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0 个结果
  • 简介:主体哲学的全面分析和批判──读《主体哲学与文化问题》黄楠森谷方同志的新作《主体哲学与文化问题》是近年来少有的一本对主体哲学的全面的分析和批判的专著,说它全面,因为它不仅分析和批判了主体哲学本身的各个方面,而且分析和批判了主体哲学在文化哲...

  • 标签: 主体性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问题 社会性 主客合一 全面分析
  • 简介:主体实践哲学的系统评论──读谷方同志《主体哲学与文化问题》杨柄一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潮最近十余年,主体实践哲学或曰人类学本体论在中国思想界占有很大的市场。它被颂扬为“创造性的启蒙哲学”,“这一哲学建构不仅是面向中国的,而且是面向世界的”。这...

  • 标签: 实践哲学 李泽厚 主体性哲学 社会主义性质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世界观
  • 简介:“《主体哲学与文化问题》座谈会”在京举行闻礼萍谷方同志的新著《主体哲学与文化问题》,对当今思想理论界关注的不少哲学、美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出版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1995年9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和平出...

  • 标签: 主体性哲学 文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真理 座谈会 人类学本体论 主观唯心主义
  • 简介:<正>邢贲思在《人民日报》(1990年8月10日)上发表文章说,不能离开生活源泉谈主体。文章指出,《论文学的主体》这类文章,把主体和生活源泉绝对对立起来,对前者竭力抬高,对后者竭力排斥,实质上宣扬了一种唯心主义的文艺观。主体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应当充分肯定。首先,文艺作品的对象虽是生活,但来自生活的素材并不是艺术品,这些素材只有经过作家的加工、提炼,才可能成为艺术品。这种加工、提炼包括对素材的筛选,对

  • 标签: 生活源泉 主体性 素材 作家 艺术品 文艺观
  • 简介:“现代性”主要涉及到“现代”这个历史时期的主导性价值观念。文学主体论对个体主体、文学的独立性、理论自性品格和文化民主观念等方面的强调表明其建构体现出了现代性价值诉求的倾向。基于对现代性的“生长”性质以及对文学主体论本身若干方面问题的思考,本文认为,文学主体理论诉求的价值具有中国状况下的“年轻”的现代性特征。确立中国状况下的现代性追求——从“年轻”到“成熟”——的理论架构,不仅是对文学主体论的价值诉求进行判断和认定的需要,在更为阔大的视域内它也表现出谋求、塑造与营构中国现代思想主体身份的理论努力。

  • 标签: 文学主体性理论 现代性价值诉求 中国状况下的年轻的现代性 主体性身份
  • 简介:美是真和善的凝聚和统一──读《主体哲学与文化问题》何祚庥(一)一本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战斗的著作今天来参加《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编辑部等单位主办的关于谷方同志的《主体哲学与文化问题》的著作的研讨会,深感这一研讨会开得很有意义。首先,这本书是一本战斗的...

  • 标签: 主体性哲学 主体性原则 文化问题 实践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观唯心主义
  • 简介:王阳明心学所渗透的主体思想,体现了对作为主体之人的价值的重视,其对主体自由精神的宣扬,对于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对于当下和谐社会建构与理想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王阳明心学的"心外无物""万物一体""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各个层面中都蕴含着主体思想,包括主体赋予对象存在的意义、主体道德精神的呈现、主体道德实践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其对当下人主体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感等的培养有促进作用的思想因素。

  • 标签: 王阳明 心学 主体性 主体价值 现代价值
  • 简介:洪子诚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领域成就卓著的大家,1999年私家撰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出版,使他著名文学史家的身份进一步得到确认。相对于已有的各家文学史,此书在不少方面都有有力的突破,在当代文学史的撰述上给人深长启示,也引发了许多讨论,包括总结优点和分析限度等不同方面。如今十年过去,再读此书,笔者感觉很深的一点,也是该书的重要成就之一,乃在于写作者的主体在文学史书写中得到了充分又恰如其分的体现。

  • 标签: 文学史写作 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体性 当代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书写
  • 简介:“新世纪文学”这一概念已逐渐成为共识。但迄今为止,新世纪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90年代文学在各个维度上的延伸。这样的认定并非是对新世纪的文学发展作出消极的判断。它只是一方面指出,从自然时间来衡量,新世纪刚刚迈进门槛;另一方面也寓意,新世纪的文学在各种向度上对90年代文学的接力过程中,不时会进发出新的火花,不时会激荡起新的浪花,会酝酿新质,寻求突变。然而,既然是一种继承性的发展,那么它必然也是正负面的同时呈现。新世纪方兴未艾,来日方长,

  • 标签: 文学现象 《秦腔》 90年代文学 弱化 体性 新世纪文学
  • 简介:<正>关于文学主体的争鸣声浪使得文学界沸沸扬扬。但文学批评家们似乎对此并不满足,又“引火烧身”。于是关于文学批评的主体问题的争鸣便在批评的自身开展了“内部斗争”。发端者滕云首先在《当代作家评论》(85、3期)撰文《我所评论的就是我》,提出:评论家也可以象蔼楼拜、蒋子龙那样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乔厂长就是我,很简单,我所评论的是我心目中的包法利夫人、乔厂长,随后,鲁枢元在《文学自由谈》创刊号以同题文章响应,并

