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正>“《文艺评论》办的是不错的,有独特之处和地方特点,而且又不为少数名家把持,这是它在读者中有威信的主要原因。”齐齐哈尔电视大学王中仪“……今后希望能与编辑部(指《文艺评论》编辑部——编者按)建立一种密切的联系,以扩大我的视野,加强信息流通。希望编辑部的老师们能给予帮助。

  • 标签: 文艺评论 主要原因 编辑部 电视大学 齐齐哈尔 信息流通
  • 简介:这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话题,而且被学者们描述了无数次。我这里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却并非学术意义上的,而是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通俗使用上的反置。或许有必要先讲一下“邯郸学步”,这是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成语了,故事不必细讲,大意只是一个人到邯郸学新步法,新的没学到而自己原来的却被丢掉,最后只好爬着回来。这个成语其实隐含着身份认同与“他者”想象的话题。身份认同是西方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新左派、女权主义常用,指的是个人与特定社会文化的认同.

  • 标签: 身份认同 “他者” 想象 西方文化研究 学术意义 女权主义
  • 简介:现在,哥布就坐在我面前,神色澄静,面带微笑,目光与我对视——但你分明感觉到的却是,他的眼神,正不由自主地看着别处。不是他在走神,而是因为他生就了这样一双眼睛,他似乎更留意余光观察到的影像世界。如此情形,本身就像是一个隐喻:他将肉身安置于滇南这座皇宫般富丽堂皇的城堡之中,而他的灵魂,却总飘浮在故乡梯田的山岚之上。

  • 标签: 梯田 写作者 影像世界
  • 简介: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必然要以某种身份(i—dentity)示人,进而对自己及他人进行定位,这样才能促使交往行为继续进行下去,从这个角度讲,思考身份问题也是思考“我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或群体中的角色与归属的问题。①同时,身份还是一个跨越社会学、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众多领域的学科,

  • 标签: 话语 现状 维度 交往行为 身份问题 社会学
  • 简介:元明易代给当时士人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的伤害是普遍而又沉痛的。当此之时,士人究竟应该如何对待新旧政权呢?是效忠前者,成就令名;还是顺应形势选择明主,以成就功业;抑或全身避祸,做一个自在逍遥的隐者?这些问题都是当时士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刘基自然也不能例外。刘基的选择,

  • 标签: 刘基 隐士 士人精神 成就
  • 简介:谁是《水浒传》的作者,这是一个谜团。现在出版的《水浒传》在封面和扉页上著的名字有的是施耐庵,有的是罗贯中,或者是施耐庵、罗贯中。意思很明白,《水浒传》的版权或者归施耐庵、或者归罗贯中,或者同属两人所有。但是,无论施耐庵还是罗贯中,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过,学术界尚无定论。建国以来出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在涉及两人的资料介绍时,

  • 标签: 《水浒传》 作者 《三国演义》 施耐庵 罗贯中 真实存在
  • 简介:陈迩冬先生收藏过一部过录有李宪乔(1747-1797年)批语的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郭隽杰先生考证此本是嘉庆十七年(1812)依据李宪乔友人李秉礼所藏其手批韩诗的原本过录,过录者已不可知①。郭隽杰先生在协助陈迩冬整理其《韩愈诗选》时,发现《韩诗臆说》与李宪乔韩诗批语相似,并借此为依据,考证出《韩诗臆说》实际上是程学恂抄袭李宪乔批韩诗原本中评语。细读《韩诗臆说》,研究李宪乔的诗学思想,可在郭隽杰先生考证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补充证明。

  • 标签: 韩诗 作者问题 李宪乔 诗学思想 韩昌黎 考证
  • 简介:仿佛已经遥远得像上世纪似的,确切些说,是上世纪末的1997年,我正式调人出版社不久,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的杨天石先生。杨先生六十岁左右,身材挺拔,显露出南方人的精明睿智,依稀可见当年玉树临风的英姿。聊天中得知,杨先生在政协办的《团结报》上有一个“说文谈史”专栏,

  • 标签: 说文 作者 丛书 中国社科院 《团结报》 出版社
  • 简介:当政治界、经济界、思想界的人们对“三农”问题异常关注并将探索的触角愈益引向深入的时候,我们尽管不无期待,但却使我们屡屡失望的是,文学界对“三农”的表现少得可怜,“三农”问题似乎已在文学视野中消失了。这不免引起人们对文学界的揶揄和不满。文学尤其是小说逐渐从农村淡出,是作家集体有意的疏忽,还是在全球化语境中,作家丧失了民族自信?是对各种物欲的顶礼膜拜而导致的“英雄气短”,还是在西方强势文化下的自叹弗如?本文对此不欲多加分析,只是想阐释这样一种观点:农村题材创作的式微,其实就是作家对农民身份的缺失。

  • 标签: 农民 身份缺失 农村题材 文学创作 中国 思维方式
  • 简介:<正>在我认识保康之前,"深山出俊鸟"这句话对于我只是一句俗语,而当我因一个偶然走进保康之后,对于这句俗话、对于整个保康便有了全新的解读。我与保康是有缘分的。我参加过襄樊市委的扶贫工作队,在一个叫着简槽管

