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扎西威色先生所著《藏族金属工艺》是一部研究藏族金属文化艺术工艺的专著,同时更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佘万治、胡恒二先生把它译出来,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为了避免思想和文体的束缚,译本略去原作以下部分:一、书首礼赞和某些章节后的诗句。它们的内容是祈祷神佛,概略介绍本书内容和重要性,以及总结某章的内容。这类诗,缺乏意境,译为汉文,读者不欣赏这种文体。二《略论工巧明和其中的金属工艺》一节,首先援引佛籍罗列古印度十八种、六十四种手工技艺的名称、释迦牟尼出家前所学技艺的名称。为使读者读懂、至少要加写十倍注释。接着作者援引藏族古人的论述给工巧明下定义,提出身语意三种工巧明,所谓身门工巧明,指建造佛像和佛塔;语门工巧明是讲辩著作;意门工巧明即闻思修。对于后二者把手工技艺和佛教徒的日常功课混为一谈,让人感莫名其妙。最后作者介绍藏族传统文化大五明、小五明,引文多,叙述沉闷,且与该书内容游离。三、引用《律经》介绍变量衡、时间、温度等方面的标准。这一节内容旧,又无实际价值,例如关于体积,作者从极微尘开始,谈到微尘、铁尘、水尘、兔尘、羊尘、牛尘、日光尘等微观世界;从一指谈到肘、卡、庹等粗分世界,既不精确,又非实际体积标准。四、有关金属工艺的谚语。有的谚语在汉语无相应的成语,只好破译,效果不好。五、原书的后记,说明写作的缘起和过程。
简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的两翼。”怎样才能拥有这一双健康有力的翅膀,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多年来一直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也是文化部门能否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激流、迎风浪,勇往直前的关键之所在。目前,我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甚至还没意识到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虽然在某些地区、某些单位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初见端倪,但总体来说,还都停留在小打小闹和零打碎敲上,没有形成规模性经营,产业对事业的助动力还远远不够,与发达地区比就更相距甚远,远不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各行各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越来越多。“三大机遇”不仅给经济部门也给文化部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如何把握这一有利时机,使文化工作上升到一个新水平,是摆在我们文化工作者面前的又一新的课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文化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复杂性,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和非公益性文化事业之分,并且,不仅两种工作属性不同的单位之间有着不同的工作特点,就同一属性的单位之间也有各自不同的工作职责。属性的不同自然又决定了其管理方法、经营方式的不同,工作突破口的选择也就各不相同。我认为,作为...
简介: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急剧变革时代,面临诸多问题:一是物的问题,突出体现在经济上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问题及隐含其中的高能耗、低技术、低附加值等核心竞争力缺失等问题;二是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日益物质化、功利化、金钱化,造成人性的单向度发展、人性异化的问题。在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氛围中,国民的人文价值观、文化精神家园没有得到应有的反思和重建。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中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可为后工业社会中人性的恢复和心灵的救赎提供资源和回望的精神家园。社会转型呼唤文化转型,民族复兴需要文化上的复兴,以便使国民在经济主导一切的社会氛围中不断摆脱金钱与物的奴役,恢复情感、审美等非功利的、非物质的人性价值,构建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