  • 标签: 文学主体性 评论家 作家评论 蒋子龙 文学界 创刊号
  • 简介:李建军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的“崛起”,似乎有’些异军突起的样子,多少有些令人讶异的性质。李建军的小说“病象研究”,从创作者、研究者、读者接受等多维角度,改变着人们目趋钝化的顺势的艺术感觉状况,顽强地反证着侧重于温吞水式的主流批评话语的尴尬和错谬。仅此一端,李建军从微观修辞进入文本的实证主义批评方式,就足以给当代文学批评史留下深刻的记忆。

  • 标签: 当代文学批评 李建军 人文精神 体性 文学批评史 读者接受
  • 简介:主体的黄昏──现代知识分子启蒙价值形态的不确定性刘宏伟美国学者薇拉·施瓦支分析了本世纪初三代知识分子笔名的象征性,以欣喜的心情看待这种变化,学者型的“饮冰者”(梁启超)、感情炽烈的“疑古者”(钱玄同)、行动主义者“毅”(罗家伦)。这分别意味着现代知...

  • 标签: 现代知识分子 主体性 启蒙价值 民族叙事 瞿秋白 知识者
  • 简介:初读《凿空》,感到惊艳,这种细密绵长而抒情意味极浓的小说让我想起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还有金宇澄的《繁华》。这是一种相恨见晚,但又庆幸总算没有错过的复杂情感。新疆地区的文学,

  • 标签: 现代性反思 信仰危机 日常生活 主体性 刘亮程 新疆地区
  • 简介: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自19世纪形成以来,其研究方法大体上经历了三次转型,即影响研究、去政治化的审美研究和跨学科比较,以及后殖民研究(巴斯奈特37-47)。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每一次转型都回应了特定的历史脉络。影响研究回应了民族国家(在欧洲)确立的问题。在"二战"之后的反民族主义思潮(张隆溪12)中,美国学派的学者倡导一种"去政治化"(巴斯奈特39)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其哲学背景是形式主义对实证主义的取代。

  • 标签: 去政治化 主体性 后殖民研究 巴斯奈特 中国学术 美国学派
  • 简介:论文学价值的客体性敏泽一、价值客体与文学价值从价值是人的创造的原则出发,在论述了文学的主体之后,紧接着就需要探讨文学价值的客体性问题,因为主体和客体是指构成实践—认识运动过程的关系中两个其本的、互为依存的因素,根本不存在没有客体的主体,也不存在没有主...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反映论 主体客体化 文学创作 唯心主义 论文学 唯物主义
  • 简介:<正>一“主体”曾经作为一个光芒耀眼的概念投入当代文学。主体的提出让人重温到了文学的浪漫气质,重温到了文学的一种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尽管许多人对于主体的解释、界说以及使用范围并不一致,但是,这个概念对于当代文学的基本涵义却不难阐明:主体的强调意味着人是文学的灵魂,人的存在是文学的起点、对象与终点。文学应当拒绝将人看作物——这不仅是指作家所虚构的主人公,同时也是指从事文学写作的作家本人。显而易见,主体理论衔接上了“文学是人学”这个由来已久的命题;而且,诸如个性、生命、无意识这些新兴的概念也

  • 标签: 语言崇拜 当代文学 作家 文学批评 外部世界 浪漫气质
  • 简介:<正>一、敏锐的直觉感受能力纵观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家,我们会发现他们身上几乎无一例外都具有一种重要的资质,这就是敏锐的直觉感受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创造主体的一种优秀的个性特征,更为重要的它是创造主体对客体(生活)把握的重要能力。人类与客观现实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系,就一般而言,这种关系

  • 标签: 主体心理 感受能力 现实生活 个性特征 艺术直觉 情绪记忆
  • 简介:"人"是现代文化与现代哲学的核心命题。但在后现代视域中,"人"的主体却在哲学、艺术诸领域被反复批判、彻底颠覆。从尼采的"上帝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文学创作活动的主体都遭到了消解。但无论如何,"人"始终是"意义丛"的发生地、接收者与构建者,是文学创作无法忽略的资源。中国当代实力派女诗人巫春玉的散文诗集《假如庄子重返人间》(以下简称《人间》)便是如此,诗人立足于自我体验,在极富张力的语言中,展开并实现了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 标签: 现代哲学 人生困境 审美经验 文化救赎 庄子 文学创作活动
  • 简介:阳明心学需要整体性认识。阳明心学是行动的哲学,它由"我心灵明生成"。"讲之以真心",是彻底领悟"知行合一"的钥匙。"心即理"的阳明新识,是把身心作为人与万物之整体而论,阳明心学之"心",借用"灵明"而呈现象,以现象而说道理,以道理辨析而证"心学"的意义性存在,既印证了人之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重在开启生命之仁的人为世界主体的审美价值。"心即理"是阳明学的坚守,"知行合一"是阳明学的骨架,"致良知"才是灵魂。对"致"的理解,首先在"揭"。郭店出土文献仁作写,更是对致良知最好的原始注释。重新深入学习和认识阳明心学并获得新知,就是将中国儒学从历史文明状态下激活成当代生活的血脉,也是我们当下走向世界一种新文明的生存可能。

  • 标签: 阳明心学 整体性认识 新知 新文明 生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