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考察了魏晋南北朝书学崇尚神韵、意趣的精神特质,并将魏晋书学之审美趣求关联于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性和玄学问题。文章认为,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与形神之辨密切关联于魏晋南北朝的书法理论,总其要归大约有二:崇尚书法艺术的神采、韵味,并由这神采、韵味区分艺术风格特征以及判别艺术水准之高下;探讨书法艺术形式之构成,总结笔墨形式作为书法艺术语言的运用技巧。从层次上来讲.前者为“意”之祈寻,后者为“象”之探索。象由意生,意从象出,“立象以尽意”,两者在艺术表现上为浑然之整体。正是由着对艺术神韵的祈尚,六朝书学把目光投向了传达艺术神韵的艺术形式。六朝书学对艺术形式的看重,有着尚意、贵神的底蕴。如果脱离了那“以形写神”、“得意忘象”的精神旨趣而孤立地看待六朝书论对于艺术形式的研讨,是不得要领的。
简介: 南闽七月,遍地流火.泉州花巷许厝埕.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的工作室内外一片繁忙.约八十平方的屋内摆满大大小小已完成或正待深入加工的木雕和泥塑.卢思立正在进行李贽雕像的泥稿放大,由于屋内空间过小,他在屋外用塑料布搭盖了一个巨大的雨蓬.他时而挥刀弄土,时而凝神思考,一杯接一杯不停地喝着闽南人喜爱的功夫茶.卢思立是当代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木雕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创的自然形木雕,因才施艺,大量保持木材的原始自然形态.卢思立还广泛涉猎石雕、泥塑佛像、树脂工艺和城市环境雕塑领域,并且取得令人惊羡的成绩.……
简介:青年朋友登门,常诉说不得名师指导为憾。我说,古代名碑刻迹便是最好的老师。来者说,名碑刻迹无以言传。我说,那“碑”与“迹”的存在就标志着身教,就意味着言传,不过要学习者去深入体察、辨别,取其所当取者,弃其所不必取者,把“无言”的字帖当成一位活生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刚好手头一篇培根(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大思想家)的名文《论读书》,里面有这样的话:“……然而学问本身不会教给人们它的用途:致用之道在于书外,超乎书上,只有细心观察才能获得。”照培根的哲学思想体系,他说的“书外”与“书上”非它,最基本的一条是实践,他所说的“细心观察”是经验———理性———经验的过程,也全然离不开实践的。从事书法创作要讲悟性、灵气、天分,可是离开了刻苦锻炼,一切都将落空。古人名碑刻迹如何在我们心中活起来,眼前之竹怎样成为胸中之竹,又怎样化为笔底之竹,这里有一个相互转化即如何实践的问题。众所周知,临摹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方法,读帖也被肯定为有益的途径。但是,如何临摹与读帖又是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深化的问题。“实践”只要不是盲目的,那不断具体化与深化的过程便无止境。倘若学帖而不遵帖,又倘若学帖而惟帖是从,都一样得不到古人的精髓,也没有真...
简介:<正>“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否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恶,奚自而别?形虽似何益?故曰写心惟难。”宋代陈郁《藏一话腴》中的这段话概括了中国人物画的深层次追求:画心。所谓画心,即画人物之内涵、修养、情怀和德操。致力于人物画创作的画家辛树东最爱引用这句话,这也是他自己对中国人物画的理解。辛树东1944年生于山东,现任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日照龙山艺术院副院长。辛树东是位多擅兼能的艺术家。最初他是搞雕塑的,创作上既汲取西方现代雕塑的形式感,又揉和中国民间美术的韵味,质朴清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不少作品被一些
简介:“意”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围之一。“意”的理论源远流长,它最先并非出现于画学著作中,而是出现在哲学领域里,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曾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以表意为目的。《庄子》篇中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就是说前者是工具,后来是目的,不能拘泥和执着于工具的“言”,而忘却了“得意”的目的。“意”作为美学范畴一经提出,势必会影响到绘画领域,在中国古代画学中,对“意”的研究历代论者众多,各家各派之论虽皆大同存小异,释解仍有不一,这就导致后人对“意”的含义的认识或宽泛或朦胧不清。在中国美术史上比较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意”的是魏晋南北朝时的画论家谢赫和姚最。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刘顼的画“用意连绵”,姚昙度“天挺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