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仅就拉威尔钢琴作品《小奏鸣曲》的旋律外形、主导音程、核心音调以及高潮形成的旋律材料运用几个方面揭示其独特性和层次性,进而说明它和演奏之间的相关性.笔者认为,就其旋律外形和音乐形象来看,三个乐章分别表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存在着不同的个性;从旋律构成的各个因素(音程、音调、音型)的相互关系出发,又可以说具有'细节特征上的同一性,和旋律结构上的统一性'特点.就其后者而言,正是由于细节(音程、音调、音型)的同一,从而达到三个乐章音乐内容和结构上的统一.演奏者除了在练习中能熟练地弹奏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种技巧以外,还应该抱着辩证的态度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侧面去分析和演绎它,才称得上是音乐作品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听觉再现.
简介: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在编纂《萧友梅生平纪年》过程中,发现了萧友梅先生在抗战初期所写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适应非常时期之需要拟办集团唱歌指挥养成班及军乐队养成班理由及办法》(下简称“理由及办法”)等一批珍贵历史文献。为此.《中国音乐学》2006年第2期在部分刊载这些文献的同时。配发了一组文章,初步阐发了这一发现对于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戴鹏海教授在他的《事实胜于雄辩》一文中,结合自身的研究实践,对于文献、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极端重要性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论述,文虽不长,但青简意赅,读之感触良多、受益匪浅,从而引发出我对“史实第一性”问题的几点思考。现在把它们写出来,以求教于史学前辈与同行。
简介:中国音乐文化传统在中国数千年的存在与发展,最为要者就是制度的约束下,无论是礼乐还是俗乐都有着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通过本体中心特征:律调谱器乃至乐曲等诸多层面都显现出来。当下存活的传统音乐文化依然具有整体一致性下的区域丰富性的特征。通过文献的梳理,对这种一致性从理念上有了较为清晰认知的同时尚需具体的实例加以证明。由于音乐文化的特殊性,过于久远的音乐形态很难通过实际的音响加以把握,借助于明清以来的乐谱和当下存活的音乐传统,我们在此首先尝试从历时到共时对礼仪用乐中的《朝天子》进行分析,看这首礼仪乐曲从明初到当下经历了600余载活体传承的实际情况,从而揭开制度下本体一致性系统研究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