  • 标签: 保康 中坪村 湖北省作家协会 老黄 湖北省委书记 文学评论
  • 简介:在老中青三代散文家的努力下,虽然近年来的散文创作呈现出多元、有序、稳定、平静的态势,能在原有的高度、广度上继续前行、左突右冲、结实成长,但作品依然是陈旧、低迷和庸常;虽然篇目繁多,但质量平平;虽然创作左突右冲,但作品乏善可陈。很多散文写作者已经忘记了创作中那些基础的问题、常识性的问题;对散文如何、如何散文这类问题,他们态度上是忽视的,创作上是无力的;就是连寻找到散文创作的入口这样的简单问题,如今也似一道高山横亘在他们的面前,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很难再是一个合格的散文创作者了。

  • 标签: 散文家 写作者 散文创作 常识性 创作者 作品
  • 简介:华人离散译者在跨文化体验中遭遇的多重文化冲突,导致其身份的定位模糊和认同困难,他们从事的文化译介活动必然引发其多重身份相互博弈,而这种身份博弈和协商将对其文化译介思想及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这种身份博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全球化语境下,华人离散译者的身份协商对其理智的文化协调依然至关重要。离散译者群体具备突破固化本土思维模式的跨文化协调能力,在文化自觉、受众意识、译介渠道等方面具有自身优势,应在“文化走出去”大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身份博弈 文化协调 离散译者 文化译介
  • 简介:去年火爆起来的赵黎平,别人只是注意他是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第100个老虎,亲自枪杀情妇的省部级官员,其实他还有一个身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文学创作领域,他涉猎较广,著有长篇小说《大司马传奇》、诗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及杂文集《中国谋略家箴言》等多部作品。其中,杂文集《大梦谁先觉》曾获1995年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 标签: 杂文集 文学创作领域 作家协会会员 孤烟 赵黎 莫言
  • 简介:《含泪的白茶花》的作者试图作一次有意义的尝试,那就是把言情趣味和批判现实的文风在他的小说中间统一起来。在目前的创作趋势和阅读风习中这种尝试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作家,他既要保持作为作家的风度,又不想因为太雅正而失去读者;而且,一个作家,他既想他的作品拥有大量的消费,而又不想失去文学的醒世劝谕功能,他往往会选择这种把可读性与寓意性联为一体的创作方式。这种机敏的选择使作家找到一个稳固的立足点,他所获得的一种超然是,一方面,他既用不着担心受到来自读者方面的冷遇(虽然这仅仅因为是由于趣味的原因);另一方面,他也用不着忙于应付来自批评方面的伦理道德上的苛责(虽然这仅仅是由于主题的原因)。这样,他的作品总在你忘怀于一大堆情感事件的同时提醒你注意观察事件背后的黑灰色的东西,甚至在你正感觉轻松时给你一个沉甸甸。照一种新锐的观点来看,这种创作方式是不纯粹的,因为它既不属于为艺术而艺术那样的纯粹的艺术,也不属于高头道德讲章那样的纯粹的道德。它是两头兼顾非而顾此失彼的,甚至它主观地要求我们从小说中汲收道德正如在道德观中写下小说。因此我们有理由赞同,这种寓意或警醒或譬喻是实属需要的。生活并不容易,我们可以从文学中获得的哪怕是与自己

  • 标签: 小说写作 创作方式 为艺术而艺术 醒世 给你 栖居地
  • 简介:<正>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十分强烈地号召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以今后二十年的时间,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时也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我认为,我们从事精神文明生产工作的人,不论是否党员,对这一真理,必须有正确的、深入的、新的体会与认识。

  • 标签: 二十年 发展方向 真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古代文艺理论 新任务
  • 简介: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探讨了小说中体现的身份寻求问题及新一代移民在多元文化下的文化认同及体现,指出我者与他者在人物中的体现。同时,对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及其他族裔身份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 标签: 流动身份 后殖民视角 文化 《典型的美国佬》
  • 简介:自传,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深受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亲睐。正是通过自传体书写,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叩开了美国主流文学的大门。从黄玉雪的《华女阿五》(1945)到汤亭亭的《女勇士》(1976)再到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2001),读者看到一代代美国华裔女性发人深省、催人泪下的奋斗史。

  • 标签: 自传体 谭恩美 自我身份 美国华裔 解读 《华女阿五》
  • 简介:佐藤春夫的中篇小说《北京》是典型的国策文学。主人公、留日医学士蒲氏因中日两国间"力的冲突"而废除了与日本女性的婚约,但回到北京后却与此女隐秘交往,这一设定暗示了战争无法阻断的、"亚细亚之子"宿命式的命运交汇。战争中,因在爱中国与爱日本之间左右两难,蒲氏拒绝效力伪政权,而选择以政治上的"去身份化"、中立无为和行动上的"无害化"、有所作为来报效两国,这实则是佐藤为沦陷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的周作人式的"爱国选项"。战时语境下,蒲氏家族结构的国际色彩及其内部各种政治、文化力量的杂糅、互动,一方面隐喻了中国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另一方面,通过在文化对比中将日本人、日本文化置于崇高地位,为日本侵华制造合理性、美化日本侵华罪恶的同时,又以对欧洲列强火烧圆明园的批判等,为"大东亚共荣"话语提供了逻辑支撑。

  • 标签: 佐藤春夫 《北京》 国策文学 身份认同 亚洲想象