,逐渐构成较完整纳、有效的、具有个性特色的舞美教学系统。

  • 标签: 教学秩序 立体构成 观念更新 多向性思维 拓展疆界 大戏剧观
  • 简介:北京著名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家侯长春先生约我去观赏他近几年的作品《京民俗风情画》。当我看到一幅幅他画的老北京各种风俗图画时,不禁呆住了。十年前我看过他画的参加北京——东京都友好展并获奖的《水浒人物》组画,那种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图像已经看不到了,而代之以大家熟悉的忠厚朴实的老北京人的形像,一下子使人回到了几十年前……。"这是卖绒花儿的,这是卖佛龛的,这是磨剪子磨刀的,这是卖蛐蛐的……"有些还不是行业买卖,而是老年间的北京风情,如"敬惜字纸""打灯虎儿"。看完这一大摞画,真使人象回到了让人留恋又让人心酸的旧时北京。《卖羊头肉的》画面上卖羊头肉者用一把锋利的刀把羊头肉切得肉薄如纸,正手握洒盐的大牛角往下洒盐。而买肉的人已经手提二两装的酒具迫不及待地等着取肉下酒呢!《卖切糕的》画面上,画家把切糕的红枣、红小豆、黄米面,层次分明地画得十分逼真、连上面洒的一层白糖也画了出来。卖切糕的小车上有块锃亮的铜牌,上面写着"西

  • 标签: 民俗风情画 工笔重彩人物画 老北京 风俗图 长春 红小豆
  • 简介:我用的标题已经把我要抖露给大家的心思讲清楚了,一听这准是个“造反派”!其实我算不上是个“革新派”.但也不是个“顽固派”,我只不过是一个看到好戏就拼命鼓掌的“乐天派”。我看了三次《朴天》,每每谢幕我都足含着眼泪在鼓掌.我之所吼如此激动是因为它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小吕剧”从不拒绝新事物,从不停止多方面的实验.从不墨守陈规,

  • 标签: 戏曲艺术 机制创新 “造反派” “顽固派” “革新派”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